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摩皆因其负面影响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2日09:55 信息时报 | |
张广宁等“两会”代表委员赞同广州禁摩方案并提议禁摩后郊区公交车要跟上 本报讯(记者游曼妮成小珍魏黎明王道斌)昨日,广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广州市区摩托车限行方案的相关情况予以说明,并提出了十大应对“绝招”。而在本次的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纷纷就广州市“禁摩三步走”的战略各抒己见。记者了解到,绝大多数的代表委员们对广州禁摩持赞同态度,部分代表委员还就禁摩后将凸现出来的问题提出了个人 观点 双抢案过半是飞车抢夺€ 张广宁(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市长):1994年~1998年,广州开始限制摩托车,如在市区限制摩托车上牌。从去年开始,广州限摩的力度加大。有关数字显示广州市区的摩托车是37万辆,实际上不止这个数。市区里上套牌、假冒牌、外地牌的摩托车非常多,还有很多克隆牌,一些限制进市区的摩托车也随意进出市区,很难管理。 广州之所以要限摩,是因为其负面影响很大,去年广州发生的双抢案中,超一半是摩托车飞车抢夺的案子。另外,很多市民认为摩托车方便,速度快,但市民不知道过快其实是违章。 限摩应兼顾市民实际问题 陈伟平(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华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摩托车作为一种大众交通工具,有其存在的理由和需要。作为广州这样的大都市来说,应该采取措施,通过对时间、路段的限定,来保证大众的利益。按自然淘汰的规律,广州也可以通过自然淘汰的方式将摩托车的数量逐步减少。推行限摩,是小局服从大局利益的表现,从安全交通、交通秩序角度来说,利大于弊。 但在限摩过程中,也要兼顾市民的实际问题,如一些家庭是以摩托车谋生或代步的,就要考虑到怎么合理解决。总的来说,广州目前的交通工具有很多便捷选择,限摩涉及到整个社会大利益的问题,这个大方向是对的。 国际大都市禁摩很有必要 刘江华(省人大代表、省人大财经委委员、广州市经济研究院城市公共经济研究所所长):广州这么大的城市长期存在30万~40万辆摩托车,确实有问题,如此不可能建成国际大都市。因此,“禁摩”是很有必要的。 但目前这三四十万辆摩托车的使用者,大多是城市的主力人群,是中青年人,其中不少人甚至将摩托车做为谋生的工具,如果突然“禁摩”了,很可能打乱城市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经过严密的调查,才能作出这一决策”,而且要在“禁摩”之后,能找出办法,根本解决由摩托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及“禁摩”后遗症。€ 禁摩后郊区公交要跟上省人大财经委 林锋(省政协委员):广州禁摩是好事,是城市发展大势所趋,“国际化的大都市基本上都不允许摩托车做交通工具,解决了摩托车的问题,有利于处理好广州的道路堵塞、交通事故、社会治安、空气污染等多项难题。” 有关摩托车报废处理问题,林锋的态度十分明晰:“一定要淘汰彻底,不能把回收的摩托车进行拆卸或者低价卖给周边地区,最好是能回炉炼钢。如果大量在广州淘汰的摩托车,被转移到了下一级城乡,很难避免有质量问题的车辆重新上路,而且摩托车的安全、环保问题仍会继续存在。” 林锋还建议,广州禁摩以后,政府交通部门要重视公共交通建设,比如在白云区、花都区等较为偏远的地区,老百姓的出行问题怎么解决?这些地区的公共汽车交通的路线设计必须要跟上。 提案 梁栋华委员昨提交提案认为 取缔非法搭客摩托 应降低出租车收费 针对目前广州市、郊区存在日益严重的摩托车非法搭客,扰乱交通及治安的现象,来自暨南大学的梁栋华委员昨日向提案组提交了《当务之急是坚决取缔摩托车非法搭客行为》的提案。 梁栋华委员根据调查后指出,摩托车自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人们的出行、为活跃市场经济曾立下“汗马功劳”。至今摩托车还是人们有效的交通工具之一:第一,它占道面积小,快捷、方便;第二,它是市场、小商店送货的最理想运输工具;第三,它为减轻公交车、地铁的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第四,它节约停车场地。试想,如果全广州的送货摩托车都改为小型货车,那么大街小巷都会塞满车,广州就成了大停车场;第五,公安、邮电、电力等部门都离不开它。 摩托车有其缺陷,但其优点也并不比它的“罪状”少。按目前广州的实际情况,其城基配套极不完善,三年内也不可能有所改善,更谈不上彻底解决。中国尚居发展国家,考虑问题不能脱离现实,全面“禁摩”势必会引发另一方面或更多方面的社会问题。科学管理是关键,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坚持取缔摩托车非法搭客;有效的管理运货摩托车(可上有专门标志的牌照,或规定文明的行车路线);保留少量私用摩托车,逐步淘汰;保留必要部门的摩托车,充分发挥其使用优势;降低广州出租车的收费。广州的物价已与北京、上海等城市持平,甚至更低,但“的士”价格远远高于这些城市。 相关专题:2004广东“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