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价格上扬后理性回落 百姓消费心理日渐成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2日10:01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 |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 进入11月中旬,我国部分城市农副食品、粮食产区的粮价,在经历了一段较高的涨幅之后,开始有所回落。来自北京市商务局的最新消息,北京市油和面粉的价格近两天分别下降了20%和5%至6%。权威专家指出,粮价上涨带有必然性,受诸多因素影响,粮价今后将可能温和上扬,但要从低水平恢复到合理的水平,尚需一个过程。 此前,在粮油价格上涨时期,有关专家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近期物价上涨只是局部性 对北京市粮油价格上涨后又出现降价现象,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农副产品价格没有出现暴涨,在找到一个平衡点后,自然就会稳定下来。即便是上涨高峰期,市场上也没有出现抢购现象,这说明老百姓的消费心理已经日渐成熟。来自全国的市场监测也表明,目前一些大城市的生活必需品供应正常。 与不少消费者认为粮油上涨能增加农民收入的判断相反,记者调查发现,在这次涨价中,不少粮贩子囤积居奇,炒作粮价,一些小贩趁机哄抬物价,从涨价中获益的并不是农民。 家住北京海淀区会城门的李大妈反映,虽说现在油和面粉的价格有所回落,但有些食品价格“涨幅”依然惊人。烧饼过去一个0.50元,现在卖到了0.70元,涨幅达到40%。大饼由1公斤2元涨到了2.6元。不少市民反映,对于市场波动或季节性影响导致的物价上涨能理解,但经销商不能趁机哄抬物价,希望物价或工商部门有所监控。 国务院发研中心农村经济部部长韩俊说,粮价的恢复性上涨是合理的,不合理的是没有涨在生产环节,而是流通环节,农民得到的利益很少,这不是市场规律。粮食市场本来是供大于求,但短缺信息传多了就乱了,一定要防止人为操作市场,炒作价格,稳定人们的心理预期。 专家认为,粮油价格虽然不会出现大范围大幅涨价的情况,但价格上升的压力确实将影响一些下岗工人、特困家庭的生活,各方面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政府也可考虑对城镇特困人口给予暂时补贴。 相关专题:关注我国部分省市粮油副食价格上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