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质事件余波未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5日10:05 南方周末 | |||||||||
来自七名被劫中国劳工家乡的调查—— 七人安全释放让家人放下心来,但随之而来的沉重债务问题让他们依然焦虑不安 □本报驻沪记者/刘建平
当地时间4月11日,七名持中国护照的公民在伊拉克被武装劫持,消息经当地阿拉伯电视台报道后,举世震惊。 当地时间4月12日,经过中国政府有关方面积极营救,这场被认为极可能是“误抓”的人质事件得以化解,七名中国公民转危为安。 目前,这七名远赴伊拉克的中国公民正在等待返乡的途中,而在他们的家乡——福建省平潭县——一场劫后余波尚未平息。 为什么去伊拉克 4月12日,李娓妹还哭得跟个泪人儿似的,一天后,她在电视上看到丈夫薛由贵,脸上就立即笑成了一朵花。 电视画面上,她的丈夫已经坐在一家中国人开的餐馆里,吃上面条了。 李娓妹说,“他离家四天,我像是过了四年。” 4月9日,薛由贵扛着编织袋,拎着行李离开家门时,李娓妹抱着七个月大的儿子跟在后面,想哭又不敢哭,她觉得哭是件不吉利的事情。可回到家,她还是忍不住关起门来哇哇大哭了一场。在敖东镇华东村,像李娓妹这样独守空房的少妇还有很多。同村的陈爱钦也在4月9日这天送走了丈夫。 平潭县是福建沿海的一个岛屿,通往岛外的娘宫码头距离对岸的福清市3公里。 码头上的一个船工说,“这几年,从娘宫码头上已经送走了数不清的平潭人。” 据当地的一份报告称,平潭县下辖7镇8乡,全县40万人口,在国外打工的约有2万人。平潭县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到国外务工的风潮近几年愈演愈烈。 平潭人为何纷纷漂洋过海?流水镇上的老干部王吓莲对记者说,“是因为穷。” 王吓莲说这话时,他正作为当地政府的代表坐在被劫者陈孝金的家中。他指着陈孝金家的房子,“你们看看,他家连个烧饭的地方都没有,三个上学的孩子,两个老人,全挤在一起,没有办法啊。” 丈夫平安无事,可是陈孝金的爱人还是一脸的愁容,同村的一个妇人在一旁说,“她高兴不起来,陈孝金打不到工,讨债的人马上就要上门来了。” 为了供养三个孩子读书,陈家已经欠下了10多万的债务。4月8日,就在陈孝金出发的前一天,听到风声的债主们担心陈一去不返,堵在陈家,上门逼债。 与附近的几个县市相比,平潭县是个穷县。这个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的岛屿近年来因为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而陷入了困境。 在前往流水镇的路上,海边的港湾里停放着杂乱的渔船,其中许多闲置已久,船上的鱼网破败地挂在桅杆上,渔民们告诉记者,“出海打鱼,常常是卖鱼钱不够付柴油钱。” 闲在家中无事可做的陈孝金靠帮别人晒鱼干为生,一天的收入只有10元,根本维持不了生计。 另外,平潭县全岛几乎没有耕地,岛上沙化的土壤里只能生长山芋和花生,即便这样,人均可用于种植的土地也只有一分不到。 平潭县与内陆隔绝,交通不便,岛上的淡水和电力资源紧缺,价格比外界高出一大截,因此,尽管当地政府想方设法发展经济,终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进展不大。 为什么铤而走险 从福州往平潭,沿途经过福清,马路边上一座座漂亮的洋楼非常扎眼。在当地人的眼中,这是财富与荣耀的象征。 在这些房屋的墙壁上,最常见的标语则是,“坚决严厉打击组织偷渡的违法犯罪行为”。 这一带是中国偷渡行为最为猖獗的地区之一。当地的男孩长大,找个机会到海外打工已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平潭县政府的一名官员说,“谁都知道,福清、长乐这些地方很多人都靠偷渡打工发了财,我们平潭县早几年靠打鱼为生,没有想到走这条路。” 在东痒乡,党委副书记翁武华曾告诉记者,习惯了打鱼的渔民首先想到的还是打鱼。 自1990年代以来,平潭县的渔民在求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们先是在台湾人的渔船上打工,后来兴起远洋捕捞,常常几个人合伙买条渔船,将船开往东南亚、南美、中东的一些渔场捕鱼。但海洋中的生存常常以生命为代价。