中国青年报:取消大学生就业招聘会请缓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5日10:38 中国青年报 | |
作者:邓希泉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上,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为顺应大学生就业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拟取消大学生招聘会,全部实行网上求职和就业。(《当代教育报》2003年10月31日) 每逢高校毕业生就业之际,各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均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既要为各种现场招聘会的顺利进行而殚精竭虑,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信息。举办大学生招聘会牵涉面广,成本高,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均相当大。而许多高校毕业生盲目地在全国各地赶场,无心学业且交易成本高。由于缺乏统一有序的就业市场,当前大学生招聘会存在过多过滥、效率低下等弊端,更有甚者,它成了某些机构或部门的创收途径,从而招致诟病。因此,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试图利用网络迅速快捷、信息量丰富、交易成本低等优势,推出网上就业市场,以期克服现场招聘会带来的种种弊端,顺应大学生就业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行事不应因噎废食,亦不能矫枉过正。毕竟,现场招聘会带来的弊端远远低于其所发挥的信息汇集、信息比较与信息评价等重要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说,网上就业市场只是一种发展趋势,趋势不等于现实,就其现实而言,它尚未具备完全取代现场招聘会的各种条件。网上就业市场仍处于雏形阶段,离成熟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网上就业市场的成功运行,前提至少有三:第一,网络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网络意识比较健全。事实上,上海网络的软硬件建设并未达到网上就业市场所要求的水准。第二,网上就业市场的主体均能平等地享有网络。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单位、家庭、学校未能有效地使用网络。那么,用人单位就不能有效地招收求职者,求职者也无法有效接收网上就业市场的职业信息。第三,建立全国及各地统一而健全的网上就业系统。就目前来说,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并未形成有效的共享系统,无论是传统的就业途径,还是网络就业信息,省与省、市与市、高校与高校之间各自为战,致使就业市场分散、低效。 此外,社会信任、就业保障及相关系统与制度不完善。对于具有匿名性的网络,如何判别单位及毕业生的相关信息,如何保障受对方欺骗的单位或毕业生的相关利益等,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问题将严重掣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宜谨慎从事。 从活生生的现实教训来分析,我们也有理由怀疑网上就业市场的可行性。在今年的非典时期,网上的就业市场并未有效地建立和发挥替代作用,致使高校毕业生失去了许多求职的机会。未隔一年,上海就要以网上就业市场来完全取代现场招聘会,这可能吗? 上海作为高校毕业生向往的城市,在全国统一的网络就业系统尚未建立之时,单方面取消现场招聘会,意味着很多外地大学生有可能被排除在上海就业市场之外,这并不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和广选英才。 因此,取消大学生招聘会的措施应当缓行。目前,一是尽量提高现场招聘会的质量,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网上就业市场。高效的大学生求职系统应该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为中心,以各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为纽带,以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为结点,使电话、信件、现场招聘会等传统的信息渠道和以网络为主的新兴信息渠道相互连接贯通,组建起立体的、覆盖全国的职业信息网络,从而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性,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而有效地就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