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浪观察:四六级英语考试改革之辩专题 > 正文

孙绍振:炮轰英语全国分级统考体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2日13:55 新浪观察

  作者:孙绍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

  四十年代末,那时还是国民党时期,我在上海读小学,那时,对最重要的课程的表述是:英、国、算。也就是英语、国语、算术。英语的重要性排在第一位,那时的教育有殖民主义的色彩,并不奇怪。1949年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英语的地位一度被俄语所取代,但是,经历了四五十年的变迁,沧海变成了桑田之后,桑田又变成了沧海,英语又恢复了它的霸权地位。前几年,小学考初中,只考三门:语文、数学、英语。初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学,英语仍然和语文、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第三个轮子,从重要性来说,并列第一。毕竟时代不同了,四十年代末那种英语绝对独占鳌头历史一去不返了。

  可是,进入大学以后,英语却有重返鳌头的趋势;把民族语文的阅读、写作和国人引以为骄傲的数学渐渐扔在背后,雄踞着课程表的王位。

  在中国大学里,本国语文的阅读和写作,在众多现代科技文化必修课程的冲击和挤压下,从课程表里悄悄萎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就是在某些特殊的理工科院校,因为一些有远见的校长们的大声疾呼,最多也只能争到一个聊备一格身份,每周有二小节就算不错了。而数学,在所有文科大学里,则顺理成章地告退了。旧时代称雄于中国教育界的英、国、算三轮摩托,两门的重要性失去了普遍意义;英语成了唯一的轮子,绝对的霸主。

  这不仅仅是相对于次要的选修课程而言,而且是相对于各类学校、各种学科的成千上万门专业课而言。

  这也许是时代的必然,英语是当前国际学术和日常交流的通用语言;面临新世纪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作为新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一定的英语水平,应该成为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其重要性是无庸置疑的。和周边国家(如新加坡、菲律宾)和地区(如台湾、香港)的青年相比,从总体来说,我们的英语的水平不是高了,而是低了。我们的英语水水准跟不上形势是个不争的事实。

  问题在于,第一,在提高国民素质的过程中,和其它要素相比,把英语放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上;第二,我们所采取的办法是有利于英语水准的提高,还是相反。

  一,为什么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英语不及格

  当前问题的关键是,不恰当的考试体制既严重地冲击了智育的全面结构,又未能有效地提高英语的真正水平。为提高英语水准付出的代价相当巨大,而收效甚微。

  以大学教育为例。它本是专业教育,按常理;决定学生命运的是专业课程。然而,奇哉,怪也,决定性的竟不是专业课程,而是英语。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可怕的并不是专业课程不及格;专业课程有一门,甚至两门不及格,还有补考的机会;而补考的过关的概率少说也得有百分之九十以上。这就是说,这并不对学位和文凭构成威胁。一旦英语不及格,只要这一门,你就可能成为一个没有文凭和学位的次品大学生。

  要害在于:在中国,任课教师都有自己命题的权威,然而英语(除了少数有比较高的地位的大学)却是却是例外,所有学生都得参加全国统一的四级考试,这种考试,基本上是从美国人搞的托福考试中演化出来的,但是却有中国特有的刁难。托福考试没有中国的英语四级考试可怕。第一,它是完全是自由选择的,也没有及格线,考得再差,也不会威胁到毕业文凭,而我国的英语四级考试却恰恰相反。

  首先,英语分级考试(对于本科生来说是四级,对于研究生入学来说,是六级考试)有极大的威胁性。

  因为其及格率远远比专业课程为低。

  在本科大学生中,专业课程的及格率高达百分之百,百分之九十几,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然而英语四级考试的及格率,即使在重点大学,比如北大,据报载,只有百分八十多,一般院校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四十的不在少数。一旦英语不及格,不管你是学中文的,还是你是学艺术的,抑或你醉心于继承爱因斯坦的未竟之志,而且已经表现出辉煌的天才,你也可能永远拿不到学位。在有些大学,还可能从本科学贬谪到专科去。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来说,每考一次英语,不亚于但丁进入一次炼狱。英语分级考试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鬼门关、奈何桥。

