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央一号文件重视解决“三农”专题 > 正文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7日07:34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于猛

  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记者:中央1号文件强调继续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请问,这对带动农民收入增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杜鹰:长期以来,在传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为了确保工业化的资金积累,国民收入分配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可以说是取多予少。这个格局在改革开放后被打破,并逐步被改变。尤其是“九五”以来,国家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近几年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较快。就基本建设领域而言,“九五”以来,特别是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以来,国家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农业基本建设投资。1998年至2003年,中央累计安排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量超过3000亿元,在国债及中央预算内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均达到30%左右。这是建国以来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增长最快、总量最多的时期,超过了从建国之初到1997年间投入的总和,也是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

  继续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非常必要,一是从全局看,必须解决农民增收困难问题,这是带动农民收入增长、扩大内需的需要;二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增长从数量型增长转为全面实现数量、质量、安全、生态的目标,要求投入必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三是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要求加大农业的国内支持力度;四是改革农村税费体制,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为保证农村基层组织运转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需要,必须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从可能性讲,由于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也具备增加农业投入的条件,去年的国家财政收入比1998年翻了一番多。最重要的是,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了“五个统筹”思想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就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倾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证。

  根据中央的要求,包括国债在内的中央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重点一是保证农林水利重大项目建设,二是大力支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三是加强以“六小工程”为主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四是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这样一个安排,不仅干成了多年来想干未干成的事情,而且直接带动了农民增收。今年,按照“五个统筹”的原则和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六小工程”在农民增收中大有可为

  记者:中央1号文件指出,“六小工程”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积极作用,要进一步增加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范围。请问,中央对“六小工程”建设这么重视,其意义何在?

  杜鹰:“六小工程”是200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首次提出的。所谓“六小工程”,是指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在近年的实践中,“六小工程”的内容不断扩展,投入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01年中央用于农村“六小工程”的投资为101亿元,2002年增加到136亿元,2003年进一步增加到近280亿元。中央投资主要是采取投资补助的方式,由此还带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农民和社会资金的投入,使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开,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总的来看,“六小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直接的效果是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据初步统计,2001年以来,全国累计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400多万亩,解决饮水困难人口3000多万人,建成农村沼气120多万户,完成草场围栏面积1亿亩左右,建设和改造县乡等级公路建设8.8万公里。实施“六小工程”的广大农村地区,长期困扰当地群众的饮水、交通、用电、燃料问题解决了,居住环境净化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的整体面貌大大改观。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为长期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农民通过参与工程建设,还获得了可观的劳务报酬,对近两年我国农民收入的恢复性增长做出了贡献。“六小工程”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和赞扬,农民说“六小工程”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创新完善管理和运营体制,提高农业投资效益

  记者: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创新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请问今后如何增加农业投资,不断提高政府农业投资的效益?

  杜鹰:由于历史欠账较多,目前我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六小工程”建设和管理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前期工作跟不上,投入来源较为单一,资金和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形成有效的建后管护机制,重建轻管等。就创新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提高政府农业投资而言,一方面要尽快建立新型的农村中小型公益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在按照公共财政原则,把农村中小型公益设施建设纳入各级财政支出范围的同时,要以政府投资为引导,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和经营方式,吸引社会投资,扩大建设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和完善建设管理机制。比如探索建设资金报账制管理,实行“代建制”;明晰项目产权,落实管护责任;把工程建设与农民增收更好地结合起来,今后政府支持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要在投资计划中专门列支农民报酬,确保农民得到实惠。最重要的是,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使广大农民真正行使民主决策和监督管理的权利。

  《人民日报》 (2004年02月17日 第六版)

  相关专题:中央一号文件重视解决“三农”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