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家园--一位环保主义者的大声疾呼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2日00:30 中国信息报 | |
“共同生存于这个蓝色星球,无论国家元首还是普通百姓,都是地球村的公民,都有义务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更有责任用手中的笔为我们家园绿色永驻而大声疾呼。” ———解放军报记者梅忠堂 初识梅忠堂,缘于他的《西部生态大扫描》一书。这部书点缀着他2000年历时数月的西行步履和心路历程,字里行间,你能听见风沙的嘶鸣、大地的悲叹,更能感受到他步履的沉重、心灵的伤痛……而西部之行只是他绿色旅程的一部分。近几年来,为报道我国世纪之交的生态环境状况,他走沿海、行江河、闯西部,足迹遍及祖国各地,成为中国首位就生态环境问题全程走完祖国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黄河全线、中国西部和长江全线的新闻记者,也是目前唯一一名荣获我国环保领域个人荣誉奖“地球奖”的军人。走过世纪家园,他眼中的中国生态状况如何?环境危机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恶果?应该如何捍卫我们生存的空间?带着这些思索,我开始了这次采访。他透着军人睿智、记者机敏的话语中,更多的是对绿色家园的忧虑与挚爱——— 真实的家园 “河水清澈见底、岸边绿树成荫,放了学就和同伴们跳进河里嬉戏……”梅忠堂说,故乡的那条小河是他儿时最美好的记忆。而几年前再回故乡时,这种记忆被彻底击碎了:原本清澈的河水变成了黑水、臭水,岸边的树木也被砍光了…… 而现在遭此厄运的又岂止这条小河?走过祖国山山水水,梅忠堂发现,在经济日益繁荣的背后,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危机: 1994年7月,淮河发生震惊全国的特大污染事故,蚌埠段以下两岸人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梅忠堂当即赶往受灾地区采访。散发着臭气的墨黑色河水、岸边成堆的死鱼烂虾,以及人们面对污染痛苦与无奈的双眼,时时敲击着他的心。1997年他再赴淮河参加淮河治污“零点行动”报道,尽管经过数年治理,淮河水质依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两岸人民依然饱受污染之苦。品味着船民们饮用的苦涩河水,他的眼里再次充满泪花…… 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辛跋涉,1998年底他全程走完祖国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在他《为蓝色呐喊》的长篇报道中,人们看到,环境污染已使项链般美丽的海岸线黯然失色,数千条大小入海河流和数不清的排污口正在侵蚀着我们的蓝色国土,导致我国近海海域赤潮频繁发生、渔业资源大幅减少、生态系统濒于失衡,海洋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顶着炎炎烈日,1999年他走过千古黄河。在领略到雪域高原的神秘、黄土高坡的豪迈和华北平原的辽阔的同时,也对“黄河母亲”的命运充满忧虑:断流已经从黄河源头开始,生态破坏、洪水威胁、水土流失、断流缺水、河水污染……我们的黄河母亲已经疾患缠身、苦不堪言! 从大西南到大西北,2000年盛夏,神秘的中国西部大地留下他深深的足迹。进入21世纪后,我国东部经济发展的原材料将有60%需要西部供应,50%的能源要靠西部输送。因此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来自西部,辽阔的西部大地将是我国最具希望的热土。而水土流失、植被锐减、荒漠化严重、生态失衡等原因使得西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加之越来越重的人口压力,人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存条件越来越差,很难跳出贫穷的漩涡。 品味着一曲憾人心脾的《长江之歌》,2001年,他走过万里长江。从烈日炎炎的上海,到秋色乍现的长江源头,他感受到了长江水的恩泽,更感受到长江今天面临的窘迫。他告诉我,一条大河,便是一片文明。一条大河的川流不息,便是一方文明的生生不息。今天,泥沙和污染的日益加重,已经使长江污浊不堪、不能自净,长江会否失去千古的光辉,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再也无法回避了。 沿着他的采访迹线,我仿佛也走过了我们的世纪家园,心底也多了几分沉重。我国的生态环境总体形势如何?他在日前发表的《生态安全:捍卫我们的生存空间》一文坦言:不容乐观!从总体上看,我国仍然承受着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而且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这种压力势必会越来越大。生态环境危机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话题! 在这场生态环境危机中,梅忠堂感受最深的是水土流失、水危机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作为中国头号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据统计,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并以每年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流域生态环境因此日趋恶化,沿江、沿河的重要湖泊、湿地日益萎缩,洪水威胁加剧。同时,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继续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我们每年有一个中等偏上的县的土地被沙化。水与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土之不存,人将焉附?水土流失无异于民族在流血! 在21世纪,水危机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我几乎走过中国所有的河流,除少数河流外,其他都不同程度地遭受污染。”