  哪一门课程有英语考试这样令人恐怖的功能呢?哪怕你像《水浒》传上英雄说的,吃了豹子胆,你敢怠慢英语吗?一个美国教授发现中国大学生们花在英语上的时间超过了自己热爱的专业。他问我,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特别热爱英语?我的回答是:对此,中国大学生中只能用一首流行歌曲中的一句话来回答:‘要说爱你不容易’,剩下的恰恰只能是痛恨了。

  事情也真有点荒谬,不管在哪一所大学,如果有一个(或者一批)教师,他(们)所教的课程,考试下来,学生有一半不及格,而且是年年如此,这肯定要被视为问题,甚至严重的失职,必然要引起家长、校长的抗议。教育行政部门,如果不认真调查研究,把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来,迅速改观,则可能受到渎职的处置。但是,在中国大学中的英语课程,却有点奇怪,全国学生的平均及格率徘徊在百分之五十以下,此等情况延续多年,至今没有任何改观的迹象,在有关人士那里,和哈姆雷特王子的感觉相同:丹麦王国平静无事,不值得大惊小怪。

  这样可悲的的教学效果,由谁来负责?原因何在?至今没有引起全国性的讨论,实在是咄咄怪事。

  按常识和一般逻辑,产生这种的惨状的原因,大致可以作这样的推理:

  第一,学生的素质太低。

  第二,

  如果事情真是这样,则可以肯定,我国的高中的校长大多要乌纱落地,高中的办学的规模,要大幅度地压缩。

  然而,事情恰恰相反,我国各级的高中的校长小日子过得很是红火,高中不是规模太大,而是太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尽快地扩大,已经是政府和全民的共识。

  事实上,我国学生的素质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世界一流的。许多在中国考不上大学的,到了美国、日本,不是用自己的母语,而是用人家的母语考上了大学,有的还考上了相当名牌的大学,热门系科。

  道理并不神秘。因为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不发达,18岁到23岁的年青能够享受大学教育仅仅占分之十左右,一般发展中国家是百分之十五,而美国是百分之八十,日本是百分之六十。经过去年和今年的扩大招生,全国应届学生(包括复读生和参加高考的中专生,不包括没有参加考试的适龄青年)高校录取率才达到百分之三十。这就是说,同样的考生,如果是在美国考(他们叫做‘申请’)大学,被无情淘汰的落第生就不是百分之七十,而是百分之二十,还有百分之五十,是可以考上美国大学的,如果是在日本考大学,则在中国落第的考生中有一半是可以堂堂正正地进入日本大学校园的。

  第二,既然学生没有问题,问题就可能出在英语教师身上。但是,我们的教师是合格的。起码是大学英语本科毕业的,具有学士学位,其英语是身经百考,才拿到文凭的。他们的工作态度是竞竞业业的,即使有个别的不够格或者不称职,也不至于影响到全国英语的平均分值。

  问题出在哪里呢?

  出在考试的体制和模式上。

  我国高校所有的课程,都是教学和考试统一的制度。教师不但有教学的职责,而且有出题、改题、评分的的权威。然而,英语却不然,实行着一种考试与教学分离的制度。除了个别例外,广大教师虽然有教学的责任,但是却无出题、评分,也就是确定及格、良好和优秀的权利。

  高等学校的教师虽然也可以出题考试,但是成绩却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不管大学生从任课教师那里拿到多高的分数,都毫无用处。在学校考试之外,国家教委考试中心还组织了一种四级考试。只有在这种考试中,拿到了及格成绩,才能拿到学位证书。不管其它课程多么优秀,只要在这样的考试中,英语没有达到六十分,你就拿不到学位,也就是说,你就可能被视为毕业生的中处理品。

  二,四级考试和它的特异功能

  在我国高等学校,有那么多的专业,有数以万计的课程,为什么独独只有这样一门课程要实行如此严酷的考试制度?

