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4广东“两会”专题 > 正文

代表委员齐轰教育腐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2日07:55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讯(记者周琼、林劲松、陈琦钿,通讯员任宣) 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学会要给老师送礼!在昨天的小组讨论会上,广州市代表团第三组的代表们把轰炸的焦点对准了教育腐败,代表们直斥教育腐败已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教育腐败产生的根源在于供需失衡———优质学位太少。”一位列席人士指出,目前上高中难过上大学已成为教育发展中不争的事实,过去有更多的学生愿意读中专或职高
,但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更多的学生盼望着能上高中,尤其是上重点高中,以便考大学获取高学历。“可优质学位只有这么多,是供需不平衡让教育腐败找到了滋生的土壤”。

  “教育腐败产生的影响太深了!”一位中年女代表在会上讲述了她的一次亲身经历:“我的小孩才上幼儿园,有一次陪他去老师家,他竟问我,妈妈,要不要给老师送东西?这样的成长环境对下一代意味着什么?”

  围绕着这一话题,更多的代表对教育腐败发起了攻击。

  一位来自工业界的代表说,教育资源稀缺的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它不仅滋生腐败,也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

  择校费变身“权力寻租”

  新快报讯(记者赖欢欢、方夷敏、廖颖谊) 昨天的省政协分组讨论会上,愈演愈烈的“择校费”之风成了委员们纷纷抨击的焦点。省政协委员张信和指出,“择校费”现象已成为“权力寻租”的一种形式,极易催生教育腐败。

  “择校费”一年可收上百万

  昨天的会上,张信和一提到“择校费”便有些激动,音量随之提高了不少:“从幼儿园到中学,择校费动辄上万!为什么会这么高?”

  张信和指出,由于不同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质量各有不同,有经济能力的学生都在想方设法进入师资和教学质量较强的学校,正是这种“供求关系”造成了“择校费”的产生。

  据省政协的一份提案显示,根据广州市有关规定,择校费每个学生3万-5万不等,50%返还学校。按每个46名学生的标准班招收8名择校生计算,一个学校每年约能收取一百多万元的择校费,而返还学校本身的至少就有50万元。

  “择校费”催生教育腐败

  “我们知道,政府只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准收择校费,幼儿园、高中、职高是可以收,但让我纳闷的是,既然是合法收取,学校收钱后为什么只开收款收据,从来不开具正式发票?我们给学校的这些钱到底用到哪去了?怎么用的?”张信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连发出几个问号。

  张信和指出,数百上千万元的“择校费”究竟流向何处,是按怎样的比例来分配使用的,学生和家长并不清楚,也很少有部门进行有效监控,极易催生腐败现象。更有甚者,“择校费”已演变成权力寻租的一种形式,某些有一定权力的人,为了让自己的子女上重点中学或名牌中学,给这些学校以“特殊照顾”。而学校更是“礼尚往来”,对“掌权者”进行贿赂,导致由权力捆绑的“关系生”、“金钱生”源源不断。“择校费”由此成了教育贿赂的一条途径。

  政府应硬性规定“择校费”流向

  新快报讯(记者赖欢欢、方夷敏、廖颖谊) 针对“择校费”问题,省政协委员孟浩昨天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择校费流向、用途监督及信息公开化”的提案,他指出,对择校费的流向管理非常必要。

  孟浩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法规制度,把“择校”纳入管理轨道,对公开收取的“择校费”应硬性规定其出路,制定相应比例用于发展本校的教育事业和用来向“薄弱学校”输血,以及合理地给教职员工发放津贴和奖金。而且学校自身也应该进行相关财务信息公开化,公开“择校费”的流向、用途,保证信息真实透明;让学生家长有权查询择校费的用途,当家长提出查询要求时,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

  教育不应加剧社会不公,关键要实现教育资源“均值化”