谈起这些,他充满忧虑: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2000多吨,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现在我们可利用的水资源已越来越少,而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又使得我国水危机“雪上加霜”! 由于生态恶化,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导致生物链的失调。在北京麋鹿园里,有一座特殊的灭绝动物墓地,让每位过往的游客心情沉痛。目前,地球上约每小时就有一种生物灭绝,每年有1.75万种生物消失。工业革命以来,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生物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物种的大量消失,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而且进一步削弱了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供给能力。 水土流失、水危机、生物链失衡,加之大气污染、土壤酸化、耕地减少等因素,导致洪涝、干旱、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们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严重威胁! “当我们在莺歌燕舞中迈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充满惬意。而在这种惬意中,人们勿忘细心审度在新世纪我们赖以生存的真实家园:不要忘记1998年曾经夺取数千人生命的长江洪水;不要忘记日益严峻的沙尘暴已经侵蚀到江南的“鱼米之乡”;不要忘记危害越来越大的近海赤潮;不要忘记正在濒临灭绝的大熊猫、藏羚羊、白鳍豚……” 这番话,使我听到了新世纪的生态警钟! 当恶梦变为现实 “没有了水,没有了洁净的空气,绿色渐渐消失,干涸的除了沙化的土地,还有人们一双双无助的眼睛……”这样的描述犹如一场可怕的恶梦。而更为可怕的是,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已使这样的恶梦在一些地区变为现实。 昔日芦花飞舞、鹅雁戏波的居延海今天已经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美景。在这里,人们已经看不到一点点绿色,白茫茫的荒滩上唯有一些支离破碎的贝壳片能让人觉出这里曾经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水世界。居延海永久地消失了,这里也变成了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源地,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含泪离开曾经美丽富饶的家园! 在“苦瘠甲于天下”的甘肃定西地区采访,当地人向梅忠堂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年大旱,老天爷半年没下过一滴雨,人畜饮水出现危机。当一辆卖水车经过一个村子时,拴在树上的一头老牛突然挣脱缰绳,狂奔到水车前跪下乞讨水喝……在这里,人们更能读懂“水是万物生命之源”的深刻内涵! “几千万人守着长江没水喝;污染带似阴影蔓延……”,去年夏天,一条“长江560公里近岸污染直接威胁饮水安全,多水城市陷入缺水困境”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上海、重庆等城市已呈现质量性缺水危机,武汉、南通等地多次出现水厂因水质污染而被迫停止供水的现象,不少城市被迫采用江心取水办法以改善饮用水质量。而倘若长江干流沿岸现有的500取水口都改从江心取水,需比原投资增加数十亿元。 品味着生态恶果的苦涩,不难发现我们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 据统计,1986年全国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值为831.4亿元;1994年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4201.6亿元,接近同年GDP的10%。而上述测算只是生态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部分间接经济损失,没有包括基因、物种消失等许多难以测算的潜在经济损失。事实上,这种损失远大于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时为其2-3倍,甚至10倍。 无疑,破坏一方水土生态环境并不难,而要重新治理好遭到破坏的环境却不是一件易事。在很多人的脑海里,八百里滇池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巍巍云贵高原上,而现在的滇池却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纳污池”,每天数以万吨的污水排入池中,使美丽的滇池已风光不再!为治理滇池,我们已经投入数十亿资金,而依然没有遏制滇池水质恶化的趋势,数十亿血汗钱无异于打了个水漂!我们尽管无法测算以污染滇池为代价的经济生产为当地带来多少经济效益,但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今天要彻底治理滇池污染需要付出的代价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应该指出,对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即便我们投入巨资,也往往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而任何物种的消失将是我们永远无法恢复的。一位科学家曾经说过一段引人深思的话:人们在生活中可以没有大熊猫和老虎,但很少有人喜欢在一个没有其他生命的世界中生活。 