  是因为它特别重要吗?

  比它重要的课程多的是。邓小平理论不重要吗?然而邓小平理论没有享有全国统一考试的殊荣。祖国的语文不是比之英语更有理由拥有特殊的显要地位吗?美国的《财富》杂志在一篇论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下一代的文章中,把具备表达顺畅,表意清晰,熟练应付的语言文字能力当作第一条,通晓外国语能力放在第五条。(见《新华文摘》2000年第七期,第140页)我国大学生民族语文水平的低落,是人所共知的事,然而并没有动摇如此无理的考试体制。

  不管从教育学还是从政治学的角度,都无法为这样古怪的考试体制提供有效的理论根据。人们不明白,为什么要迫使年青一代把最宝贵的年华,最大的关注奉献给难度超常的英语考试。本来在民间,对于英语自发的偏重(例如,从幼儿园就开始教学或者补习英语)已经是二十世纪末期一道畸形的文化风景线了,可是在有关实权人士看来,大学课程表上霸主地位还不够过瘾,一般的考试也不够,还要用国家权力来推行一种威摄性的体制来保证对于英语过关考试得到压倒优势的精神的投入。

  当然,问题严酷到这样的程度,有关方面也不是没有任何反应,国家教委有关部门早在前几年就公开宣布,英语四六级考试并不具有强制性,各高等学校的教师和有关行政当局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可以参加全国统一的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可以不参加,可以用全国统一的四、六级考试的题目,也可以由教师自行命题。报刊上也公布了不少令人鼓舞的信息,北大,还有一些重点大学,不再参加全国的统一英语四、六级考试。大学生们着实为此等消息欢欣鼓舞了一番。然而,几年过去了,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威摄性依然故我。

  如今,不管你去问一般大学任何一个大学的学生,在所有的课程中,哪一门最重要?得到的回答肯定是英语。哪一门的时间投入最多?回答是同样的:英语。

  这是因为,虽然宣布了英语四、六级考试是自由选择的,但是许多相应的行政措施并没有跟上。在教委行政系统中有许多评比,其中有一系列标准,至今并没有改变。例如,在对于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标准中,就有英语四级过关的百分比。这是衡量学校水平的硬件,校长和教务行政部门谁敢怠慢英语?。

  因此,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威摄力量这几年根本没有减少,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也并没有减轻,相反在有些地方日益强化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扼制。

  这是因为作为一种考试体制,从理论上来说,它的功能本来很是单纯的,不外就是为了检查教学双方的效果,确定双方的水平。但是,在我们这个国家,一种教学效果和水平的检验体制,由于是全国统一的,因而就享有了的中央级的行政的权威性和威摄力。对于这种行政权威和威摄力的盲从,就免不了派生出一系列的派生功能来。这种派生功能的特点是,远远离开了教学评价体系,带上行政和政治的性质。这显而易见是功能的扭曲,但是这种歪曲却为行政权威所掩盖,结果就产生出许多荒谬的现象。

  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不断发生。

  学生申请入党,本来与英语四六级考试风马牛不相及,在一些大学居然有英语四级未过关者其入党申请不予考虑的不成文的共识。说句笑话,长期按此执行,共产党不是有转化为英语俱乐部之虞了吗?这样荒谬的事情,并不是发生在个别地区,据笔者并不广泛的接触,就可以负责地说,至少在上海和福建省的某些高校中,这样的操作已经成了司空见惯。更有甚者,有一所办学水平并不高的大学,好大喜功,蛮横规定本科学生不但要过四级英语考试,而且要过六级,还堂而皇之地写在了招生简章上,事实上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空想。(请读者耐心,我在下面将要分析不可能的原因),最近这所大学,强制学生暑假补习英语,引起学生的反抗,其中包括学生被迫用现代科技手段作弊,冲突不仅仅在口头上,而且发展到躯体的格斗,学校雇用的保安人员追打学生,闹得一团混乱。酿成了事故。

  不要以为,突发性事故是个别现象,一切个别和特殊中均有普遍性、规律性在起作用。每逢暑假,在许多高校都有大量的学生要留校实习英语。本人所在的高校今年暑假就有上千学生不得不交费补习英语(请读者推想一下,四六级考试之所以难以改变,与这样一个巨大的、垄断市场的存在是否有关?)