  新快报讯(记者赖欢欢、方夷敏、廖颖谊) 昨天的省政协分组讨论会上,来自中山大学的陈春声委员指出,要根本解决“择校费”问题,只有将“教育资源均值化”才能解决。陈春声说,如今教育两极分化现象已非常严重,国家往往对“重点中学”、“名牌学校”、“示范性高中”加大投入,却忽视普通学校的投入,从而导致好的学校越来越好,差的学校越来越差,两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差距越拉越大。而如果校际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必然会导致和扩大社会的不公平,必然使大多数一心盼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家长,因自己的无权无钱而失去这种本应属于他们的权利而备感不公。

  对此,陈春声认为,一种公平的教育制度,应该是有助于减轻而不是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只有“教育资源均值化”,国家不仅对好学校投入,更要对普通学校加大资金、资源的投入,才能根本解决“择校费”的问题。

  人大代表关志钢痛陈,研究生教育在搞“大跃进”

  新快报讯(记者林劲松、周琼、何达志、陈琦钿,通讯员任宣) 一个导师竟然要带30个研究生!在昨天的人大二次会议深圳代表团分组讨论会上,省人大代表关志钢教授大声疾呼: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已经严重违背了科学发展的规律,必须加以制止!

  “作为老师,对这种情况我已经忍无可忍。”这位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的教授对在座的人大代表说,“我读研究生时,一个老师顶多带两三个研究生。可现在,一个老师少则带五六个,多则十来个,个别人甚至达到二三十个(研究生)!”

  关志钢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说,一把茶壶本来只负责8个茶杯,现在却是“一个茶壶30个茶杯”。“研究生都是由导师给课题做,我真不知道,面对那么多的学生,那些老师每年从哪里去找那么多的研究课题来?”说到这里,关志钢的声音都放大了许多。

  据悉,教育部去年把授予硕士点的权限下放到各省教育厅,关志钢对此也提出了质疑。他以自己所在的深圳大学为例说,从1996年到2002年,深圳大学获批准的硕士点只有18个,可权限下放后,光去年学校就新增了20个硕士点。

  “这是丰收啦,你们应该高兴才对呀!”旁边有代表打趣道。

  “我们老师可是苦不堪言啊!”关志钢闻言摇着头说。“这种事非常可怕。本科扩招导致高校教学质量下降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扩招速度太快,学校的图书资料、实验室等教学设施都跟不上。”

  他再次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说:“1996年我刚到深圳大学时,所带的班才四十多人,但现在一个班有二百多人。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学讨论、实地考察都难以进行。比如说,我们要去做实地考察,光大巴车就得要好几辆(才能把学生拉完)!”

  关志钢话音未落,会场已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教育有自身规律,不能搞‘大跃进’,如果现在不制止,今后肯定要出问题。”关志钢最后强调说。

  “真有这么严重吗?一个茶壶要侍候30个茶杯?”有代表将信将疑地问。

  “绝对!”关志钢斩钉截铁地回答。

  五邑大学校长大胆建议,财政拨款与学科评估挂钩

  新快报讯(记者方夷敏、廖颖谊、赖欢欢,实习生宋苑丹,通讯员沈提安) 如何发展高等教育也是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热点。昨天,五邑大学校长林建提交提案,大胆建议政府将财政拨款方式与高校学科专业评估相结合。

  林建建议,为使高等教育更好地为广东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提高广东在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和产出的比率(办学效益),省政府应建立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评审体系,该体系把高校同一学科或专业的优劣情况分成七个等级,即:“特优、优、优良、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或“10分、9分、8分、7分、6分、5分、4分”。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教育质量、毕业生就业率、本省需求等方面。

  同时,还应成立“高等学校拨款委员会”,该委员会每3-4年组织专家对省属高校的学科、专业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作为今后3-4年对高校学科或专业拨款的依据,即获得越高分的学科或专业,政府拨给的“人头费”就越高,允许招生数就越多;凡得分不到6分(或达不到‘合格’)的学科或专业,政府将终止拨款,迫使该学科解散或专业停办。

  林建表示,这就将市场竞争机制直接引入到高等教育系统。高校为保住或争取经费,就必须不断努力,提高教学研“绩效”。政府也可通过对某些评价指标的调整,引导高校开办和发展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这样,政府在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才能保证最有效地用于培养高质量且社会欢迎的人才。

  相关专题:2004广东“两会”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