水、土、生物、空气等组成的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维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类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各要素的“综合支持”。而气候变暖、资源匮乏、物种灭绝、环境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沙尘暴……全球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不仅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挑战,更严重威胁着国家的安全稳定。 楼兰古国汉代时曾是环境宜人、经济繁荣的文明之邦,也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明珠。而随着塔里木河上、中游人口的增多,区域开发活动的加强,楼兰人赖以生存的塔里木河水量急剧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导致楼兰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最终被沙漠所吞噬而亡国。 地球环境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因果关系千丝万缕,生态破坏绝不会因一墙之隔而得到抑制,更不会因人为的某种界限或武装力量的抵御而受阻隔。当今国际社会,由生态问题引发的国际冲突与磨擦的比例日益增大。有人预言:环境生态问题将成为21世纪战争的根源,其实这绝非耸人听闻。 历史和现实都说明,国家生态安全从根本上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因此,和军事安全、政治安全一样,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其他安全的基础和载体。人类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课题,对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我国来讲,高度重视国家生态安全更是势在必然。 “人类和环境的唇齿关系,圈定了人类文明的领地。”梅忠堂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早已明示:环境的恶化是文明的丧钟,而敲响这一丧钟的,恰恰是人类自己。造成我国生态恶化的原因固然很多,而急功近利、盲目追求“高速度”、不惜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来谋取经济发展、把环境保护长期排斥于经济发展之外等“短视”行为却难逃其责。 “让人担忧的是,许多人不但没有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反而继续破坏我们的绿色家园。在很多地区,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现象依然相当普遍。”梅忠堂在长江重庆万州段乘船采访时发现,沿北岸分布的20多个排污口,每天将这座城市40多万人口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入江,北岸耸立百尺的危岩上,一个个排污口犹如瀑布一样倾泻直下,形成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如果这样下去,到时我们恐怕连亡羊补牢的机会都没有了。当环境恶化的恶梦完全成真,我们不仅没有了发展,失去了生存,更直接威胁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与繁荣!”谈到这里,他激动不已。 捍卫生存的空间 千年伊始,北京出现浮尘天气。此后,我国北方多次遭受沙尘暴的袭击,大自然再次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警示人们:尽管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使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生态大国,但中国的生态环境又是极其脆弱。进入21世纪,我们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切实的行动去捍卫我们生存的空间。 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让当时正在长江采访途中的梅忠堂兴奋不已。他说:“今天,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不仅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中心,也成为国人的共识。北京提出的绿色奥运口号能够征服世界就是一个明例。” 我国确立的新世纪生态建设目标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好蓝图:到2010年基本遏制生态破坏趋势,到2030年全国50%的县、市、区实现自然生态良性循环,到205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实现秀美山川的目标。另外,我国2000年底颁布的《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确立了“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止今后”的生态保护总体战略,并为全面减少新的生态破坏、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从根本上遏制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提供了翔实的实施计划。这将成为我国生态建设事业一个转折点。 “当然,仅仅有目标和计划是远远不够的”,他说,要实现绿色中国梦,还需要从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树立全局观念、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大力度: 在云南丽江古城采访,他曾经“跟踪”过一位倒生活废水的纳西族老人,老人并没有把污水倒在家门口的清清溪水中,而是拎着沉沉的水桶走了四五百米,倒在了专门的污水池里。人该如何与大自然相处?