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参考:“4·11”闹剧的背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3日15:06 青年参考 | |||||||||
“9·11”摧毁纽约世贸双塔,震惊了全世界,成为美国单边主义正式登场的引信。“3·11”重创了马德里3个火车站,震撼了整个欧洲,西班牙新政府的绥靖主义姿态不禁勾起世人对张伯伦的联想。“9·11”和“3·11”均为预先不事声张的断然恐怖袭击,而这回这个“4·11”则明显展现出新的特点。 3名日本平民于上周四(4月8日)在伊拉克被伊拉克武装组织“伊斯兰教战士旅”劫持
手握肉票的要挟方式,本身就意味着存有缓冲的余地,而要挟方态度当下的松动,可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伊斯兰教战士旅”宣布的3天时限,并没有给日本国内舆论留出发酵时间,从纯粹技术的角度看,其实也没有给日本可能的撤军留出操作时间。因为担心不是巴解体制消化掉哈马斯的激进风格,而是哈马斯将强化巴解体制的激进色彩,美国反对阿拉法特在4月初放出口风的一个计划,即巴解权力机构将吸纳哈马斯,阿拉法特出面斡旋人质危机的主动姿态,明显有打消美国疑虑的用意。包括日本在内的驻伊联军的强硬表态,对要挟方的意志也必然构成压力。 本·拉登说过,民主国家无力对抗恐怖主义。这个论断有它正确的一面,因为民主国家尊重个体的主流价值观念,使得平民伤亡事件总是能够对政坛产生异乎寻常的影响力;这个论断也有它幼稚的一面——绑架30名人质就能够获得对10个强国的绝对控制从而予取予求? 这无疑是一个完全失去现实感的梦想。马德里“3·11”大爆炸的意外收获,或许有理由让恐怖分子更加骄狂,但在实际上,不向恐怖分子妥协仍然是国际间的一个共识。正常博弈方式下的妥协可以带来平衡,但对恐怖要挟的妥协只会带来无底洞,并且对要挟构成事实上的鼓励。 较之其他在伊驻军的国家,日本的情况有所不同。3名日本人被劫持对日本当然是个挑战,但未必不是一个机遇。 日本近年来一直寻求成为一个拥有交战权的“正常国家”。名正则言顺,所以日本需要先务虚,即修改和平宪法,然后再务实,即实现海外派兵的合法化,从而发挥出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大国作用”。日本当下的套路,却似乎是务虚和务实齐头并进,甚至偏向于务实优先,即先行以实际行动拓展军队的实际活动空间。 务实需要更加过硬的理由或曰借口。日本向伊拉克派兵,即便任务是明确限定在非作战领域,实际上也是一个远比政府高官参拜靖国神社更富实质意味的举动。参拜只是精神象征,派兵却已经脚踏实地,但是亚洲国家对日本派兵的抗议声浪,并未见显著提高。这是因为伊拉克局面的稳定和重建成功,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期望,正是驻伊联军员额的缺口压力,弱化了日本派兵的刺激性。 在此次人质事件上,如果日本政府在保持强硬态度的情况下使人质获得解救,自然会在政治上赢得一分,日本国内反对出兵的声音将会因为人质危机的戏剧化解决而加速式微。日本此前已经把“专守防卫”的场地从本土成功移至海外,如果人质遇害,日本或许会就势更进一步,把在海外的“专守防卫”名正言顺地转为“有限反击”,营救人质毕竟是一个容易获得同情的由头。 民主体制的确有助于日本惯有硬度的降低,但是东方的“集体主义”社会文化心理模式会使日本政府的回旋余地比西方民主国家更大一些。即便是一开始即谴责日本出兵伊拉克违宪的势力,比如《朝日新闻》,现在也表示日本决不应当屈从于恐怖分子的要挟。而一个必然的客观效果,是此时的坚定将会让日本跟美国“患难见真情”,这无疑有利于强化日美安保条约的价值。 本报特约评论员 杨逸中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