  许多怪事都是从考试体制的过度膨胀的权威中派生出来的。堂堂北京市居然公然宣布,外省的大学生要在北京就业,英语过四级是一个硬件;在南方的一个省会城市,医学院毕业生,要在省会医院工作,英语要过六级,在地区性城市工作,英语要过四级。

  盲从和迷信导致了体制性权威的扭曲和功能的变异。而这种迷信,却以行政的强制性得到巩固,这就使后果越来越严重,使得解决的可能性越来越渺茫。本来教委宣布四级六级考试并非必要,目的是为了淡化,但是四六级考试的权威所造成的派生功能却在不断强化,近两年的事实证明,教委的宣布成了一纸空文。

  派生功能扼杀原生功能,这就是四六级考试的特异功能。

  这不仅仅是由于外部原因,外部原因之所以起作用却是由于内部本身就存在着根据。

  本来学习过程中的常规考试,从性质上来说,是一种合格考试。通常以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正确率为及格。正是因为这样,全世界高校各门课程的及格率是很高的,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正常现象。可是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却常常是及格率很难超过百分之五十。明摆着的事实是,在一般课程中,中等平均水平的学生是绰绰有余可以及格的,而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则肯定是不及格的,必须是超过中等,甚至达到上等的学生才能及格。

  这就说明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评分方法不是合格考试的方法,而是淘汰考试的方法。

  究竟如何淘汰,谁也说不清。反正并非个别的的学生,在一次不及格之后,越考越差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和教师困惑不已,而评分的准则,从公开或者内部的文件中,无法得到可靠的信息,有的只是社会上流传的说法。(1)

  据有关调查,这种考试所实行的不是按原始成绩为准的及格线评分方法,而是一种相对评分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水涨船高。正是这种方法把我国绝大部分大学生弄得头昏脑胀。我见过不少学生一次六级得了五十几分,还差几分就及格,但是续苦读了一年半载之后,结果却考了四十几分。这并不是他退步了,只是其它人的水平提高了。

  多年来的事实证明,四六级考试的功能就是淘汰功能。它的淘汰率高达百分五十左右。(2)据说,考试的主持者,虽然承认及格率偏低,但是仍然立场坚定,就是不改变让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学生不及格的决心。也正是因为这样,许多年来,我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及格率只能在百分之五十上下浮动。

  从这里可以看出,南方好那所水平并不高的某大学规定学生不但四级而且六级都要百分之百地过关,是何等的虚枉。这样盲目而愚昧的规定,完全是官僚主义的颟顸,引起学生的反抗,导致种种狼狈,实在是活该。

  当然也有比较聪明的领导,他们比较实事求是,一声不响地把及格线下降,据我所知,有降到五十分、五十五分的,及格率也只能上升到百分之七八十。

  也许古板的读者会怀疑有关学校领导的正直,但是,我却以为,与其坐视百分之分五十以上的学生沦落为不及格分子,忍受精神和工作上的压力,还不如领导本身承担责任。这样的领导的道德力量是值得赞赏的。更值得赞扬的是一些军事院校,把四级考试的惩罚性变为表意表彰性的:凡是考试过四级的,均立三等功。应该说,这样的领导是更值得钦佩的。

  三,摧毁素质教育的一把利剑

  当然,确定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初衷是一片好心,全是为了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但是,无情的事实却证明:它违背了提高英语素质的最根本的规律。

