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营救背后的南京籍外交官(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4日12:18 扬子晚报 | |||||||||||||
走访长老会斡旋救同胞 今年46岁的卞志强现任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复馆小组一等秘书,精通阿语、英语、法语。当地时间11日晚,7位同胞被绑架的消息传出,从那一刻起,卞志强就一直没有合上过眼睛。当夜,他即想到要去走访在当地颇有威望的伊拉克穆斯林长老会。这个长老会由逊尼派宗教领袖组成,在暴力频发的“逊尼三角地带”特别是费卢杰地区颇有影响,曾多次介入并成功促成多名外国人质获释。但是,在绑架事件层出不穷的伊拉克,走出安全相对有保障的大使馆就意味着危险。尽管如此,为尽快救出同胞,他仍然决定去长老会做工作。他和同事们为此频繁出入大使馆,多方联络,四处奔走。 事实证明,穆斯林长老会这次又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有关方面的努力下,12日晚9点,7名被扣的中国人终于被送到长老会的驻地乌姆古拉清真寺。这是令人揪心的24小时。终于,随着乌姆古拉清真寺木门的轻轻开启,7位同胞出现在大家面前。见到了卞志强等中国外交官,见到了自己的同胞,7人心情格外激动,在热情的问候和慰问声中,有人流下了眼泪。 随后,卞志强等将7名同胞接出。来到暂时安身的饭店,面对早已摆好的丰盛的中式饭菜,从离开安曼向巴格达进发开始,已经在疲惫和焦虑中苦熬了3天的7位同胞却没有一个人拿起筷子。他们的脸上挂满了泪水。 汗水“泡”出外交官 昨天傍晚,记者走进南京城南某小区13栋504室,这就是卞志强在南京的老家。他年近古稀的父母刚刚送走两位前来道喜的老同学。满头白发的郭兰英老人掩饰不住自己的笑容,她说:“人救出来了,我们的外交官真是好样的,志强这孩子也没有给我们丢脸。” 郭老告诉记者,志强从小就特别喜欢外语,小学六年级就整天捧着“半导体”跟着广播学英语。当时他们住在一幢老式楼房的二楼,一到夏天就热得不得了。一天他们下班推门发现,卞志强坐在家里唯一的椅子上捧着收音机入神地听着英语,不停淌下的汗水竟沿着椅子画了个圈。汗水没有白流,1978年高考他以高出录取分数线60多分的成绩被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阿语系录取,而当时该校在江苏只招了4人。1982年卞志强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建公司海外部工作,一年后调入外交部工作。 外交生涯几经生死险境 近20年的外交生涯对于卞志强而言并不轻松。约旦、叙利亚、伊拉克、厄立特里亚、也门都留下了他工作的足迹,其中也经历了多次生死险境。6年前,他在中国驻厄立特里亚大使馆工作。当年,该国国内局势紧张,外交机构中最后一个撤离的中国大使馆,在撤离时已无飞机。最后卞志强和大使馆的同事不得不搭乘渔民的渔船在海上漂流了一个星期才回到祖国的怀抱。然而最让他难忘的还是,两伊战争时刚刚担任外交官的他在炮火纷飞的伊拉克四处奔走。在伊拉克工作期间,卞志强成了一个“伊拉克通”,他的阿语更是让当地人发出“你不是中国人,你就是阿拉伯人!”的感慨。也正是这段伊拉克的工作经历,让他在艰苦的厄立特里亚和也门工作了6年后,于去年6月19日作为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复馆小组的成员之一赶赴约旦安曼,而本来外交部已决定派他去条件相对好些的巴林使馆做首席馆员。 7名被扣中国公民终于获救,卞志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高度紧张过后他很疲惫。在南京老家的他的75岁老父亲卞劲松老人,一看到电视上的儿子就直呼:“小强瘦了!” 长期的驻外生活,让卞志强无暇顾及家人,他和妻子王淑娟结婚20年,在国内呆的日子(包括探亲)没超过4年,最近一次回南京探望父母也是在2002年5月份,在这次探亲之后他又被派往国外。昨天,他给父母打来平安电话,对于母亲“什么时候回来看我们”的问题,他也只能报以无言的承诺。图①:卞志强近照。图②:卞劲松、郭兰英夫妇现在只能从报纸上了解儿子的情况。孙为立 蒋玮 吴胜 陈明明
相关专题:关注海外中国公民安全和权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