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个人征信有望对接电子身份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30日12:03 青年参考

  上海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个人征信网络,那么同样作为电子身份证试点城市之一的上海,有没有将“个人信用档案”和个人身份证对接的可能,推出类似香港的智能身份证?

  本报记者吴珊综合报道

  香港的智能身份证,其实已经承担了一部分个人征信体系的功能。而早在2000年,
紫光扫描仪服务创新高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金手指颁奖大典紧急招 古天乐新片征召女主角
上海就开始尝试性地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今年2月,《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开始正式实行。上海正在成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城市。

  1/4上海人的“信用档案”

  据负责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系统的上海市资信有限公司提供的信息,目前上海已有370万市民拥有“信用档案”,即每4个上海人中就有1个拥有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而据该公司最新的一次统计数据显示,有100万人次的普通市民曾经查询过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累计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数达84万份。从恶意拖欠水电费到银行贷款到期不还之类的“个人信用档案”,将直接关系到上海人买房、买车等重大消费行为。

  上海有一家企业欲给全公司员工每人办理一张信用卡,结果4000名员工中有17人无法申领,原因就是他们的个人信用报告显示其历史上曾有过大大小小的“信用污点”。

  上海市资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信用污点”主要指不良信用信息,既包括金融信用信息,也包括社会信用信息。除涉及银行和金融业务的一些常人易于理解的有损个人信用的行为将会被列上“黑名单”外,比如恶意拖欠数额较大款项的信息,司法机关的惩处信息,鉴证、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行业的执业人员因违反诚信受到行业组织惩戒等信息,也将成为“污点”。

  身份证难勾织个人征信网

  在逐步形成完善的个人征信网络基础上,同样作为电子身份证试点城市之一的上海,有没有将“个人信用档案”和个人身份证对接的可能性呢?对此,《青年参考》记者致电具体负责个人征信业务的上海市资信有限公司,该公司的答复是否定的。工作人员告诉《青年参考》,他们没有接到关于人口管理办公室要求联合管理的任何信息。

  对此,长期关注转轨时期人与制度关系变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也向《青年参考》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电子身份证的出现可能会为我们有关部门搜集相关信息提供便利,不用手抄了,减少工作量,降低工作成本。但是不能把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的希望寄托在电子身份证上,这是不现实的。”“一个人的基本信息和他的商业信息乃至于信用信息还是要区别对待的。理由有三个。一是分开对待有利于保护隐私。二是商业信息的记录需要高技术,比如刷一次卡,透支没透支都需要联网,而联网增加了信用证的成本,也增加了商业机构的成本。三是我们目前搞这样的智能身份证还不大可能。香港是个弹丸之地,人口集中,信息交流非常便利。但是在我们这样大的一个国家,即使是一个省,要想实现这样的信息搜集都非常困难。”

  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对个人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在西方国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市场的专门机构,一种是国家的有关部门。在我们国家信息征信体系最完备的就是银行,但是银行的征信体系目前并不对外开放。

  “这是目前我们国家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老百姓想要信息,想找信息,苦于没有门道。骗子为什么屡屡得手?就是因为我们国家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乔新生告诉《青年参考》,“解决这个问题,既要靠大量民间和政府的征信体系的建立,同时也要开放媒体。只有在媒体开放的条件下,信息的交流才不会变成半导体,才会是双向的。”

  多部门统筹个人征信系统

  从全国范围来看,现在有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总行和商务部在统筹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上海、深圳、北京和浙江的温州和杭州等城市都在进行个人征信工作的试点。

  “每个人的信用信息都分布在不同的政府部门和机构,像公安部、司法部、教育部和银行等等。怎么样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信用信息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凭借密码查询到自己的‘个人信用档案’,这就是各个试点城市在做的工作。”中国市场协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这样向《青年参考》介绍。

  上海等地方政府都成立了个人征信局来管理“个人信用档案”,并由专门的企业去执行调查。信用管理方面的专家陈晓光就此对《青年参考》说:“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3部分构成了整个的信用体系。这是个特别庞大的工程,3~5年才会有个框架出来,才能形成立法。现在的做法是由点及面,比如上海市个人征信局就和联合征信公司合作,在上海大学搞学生毕业之后的个人信用档案。还有些地方只做公务员的信用档案,因为如果搞得好可以对社会其他人群起到示范作用。”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