  为了考试而学习,永远也不可能把任何一门外语学好。如果学习英语仅仅为了应试,考试过去了,英语也就丢在了一边。语言需要终身学习,包括课本学习和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学习、思考和钻研。只有不考试,还是要学,才有可能把英语学好。这是因为,要学好一种语文,光依靠课堂和考试是不可能的。它须要大量的,甚至是毕生的业余时间的投入。课堂和考试是强制性的,是有限的,而业余投入是自觉的,是无限的。语言不能靠语法和词法类推,它是熟能生巧的,没有业余投入,是不可能把一种语文学得纯熟的。毕生的业余投入的最好保证则是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没有兴趣,人们是不会把精力投放到永远没有止境的学海中去的。

  四六级英语考试,百分之五十以下的及格指数,多学不一定保证成绩提高的评分体制,恰恰在最有效地摧毁学生的兴趣。

  其次,课堂和考试的功能是有限的,提高英语水平的真正法门是实践,不把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没有使用的机会是我国英语水平迅速提高的最大障碍。有关人士老是为我国大学生听力和口语水平不高而忧心忡忡。其实只要有充分的实践的机遇,在英语环境的包围中,而不是仅仅限于课堂,一下课就丢在脑后(就是古书上就讲过的的‘一人教之,众人咻之’)又有兴趣,英语的口头交流问题本来是不难解决的。

  许多八十年代的到美国去的留学生就是明证。

  当时他们,托福不过考到五百多分(要像今天这样,让他们一定要通过六级英语考试,可能还过不了线)五六年以后,不仅英语过关了,而且博士学位也拿到了。可是在我们这里,反反复复地考试,从小学考到大学毕业,考得个天昏地暗,四级还过不了关,实在是少慢差费。十载寒窗,小学两年,中学六年,大一般是二年,一共十年,学什么也都能出息了。最明显的是,一些头脑比较灵活的学生,避难就易,干脆告别英语,转而学日语。花上两三年,混个及格,甚至考上博士是常有的事。可就是学十年英语却弄得个不及格。学位拿不到,还被登记在案,像犯罪记录一样,永远跟着你;制造着你的自卑感。

  这完全是管、卡、压的一套,这与我们目前一再强调的人文主义教育精神,不蒂是一种讽刺。

  事实上,就是过了四级,甚至过了六级的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消耗在听力上,消耗在语法和惯用法上,其词汇量按规定也只有五千左右,这么少的词汇量,是不可能自由阅读的。其结果只能是,考完了就扔在一边。

  十年的生命,换来这样听不来,看不懂的尴尬,这样的浪费实在是可悲了。国家的投资的浪费,家庭投资(包括从幼儿园开始的补课)的浪费,青年人生命的浪费,姑且不算,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国家未来智力资源的的浪费。(3)

  四六级考试的权威性和威摄力,无疑是悬在学生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免除威胁,毁了大学生的似锦前程。对于教学来说则是一种无形的狼牙棒,再理想的教学和秩序在它面前也难免不受到摧毁性的打击。

  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得不把英语过级当作最为重要的目标;过级的经验很简单:把课余时间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化在英语上。一二年级过不了级,(约占全国本科大学生的一半),三四年级就要投入更大的比例。这就意味着,整个大学生时代都在苦苦挣扎。其它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不是被放弃,就是被动应付。

  英语过级考试是一种最硬的命令:不管什么课程都是软性的,指标都是弹性的,教师和政工人员都有一定的调节的自由;只有英语是最坚硬的刚体,分数是国家公布的,分数线也是国家划定的,差一分都休想过关。在这种压力下,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几乎所有的课程和活动,都不约而同地向英语让步。不论是体育,还是德育,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从行政部门到学生会谁也不敢和英语的过级争夺时间。因为,这不但关系到学生的前途,而且还涉及到学校的荣誉。除了有特别的反潮流的勇气和心理承受力的人(这样的人是有的,有些还是很有才气的,可敬的)谁也不敢在这种骨节眼上怠慢。