在丽江有个传说家喻户晓:人和大自然本是兄弟,但后来贪婪的人类污染河流、乱砍滥伐、滥杀野兽,冒犯了大自然,结果兄弟成了仇人。人类也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洪水横流、百病丛生,人类在惊恐无奈中只好祈求神灵来调解。后来,人类与大自然这两兄弟约法三章:人类可以适当开垦一些山地,砍伐一些木料和柴薪,但不可过量;在家畜不足食用的情况下,人类可以适当狩猎一些野兽,但不可过多;人类不能污染泉溪河湖、劈山炸石。在此前提下,人类与自然这两兄弟又重新和好。这个传说告诉人们,只有意识提高了,我们的家园才会燃起绿色的希望。 “在全球绿色浪潮中,环境意识的强弱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梅忠堂说,近年来我国公民环境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不少的差距。我们应该学习丽江人的强烈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环境道德伦理观念。我们热切企盼那些依然对环境保护麻木不仁的人们猛醒!” “保护好环境,树立‘一盘棋’的全局意识至关重要。”梅忠堂说,就拿一条河流的治理来说,上游治理好了,对中下游也是一种保护。如果其他地区得不到治理,即使局部治理得再好,整个流域的整体环境也得不到根本改观。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也是如此,要从整个国家的全局考虑,不能简单地按东、西部来划分,把责任只推给西部省区。只有西部地区草原、植被等环境保护好了,东部地区才能真正受益。 生态环境的“开发”与“保护”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刃剑”,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许多人认为保护环境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这是大错而特错的。其实,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事实证明,无论那个地区,保护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同时,随着W TO的加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产业势必成为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产品的“绿色标志”也将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优势。因此,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生态资源的最优配置,走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应当成为各级政府的首要选择。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以上几点,还要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多管齐下”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尽管我们面临的保护环境和生态建设任务相当艰巨,但如果我们矢志不移、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去奋斗,实现中国的绿色家园之梦并非不可实现的神话”。 听完这段话,我的心里升腾起一种绿色的希望,而这也正是梅忠堂孜孜以求的目标与动力。从万里海疆到千古黄河,从中国西部到万里长江,每一个深深的足迹里都印记着他的绿色梦想。 在他简易的书桌上,摆放着这样几件东西:一是他从居延海捡到的一片残缺的贝壳,透视着几分干涸和凄凉;一是从塔里木河下游带回的一根干枯的胡杨树根,诉说着胡杨今天的悲惨命运;还有一张在卧龙自然保护区采访时与大熊猫的一张合影,寄托着他对绿色家园的几分挚爱…… “风霜雨雪、崎岖道路、辛劳疲惫,都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记忆中淡淡抹去,印记在我心灵深处的将是世纪家园美丽与荒凉、历史与现实、贫穷与富饶的交织,这将是我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 他告诉我,最近正在写一本新书,通过近年来采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思,展示给世人一个真实的世纪家园,并为人们提供一种“生态先行”的冷静思索。“有时写得很累、很沉重,几次都有些写不下去了。而当沙尘暴、洪水、水土流失、绿色锐减、沙漠推进……世纪之交生态危机的警钟时时在耳边响起时,我又拿起了手中的笔。共同生存于这个蓝色星球,无论国家元首还是普通百姓,都是地球村的公民,都有义务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更有责任用手中的笔为我们家园绿色永驻而大声疾呼!” 无论是他绝然的行动,还是他铿锵的作品,都给了我这样的感慨:对于中国,梅忠堂奉献的是一名记者的良知;对于人类,他胸中跳动的是一颗“牵系人类家园的良心”。真诚希望他绿色征程中每一个脚印下,都能生出碧绿的树,涌出甘甜的泉! □本报记者杜金凤 梅忠堂简介 梅忠堂,1969年出生于山东省惠民县。先后就读于山东工业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1995年毕业后进入《解放军报》社工作至今,现在职攻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 BA)。世纪之交,他行程十余万公里,就生态环境问题赴全国各地采访,并成为中国唯一一位全程走完祖国18000公里海岸线、黄河全线、中国西部和长江全线的新闻记者。先后发表环境类作品百余万字,其中《淮清号该不该拍卖?》《追寻白鳍豚》、《千里走淮河》、《可可西里:“亲历一号行动”》、《沉甸甸的人口话题》、《失衡的江河源》、《长河悲歌》、《西部生态日记》、《为蓝色呐喊》等诸多作品被海内外数十家知名媒体刊载。2001年,获得中华环保世纪行好新闻特等奖,并荣获我国环保领域个人荣誉奖“地球奖,同年《西部生态大扫描》一书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