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新闻网:“木子美现象”与公众窥私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4日18:29 千龙新闻网 | |
相关专题:< 木子美“风波”专题 > 作者:王毅 凭借在网上公布自己的性爱日记《遗情书》,广州的一位女编辑“木子美”在短短五个月的时间里迅速成为继九丹、棉棉、卫慧等用身体写作的女作家中人气最旺的一个。说人气最旺,既是指其源源不断刊出的日记有相当的追捧者,同时她的日记也 与此前凭借“性爱光碟”一夜成名的璩美凤相似,木子美迅速走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博客网站中公开自己的性爱史,用“白描”的手法描写整个过程。“身体”再度成为袭向公众固守的道德底线的工具,就这一点而言,木子美与卫慧、棉棉等人并无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木子美通过《遗情书》将性表现得更细致更直白。 毫无疑问,木子美的这些日记触动了公众的神经,更大胆、更彻底的离经叛道的行为也使得木子美变得特立独行。为此,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指出:“木子美现象并非个体现象,它只是中国社会中新兴的缺少社会责任感的群体代表。” 如果仅仅止于此也就罢了,问题在于木子美还在不停地写作下去,继续将自己的身体当成卖点呈现给大众,还会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了看到木子美的私人生活呈现而不停地点击博客。事实上,就木子美现象而言,如果仅仅对《遗情书》进行道德遣责是无力的,因为在木子美走红的背后,潜藏着的是公众对他人隐私窥探的恶癖。 如果没有这种强烈的窥探他人隐私的欲望,如果没有期望通过这种依靠“性”而博出位的网站的支持,如果公众对木子美现象持以一种冷淡的态度,或许木子美的《遗情书》根本不会有继续公开展示下去的动力。木子美之所以成为一种现象,与此有着直接的关联。 从这一点上说,是公众对木子美现象的追捧(依笔者的理解,赞与骂都构成了追捧的要素),导致木子美日记的点击量达到16万,这个惊人的数字。在这16万次的点击中,有多少人是带着对他人隐私的好奇而点击的呢?这个问题我想是耐人寻味的。 著名社会学专家李银河在听说木子美其人其事后,认为这标志着“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道德根深蒂固的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模式发生了剧烈的变迁”。从形而上的角度看,或许木子美现象的确对人们固有的道德观念与价值体系构成了强烈的冲击,但从产生的社会效应上看,木子美现象却指向希腊神话中酒神狄俄尼索斯夜夜笙歌寻欢作乐的结果。 木子美现象构成了我们这个开明社会中一个奇特的人文景观,显然是很有意味的。而由于公众窥私癖导致的人气飙升,也标示着这个社会还有相当数量的人群在观念上的堕落,或者说与木子美观念的趋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应当唤起整个社会的警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