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竹内实:毛泽东有理由让人纪念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6日13:41 国际先驱导报 | |
国际先驱导报驻东京记者何德功报道“在我看来,他首先是一位文学家、一位诗人。” 也许正是因为对毛泽东运用语言能力的折服,竹内实先生一生致力于向世界译介毛泽东的文章。由竹内实教授主编的《毛泽东集》10卷和《毛泽东集·补卷》9卷及别卷,共20卷本,已成为国外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的必读资料。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对这位日本当代著名的毛泽东研究专家和中国问题专家进行了专访。 我见到毛泽东时非常激动 《国际先驱导报》:您还能回忆起与毛泽东主席会面时的情景吗? 竹内实:那是1960年6月的事情,当时我参加了日本文学代表团到北京访问,我们的团长是野间宏,现在的诺贝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也是代表团成员。那次主要是为了文化交流,事先并没有毛泽东会见我们的日程安排。 突然有一天,我们被通知去上海,事先也没有说明去干什么。到上海后的一天晚上,我们有幸见到了毛泽东,参加会见的还有周恩来、赵安博等人,我当时心情非常激动。先是和毛泽东一起拍照留念,而后在一个房间里,毛泽东和我们会谈,回答问题由团长野间宏负责。 当时,日本人民反对日美安保条约的斗争如火如荼,毛泽东赞扬说:“日本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毛泽东还向我们讲述了他半生的经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毛泽东原来的理想是当一名小学老师,因为他年轻的时候上过师范学校,但后来却走上了革命道路。 毛泽东思想还有顽强的生命力 《国际先驱导报》:您一直致力于毛泽东研究,为何会对这位邻国的领导人情有独钟? 竹内实:1923年我生在中国,在中国长到19岁。小学的时候虽然上的是专为日本人办的小学,但妈妈给我找了一位汉语教师。那位中国老师教得特别认真,小学时学习汉语一直没间断过,所以汉语学得很好,到现在我还由衷地感谢那位老师。 回到日本以后,很多日本人不再和中国打交道了,而我却有志于中国问题研究,做了各种有关中国问题的调查,在不断加深对中国认识的基础上对毛泽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特别佩服配服毛泽东深厚的文学功底,我研究过许多中国古典诗词,我认为,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千古绝唱相比,毛泽东的诗词毫不逊色。他的确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国际先驱导报》:在日本,对毛泽东的关注是否也有潮涨潮落的情况? 竹内实:毛泽东思想一段时间内在日本很流行,特别是60年代,很多日本人对毛泽东思想非常佩服,但里面不乏追求时髦的人。不过,现在那些追求时髦的人已经不喜欢毛泽东思想了,但在日本,毛泽东思想还是有它顽强的生命力,一些日本学者不断取得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成果,最近在岩波书店,近藤邦康先生就出版了他的力作《毛泽东》,这是一本传记,也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理性分析。 我对他晚年的错误有很多疑惑 《国际先驱导报》:有人认为,后毛泽东时代对毛泽东的反思使他失去了很多海外崇拜者,你怎么看? 竹内实:坦率讲,关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我有很多疑惑之处。毛泽东自己是知识分子,是一位诗人、文学家,他本身就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哺育,而文化大革命恰恰对知识分子有些刻薄,或者说不尊重知识分子,这是十分矛盾的。这里面一定有其他问题。 我认为,在文化大革命中民众多少也有责任。1994年我到北京访问时,曾见过中国的演员徐松子。徐松子在旧社会饱经风霜,解放以后,当上了演员,过上了幸福生活,但到文化大革命时,周围的人虐待他,包括关系很好的邻居。我觉得,文化大革命确实还有很多值得研究之处。 《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您认为,今天值得人们纪念毛泽东的理由是什么? 竹内实:我知道中国有句古训:吃水不忘挖井人。当时的共产国际脱离中国的实际,对了解中国情况的毛泽东采取排挤的态度,但毛泽东克服各种困难把马列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道路,所以中国共产党从上井冈山打游击不断发展壮大,最后统一了全中国,这是非常伟大的。 关于日本“毛学”和竹内实 日本的“毛泽东学”起源于50年代,60年代是大发展阶段。日本学者凭借与中国民间交流较多,文化传统相近的优势,收集整理了大量毛泽东的文献资料。各种形式的毛泽东思想学习会、研究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整个海外毛学研究中,除美国外,日本无论在研究机构,人员,资料及出版物的数量方面都居于领先地位。 竹内实教授属于日本“毛学”权威之一,在日本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是日本当代著名鲁迅研究专家、毛泽东研究专家和中国问题专家。他著述甚丰,早期代表作除主编20卷本《毛泽东集》外,还著有《毛泽东:诗与人生》等。近些年翻译出版《毛泽东语录》(1999),《毛泽东的读书生活》(1999)。 声明:《国际先驱导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相关专题: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