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仓活佛与几个藏族孩子的故事(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14:06 首都之窗 | |
那仓活佛 何仲 在北京市政协委员中,有一位那仓活佛。 那仓活佛知识渊博而谦虚好学,地位尊崇而又和蔼可亲,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高僧。他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长期以来,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为家乡人民,为家乡的社会、 1999年,活佛通过多方联系,在北京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的帮助下,由北京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赞助,从甘孜县两所中学的初中毕业生中挑选了1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把他们送到北京西藏中学高中班学习。从那时起,活佛的身边便多了几个孩子。本文记述的就是活佛与几个孩子之间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假期补习班 甘孜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不发达。几个孩子刚到北京的时候,不会说汉语,英语的基础也很薄弱,同学之间交流很困难,还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尽管几个孩子都很努力,但是,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却成了全班的倒数几名。几个孩子原本都是全县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和家长都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有的还萌生了回家的念头。活佛顶住各种压力,耐心地做家长们的工作,让孩子继续留在北京上学。同时鼓励孩子们不要灰心,不要泄气,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自己能够正视差距,树立信心,就一定能够提高学习成绩,赶上其他的同学,甚至超过其他的同学。活佛的谆谆劝导使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渐渐稳定了情绪,孩子们恢复信心,更加努力了。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活佛利用各种关系,自己出钱请老师,在假期给孩子们补课。为了鼓励孩子们学习,活佛自己也学起了电脑。六十多岁开始学习电脑,困难可想而知,可是活佛坚持不懈,为的是要亲身证明:只要努力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在活佛的鼓励下,孩子们的成绩渐渐提高了,逐步适应了北京的学习和生活。 善意的“谎言” 活佛是个善良而又诚恳的人,从来不说谎,可是有一次却说了“谎话”。多尕小姑娘和活佛同村,活佛还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多吉雍措——吉祥稳定的意思。多尕父亲体弱多病,两个哥哥还在上学,母亲独自承担着家里所有的农活,家庭生活比较困难。过去,活佛就常帮助他们。多尕来北京上学的第二年,父亲就不幸去世了,活佛担心多尕接受不了失去父亲的事实,影响学习,不让家里人和周围的同学告诉她,直到考试结束以后,多尕才知道父亲去世的消息。多尕不怪活佛,她知道活佛是为她好。父亲去世后,多尕变得坚强了。她知道活佛很辛苦,在活佛家里总是抢着干活,总想为活佛分担些辛劳。 一块土豆 活佛虽然地位尊崇,但是生活一直很简朴,从来不讲究吃和穿,也一直要求孩子们生活要节俭。觉安拉姆说,一次,她和活佛一块吃饭,夹菜的时候不小心掉了一块土豆,当时她没在意,可是活佛看见了,什么也没有说,从地上捡起那块土豆,在大庭广众之下,很自然地把它吃了。虽然活佛自始至终也没有责备她,甚至没再提过那件事,可是,觉安拉姆说,她会一直记得那块土豆的,“活佛吃那块土豆的目的不是一定要让我把掉在地上的脏东西吃掉,而是在教育我,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要勤俭节约。” 出现在最需要的时候“活佛总是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孩子们都这么说。刚来北京的时候,孩子们都不太会安排生活,钱老是提前花完。一到周末,大家都盯着碗发呆。可是“活佛的眼睛就像长在我们身上,知道我们没钱了,就来看望我们,还给我们带来好多吃的东西。”第一个“十一长假”,孩子们不好意思打扰活佛,也不知道该去哪里,自己在街上逛。正徘徊时,活佛出现了,他把孩子们都接到了自己家里,孩子们顿时感到心里暖洋洋的。这些孩子大都来自贫困家庭,回一趟家花费太大,于是,这以后,一到假期孩子们就都住到活佛家里。高中三年就住了三年。 疫情亲情 去年,孩子们中有六个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活佛总算松了口气。可是,前不久,SARS降临北京。大学隔离,北京的学生基本都回家了,几个孩子留在了学校。正当孩子们感到无助的时候,活佛又出现了。他把孩子们全都接到了自己家里,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悉心安慰孩子们,还买了体温表、口罩和防非典的药品。 活佛很乐观。在SARS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不仅仍然早出晚归,坚持工作,还每天都从外面给孩子们带回好消息,给孩子们讲一些典故。在活佛的影响下,孩子们消除了恐惧心理,抓紧时间学习。每当活佛进家门的时候,孩子们都要迎上去嘘寒问暖,倒水拎包。活佛说,每天只要看到孩子们活泼的身影,一天的困倦劳累就全部消失了。 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也开始懂事了,看着活佛忙碌的身影,都默默地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不辜负活佛的希望。现在,这六个孩子中一个在军校,其他五个分别学习外语、市场营销、教育管理等。当笔者问孩子们毕业后有什么打算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回到家乡做一名教师,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孩子们知道,活佛是不图回报的,活佛热爱自己的家乡,自己学好知识回到家乡,就是对活佛最大的报答。孩子们诚恳的话语,使活佛感到十分欣慰。 活佛对笔者说:他从3岁坐床到45岁,一直都在甘孜工作生活,没有甘孜人民就没有他的今天,是甘孜人民培养了他。他要趁现在身体还健康的时候多为家乡做点事,来报答家乡人民。 (责任编辑晚晴) 相关专题:2004北京“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