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列宁》和《任逍遥》有某种共同的价值取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4日16:27 国际先驱导报 | |
也许从某种意义来说,《再见,列宁》和《任逍遥》有某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它们都只为某一时期某一局部的某一群人服务。不知道未来电影界的“反全球化人士”自觉意识越来越高,这类电影会不会越来越多 【作者】朋什徒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在中国人的记忆中,列宁作为一个银幕形象存留于上个世纪中期。在那个红色的年代里,《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是广大观众津津乐道的影片。苏联功勋艺术家的表演功力十足,他们塑造的列宁形象惟妙惟肖,在人们的心目中,甚至银幕上的列宁已取代了实际存在过的那个列宁,以至于很多年后,仍有人能随意地模仿出那个银幕列宁的手势和台词。 《再见,列宁》:谁为你又哭又笑? 但是,随着苏联解体,列宁形象的符号正日益淡出了人们的视域和记忆。然而,一个对20世纪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物不会如此简单地退出,于是,一些有心的电影人,又一次利用摄影机这一兼具记忆和反思功能的工具,把焦点对准了这位巨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身上。 今年,德国出现了一部没有列宁的列宁影片《再见,列宁》。据说,公映以后,频频获奖,尤其曾是东德的公民们简直是在又哭又笑中看完影片的,电影中太多的场景、道具、台词等等细节引起他们的共鸣:会心一笑或黯然神伤。 导演简明的手法,使不具有共同生活背景的观众也十分容易理解他的含沙射影。但终究还是隔了一层。这部影片遇到的问题在贾樟柯的《任逍遥》也遇到过。 《任逍遥》:谁理解谁的中国? 《任逍遥》在欧洲某电影节上映时,有的观众不能忍受影片的单调、沉闷而退场。而作为一个中国观众可能指出这部电影的一些毛病,但他仍然会认为这是部有看头的影片,因为有太多的元素取自于我们周遭生活的原生态材料,放大于银幕上后给了我们一种别样的,既熟悉又陌生的视角。无论是“蒙古王酒”的售卖活动、流行歌曲的变迁,还是像一条红线穿连起影片的电视新闻,像山西爆炸案、申奥成功等。甚至这条埋藏于影片中的副线提供了另一个认知角度,或许是一个更确凿的感知途径。但是这也使这部电影成了一部“真正的中国电影”,只有中国人才能看到其中的残忍、滑稽和恐怖。 多元价值观反抗电影“全球化” 《再见,列宁》公映后,有的人大加赞赏,有的人不以为然。其实,对那些非前东德公民的观众来说,更像一部“母子情深”或“善意的谎言”类型的情节片,是一种看了也就看了,说好不好,说坏不坏的电影,可能还因为有欣赏趣味的问题,你可能说它的剪辑太过凌厉,音乐太没特色,这模仿了库布里克,那模仿了安哲洛普洛斯。但这部电影引起的争议好像不只这些无关宏旨的问题。而是有人说它是一部无足轻重的轻喜剧,另一些人则说它是一部悲剧杰作。而在这其中,柏林电影节就授予这部影片一个欧洲最佳电影奖。 中国人也许应该办一届“大同电影节”给《任逍遥》授予一个亚洲最佳电影奖。作为一个中国观众,我当然希望这是真的,不是调侃。尽管那部电影有些让人汗颜的部分,但它仍然是那年最诚恳最有趣的电影。 也许从某种意义来说,《再见,列宁》和《任逍遥》有某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它们仿佛都立志只为某一时期某一局部的某一群人服务。不知道未来电影界的“反全球化人士”自觉意识越来越高,这类电影会不会越来越多。这会是电影发展历程中的死胡同,还是一种使电影更贴近人心的捷径,有待时间回答。# 声明:《国际先驱导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