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强项及软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6日16:03 外滩画报 | |
本报特约记者沈谷鸣/香港报道 随着区域竞争力研究日趋成熟,不少著名机构都有自己的竞争力排名,比如世界经济论坛(WEF)、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年度报告。香港大中文大学段樵教授和伍凤仪教授主持的沪港竞争力比较研究吸收了这些机构排名的经验。 这个研究引起了香港和上海的不少兴趣。“香港人常常会问,上海什么时候能够赶上香港?”伍凤仪教授笑道。段樵教授则表示,这个问题回答起来简单也简单,复杂也复杂。“如果仅仅是由GDP等经济指标去看,上海追赶香港可能时间不会很长。因为这两年的调查可以看到,两地这方面的差距正在缩小,但是如果由金融市场的高效高水准和法制体系的完善情况的角度而言,那么上海在二十年之内,恐怕还很难赶上香港。” 去过亚洲多个国际大城市的段樵教授用亲身经历说明,香港的金融市场,能够很方便和低成本就能够完成交易,在全世界上也几乎是最有效率的。“方便客户才能赚钱的原则融入了香港的金融服务界思维。而包括在日本在内的其他亚洲金融市场这方面都赶不上香港,因为他们可能更多关心的是防止客户滥用,会优先考虑的是金融业的利益,心态和香港金融业截然不同。”段教授由与一般强调香港金融服务的专业水准不一样的角度来表达了他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乐观。 相对,上海方面的调查,相关人士更关心的是城市的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至于上海的营商成本在增加,这也是当地营商人士抱怨有所增多的一环。 回忆起第一次也就是1988年去上海的时候,段教授笑言,“那时候看得见的私家车都不多,而同行们提到了浦东开发区,说地方太大,连他们自己都不太看好。1992年,我再去浦东的时候,认识到的专家还在担心说,浦东需要的投资太大,前景还是不清楚。但是十年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2002年的调查中,香港跨国公司高层人员样本,在30个评比项目都给了香港明显较高的分数,显示了他们持续对香港竞争力具有信心。但值得重视的是2002年在两项基本相同的项目中,首次出现了上海在“大学与科研机构在研发上的联系、协调”一项得分,数值上略高于香港0.01分。“目前经济结构调整之中,上海的技术后劲显然要大一些。”段教授分析。 在调查中,上海跨国公司高层有三个项目给予上海的平均分高过香港。分别是当地人对外人的友善程度(国际化形象类);现代化经济知识普及度(制度基础小类)以及信息技术(电子商贸、互联网与信息科技)发展前景(科技实力小类)。“上海整体劳动力质量在提高,增长潜力很明显,而当地人对外人的友善程度方面,上海在内地城市之中也一直表现较好。” 上海香港竞争力调查的依据 伍凤仪教授介绍,是次研究是严格参照国际同类调查而设计,数据方面,凡上海与香港皆有而且宜予比较的指标,即用于港沪比较用。次级资料主要为官方统计数据,并辅以世界银行的国际经济指标。官方统计包括香港政府统计处的本地生产总值年报、各年年报、月报、与各政府部门年报。上海方面数据亦系根据各年统计年鉴、各年经济年鉴而得。此外,还会参照有关的重要港沪经济研究文献,以协助对数据的深入判读。 对于搜集统计数据不存或官方无法提供的项目,包括企业界的感受,课题组会采取问卷调查。段教授解释他们会大量走访跨国公司决策层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发现数字背后但是对于营商环境必不可少的东西。 上海强项 1、科研能力强、技术后劲大 2、对外人友善 3、整体劳动力质量高 香港强项 1、金融市场高效 2、金融服务成本低 3、法制更完善 段樵教授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主修生产经济。1977年赴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任教迄今,现为工商管理学院中国研究发展委员会主席。 伍凤仪教授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决策科学与企业经济学系教授。 声明:《外滩画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