  这几年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伟大战略目标,这没有任何争议,但是,要提高素质就要把相当的精力化在课外广泛的阅读上,这是常识。对于那些一次过级考试失败的大学生(别忘记:其总数占全体大学生的一半),谁敢去提高呢?不管你提多高,甚至有所创造,也是白搭,你连学位证书都拿不到,哪怕你像《红缕梦》中的晴雯一样‘心比天高’,到头来,也只能‘身居下贱’。就是那些一次就过的幸运者,仍然不敢怠慢英语。因为这样的学生往往怀着投考研究生的远大目标。而取得研究生入学资格最严酷的并不是专业考试,而是英语的六级考试。

  六级英语考试,成了许多有才气,有前途的学生的拦路虎。就是英语系相当不错的毕业生,往往也只能考到六、七十分左右。考到九十分的,绝无仅有。这样低的考试成绩,在大学其它课程中是不可想象的。

  读者可以设想,既然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只能考六七十分,要非英语毕业的学生考到六十分,或者五十五分,是否有故意刁难之嫌,姑且不论。那些有才气的,非英语专业考生中的绝大部分,他们都是无神论者,并不祈求上帝的保佑,但是他们的命运常常取决于其它考生是否有大量的失误。就是英语分数勉强及格,取得了研究生资格,三年之中还要过一次六级关,过不了仍然不能拿到学位。不少研究生,虽然入学时过了,但是,重考一次并没有把握一定顺利过关。于是又像大学生时代那样,整整一年把百分之六十的时间化在了英语上。一次考试过了,还算是幸运,考不过是常有的事。下一年的学习和研究就全乱了套。根本就谈不上发挥创造力,只能是穷于应付而已。

  当然,有关人士可以说,研究生入学考试,不是一般的合格考试,而是选拔考试,只有从难从严要求,淘汰率高一点有利于选拔高水平的尖子人才。

  此言差矣!

  研究生的选拔,是全面素质的选拔,而不是英语的单科选拔。每一科都是一个要素,一系列的要素形成一个统一的结构,一个要素的提高,就意味着其它要素的降低。英语水准线的提高与专业水准线降低成互为因果。英语大刀阔斧地选拔,考生纷纷落马,专业就变得别无选拔了。

  研究生教育就是这样被英语的六级考试卡住了脖子。

  研究生肩负着我国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研究生的质量决定着我国在未来的世界知识经济中的竞争力。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正在用种种方法和我们争夺创新人才。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我国第一流的人才可以说惨遭掠夺。而我们的近似托福考试的四六级考试体制又为西方的人才掠夺提供了外语方面的准备。留在国内的人才本来应该特别珍视,可是,我们却用这样罢课野蛮的考试枷锁对未来的希望横加摧残。

  多少英才被古怪的考试拒之于门外,失去了发挥其创造力的机遇,多少智力资源在无声中流失,这一切对我们的国力,将造成多少损害,也许我们今天还无法看得十分清晰,等到我们能够凭日常感觉能够体会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许那时就该有悔之晚矣之叹了。

  为了它日不致有这样的悲叹,我想用比较凶狠的“炮轰”,比之用比较温雅“质疑”,更能表达我的忧愤,也更能来引起有关人士的紧迫感。

  相关专题:新浪观察:四六级英语考试改革之辩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福特翼虎,享受海南激情之旅!
几十万卖家等您下订单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春天的树枝,总有发芽的冲动。桃花摇曳,下雪天晴的日子里是谁在缠绵呵护着你?
  报名优惠:注册会计 英语口语 在职硕士、职称英语 少儿英语

【 新浪IVR语音业务开通 拨打125908586 听笑话/恐怖故事 1258685 结交帅哥/美女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在耳边呢喃诉爱意
跳一场激情双人舞
非常笑话
最最最酷辣的笑话
每天都来爽一爽!
图片
铃声
·《手机》-来电
·梅艳芳 床前明月光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招商项目推介专题!
新浪MP3搜索,中大奖
企业邮箱,新年送大礼
企业网上商机市场!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西安教育资讯!
出国留学大优惠(鄂)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揭开糖尿病难治愈之迷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某国难征兵源,便想出一办法: 如果服兵役,将得到一美女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