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4北京“两会”专题 > 正文

两会快评:从多重意义上理解民营“航母”的意义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0日19:02 千龙新闻网

  千龙新闻网特约撰稿人 马龙生

  在北京“两会”上,市十二届人大代表、首都经贸大学副校长郝如玉,向代市长王岐山直接提出建议: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打造首都民企航母。他的设想是,在北京市选择5至10家经济上有一定规模和实力、有发展前景的大型民营企业,在政策支持和政府服务上全面给予与国企同等的待遇,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造,进一步放开大型民营企业投资的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市场准入,同时给予它们企业人事权,为民营企业上市提供政策支持与服务,培育北京自己的、具有竞争力的、全国领先的民企“航母”。

  本次会议上,代市长王歧山在工作报告中以前所未有的大篇幅,阐述了如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问题,说明本届政府已经将非公经济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事实上,比起浙江等地,北京的民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这有一定的历史、地域原因,但更多的还是观念、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因此,本届市政府在此问题上的鲜明态度才弥足珍贵,郝如玉代表的建言也更具建设性。

  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固然可以为当地经济腾飞助力,但是笔者却从本届两会的其它信息中受到启发、为打造民企“航母”赋予了其它意义。有代表在建言中,痛陈北京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了当前百姓最不放心的一件事,政府的管理压力也非常之大。但是,看看社会上的食品生产企业,几乎全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模式,小、散、乱是其最突出的特点。面对这样一个群体,管理之难不难想象。但是,如果我们的食品行业多上几个大型“脱拉斯”式品牌企业,由他们来整合小而散的生产资源,让他们从维护品牌形象的自觉,来缓解市场食品安全的压力,是不是间接地减轻了政府的管理难度?我相信,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业内“航母”,他们不会拿着企业声誉不当回事,而他们为此而倾心投入的过程,不正是间接为政府代行了一部分管理职能吗?

  从多重意义上来理解打造民营“航母”的意义,也许能让政府的决心更大,对在哪些行业打造的结构性选择提供思路。如果仅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则民企“航母”的意义肯定是要打折扣的。

  相关专题:2004北京“两会”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