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电荒的体制原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5日11:19 南方周末 | |
作者:余晖 周勤 当我们在为加州电力危机没有在中国出现感到庆幸时,一个炎热的夏天过后,我们却也不得不面对“电荒”这个我们已经有一点陌生的字眼。沪浙等八省市最近宣布拉闸限电,在冬季拉响了电荒警报,而这大面积的电荒还将蔓延至今冬明夏。促成电荒的因素有多种,但真正的隐患乃源自目前的煤炭电力体制。 首先是电力的投资体制。目前电力投资主体分两类,一类是“系统内”的老电厂,他们缺乏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形成较为僵硬的投资机制。另一类新电厂则主要是“系统外”的,在电力过剩时,“系统外”电厂常常被排斥出市场,影响了投资的热情。而1998年之后,由于对宏观经济走势判断上的失误,一方面国有企业基本停止了对火力发电的投资,另一方面投资审批部门也最大限度地限制了其他经济主体投入国内火力发电市场。由此造成了电力装机容量的不足。 其次是电网和电厂的所有权关系不同激化电力供应的矛盾。电网的输配电价格分类固定,各地区的电价由省市公用事业局确定报省市物价局核准并报国家物价局批准实施,属于长期固定的上限价格管制。由于国家电网所有权属于国有,垄断谋利自然归国家,因此电网运营商对盈亏无需多虑。但是,发电厂的投资主体比较复杂,目前就上网电价(这里仅指火电)而言,老厂比新厂低,国营比合资低,内资比外资低,最高与最低相比达4倍以上。导致价格差异的原因是成本构成上的差异,成本构成上的差异又是由于投资来源和原料(主要是燃煤)来源上的不平等,以及成本补贴上的不同造成的。关闭小煤窑后燃煤价格的上涨,使“系统”外无补贴的电厂供给能力不足,加剧了电力危机的程度。 其三是局部区域电力供求的不平衡。局部地区的电力需求激增,短期供给难以弥补需求短缺缺口。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电力资源的分布和需求状况极不平衡,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这一矛盾较为突出的地区。一方面,两地区是目前国内经济最发达和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另一方面又是电力资源最匮乏的地区。受到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短时间内建设能够满足本地区需要的发电厂是比较困难的。然而,一个显见的事实却是,电力市场之间的分割,使这些地区的企业无法有效地参与其他地区的电力市场竞争以保证自己的用电安全。 由此可见,要遏制电荒蔓延,我们应该对症下药:一是强调在电力产业改革中公平竞争。目前我国电力产业改革采用垂直分离的方式。要使自然垄断产业实现有效竞争,必须分清产业各个环节的市场特征,保证参与竞争的不同所有制的厂商得到公平的地位。二是打破区域电力市场的行政垄断。电力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在局部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具备了加州电力危机的基本条件。基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事故的连锁性特征,一旦危机爆发将从局部区域波及全国。其三,完善业已基本建立的电力监管体制,强化电力监管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使其名副其实,不受被监管垄断企业和其他政府管理部门的牵制。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