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减少领导小组提高行政效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6日14:35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作者:郭振纲 据新华社11月2日消息,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从2002年6月份开始先后撤销大量领导小组,使领导小组的数量从最多时的110个减到目前的4个,此举既精简机构提高了执政能力和工作效率,又解放了干部,使他们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办实事,社会各界纷纷说好。 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就有110多个领导小组,这实在让人惊讶。如果每个县都是这样的情况,我们可能会面对一个难以置信的事实,那就是,领导小组实在太多了,多到任何一级政府组成部门数量都无法与之比拟的地步。那么多的领导小组,如果每个小组都需要几名工作人员,这将是一支庞大的行政人员队伍。这支队伍要有经费和办公场所,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而且,这只是经济上的支出,如果算上行政效率方面的损失就更为可观了。因为这么多的领导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几名、十几名组成人员,这些组成人员在惯例上多为相关部门的领导成员,如此推论,恐怕一级政府重要部门的行政负责人可能得担任无数个领导小组的成员。如此多的临时性工作必然会大量占用他们的正项工作时间,使其不能集中精力从事本职工作,甚至导致“临时工作不见效率、本职工作没有建树”的怪现象。 有关专家指出,长期以来,各地的行政管理实践中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只要是上级布置的阶段性工作或者专项任务,从上到下往往要成立一个领导小组,进行具体指导。其结果,导致领导小组数量大大超过行政机构数量,成为不在编的机构。与此同时,由于某些领导小组的工作方式流于形式,又导致一些领导小组成为发文的工具。这不仅消耗行政经费和政府行政能力,而且因为一些议事机构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常常议而不决,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即使及时议决并指定执行机关,其实多数也是本该由这些部门负责的,从而人为地增加了机构层叠。本为提高工作效率,本意在于重视某项工作,结果呢,往往却反而降低了行政效率,导致本来应负此责的行政机关敷衍塞责,没有实实在在地履行职责———所谓的重视换来的是实际上的低效率和不经济———广西大化县的做法把这种见怪不怪的现象摆到了桌面,给我们一个不小的震动。 应当承认,领导小组这种工作形式也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一些需要综合整治的问题,就是通过领导小组这种形式解决的。因此,成立领导小组解决一些重要而棘手的问题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形式,为了表明重视,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成立各种各样的领导小组,结果导致行政效率不高和办事拖沓,那么就有违本意了。由此可见,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不在于成不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而在于要解决的问题需不需要领导小组进行强有力和必不可少的协调。成立领导小组时要考虑其实效,而不应将领导小组这种工作方式庸俗化。 大化县撤销100多个领导小组的做法至少说明,在一些地方,有相当部分的领导小组是没有必要存在的。因为,这些领导小组的大量存在,只能浪费宝贵的行政资源和影响行政效率。在当今这样一个社会,政府行政效率不高带来的损失是巨大和深远的。因此,各级政府要根据时代发展进行管理创新,应根据管理的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这既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