海难、海盗是这些渔民们最大的威胁。仅仅是近两年,平潭县死于海上事故的渔民已经超过数十人。在斯里兰卡海域的一次海盗袭击中,15个平潭渔民命送他乡。 何况,第三国的海域同样也面临着渔业资源日益衰竭的现象。 2003年10月,平潭县的大街小巷出现了这样的一张海报:“只要两三万,就可挣大钱”。贴海报者声称,伊拉克战后有几十亿元的生意等着人去做。 林金平正是在看到了这张海报后,萌生了去伊拉克“淘金”的念头。他的父亲林孙龙曾经专门跑去咨询,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让孩子去试一试。 对像林金平这样的家庭而言,花上两三万元去海外打工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在当地,“蛇头”组织中国劳工前往海外打工的行情因为目的地的不同而各异:送到美国最贵,大约要花上五六十万元;前往欧洲次之,但也要二三十万元左右;相比之下,前往中东地区打工的费用就显得很便宜了,几万元便能搞掂。 与福清那些已经富裕起来的外出务工者不同,平潭县的渔民们大多只能出得起几万元的费用。因此,中东地区以及非洲成为平潭人出国务工的主要目的地。 记者问林金平的父亲,知不知道前往中东打工的风险。这个老人回答说,“听说那里打仗,但是现在不打了。” 一个姓施的中间人告诉这个老人,“现在伊拉克遍地是机会,找到一份工作,一个月少的挣四五千元,多的能挣七八千。要是能做上点生意,将中国商品运到那里,挣的就更多啦。” 中间人编织出的“发财神话”大大掩盖了海外打工的风险。 此次被劫持的7名平潭人中,薛由贵、李桂平、李桂武三人同村。在该村采访时,一个打算近期也到伊拉克打工的年轻人对记者说,“想要挣钱,哪能不冒点险,他们三个是运气不好,其他人不照样在那里发财?” 谁是平潭劳工的中间人 据已经证实的情况,在伊拉克打工的平潭县劳工绝非仅仅此前遭劫的七人。 究竟有多少平潭人在伊拉克打工?当地流传的说法不一。在敖东镇,一个自称知道内情的人对记者说有几百人,当地的一名官员则告诉记者,起码有几十个人。 有媒体报道,2003年11月,钟楼乡已有30多人前往伊拉克务工。 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外经处负责人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福建目前有18家合法境外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去年以来,没有一家经手赴伊拉克的务工业务。 此前,2003年3月,福建省已经下文禁止劳务公司经营赴伊拉克的劳务输出业务。 剩下的一种可能是,这些人通过非法劳务中介进入了伊拉克。 李娓妹说,组织薛由贵以及李桂平、李桂武三人办理出国业务的中间人是一个名叫郑金祥的“神秘人物”。 外出务工者和中间人交易的方式是,先将2万多元的定金存入银行,存折交给中间人,事成之后,再将密码交出,并交付剩余的费用。 4月12日清晨6时,正是郑金祥在第一时间将薛由贵等人遭劫的消息通知给了家属。此前,他们还不知道此事。 此前,没有家属知道郑金祥的确切身份,甚至根本就不知道有郑金祥这个人。 4月12日中午,被劫持者的家属要求与郑金祥见面,双方约定在县城一家煤球厂门口碰头。李娓妹说,郑金祥承诺一切凭合同办事,但是拒绝还钱。 李娓妹从来没有见过那份由丈夫签字的合同,在她看来,合同里肯定包括有“富贵在人,生死由天”这样的内容。 愤怒的女人们一把抓住了郑金祥,向他讨要自己的丈夫。 谈判未果,郑金祥借口上厕所,从厕所通道里溜之大吉。 据家属们描述,郑金祥40岁左右,身穿黑灰色西装,操平潭当地的方言,是个胖子。 平潭县警方于4月12日对郑金祥发出了通缉令。 郑金祥的公开身份是县城“豪旺久酒家”的业务员,事发后,该酒家继续正常营业,店内的工作人员拒绝回答有关他的相关情况。 在郑金祥的老家平潭县敖东镇苍海村,村民们说,郑在几年前就已经搬到县城里住了,很少回来。问及郑从事的生意,受访者的神色顿时紧张起来,连称“不知道,不知道”。 另据知情者透露,根据以往侦破的案例,郑金祥亦不过是蛇头组织的末端成员,真正的蛇头从不抛头露面。 4月12日晚上7时半,平潭县委县政府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决定,政府相关部门派出工作人员,前往被劫持者的家中,发给每家500元慰问金。 当地政府的一名官员说,“出国务工已成为解决当地人生计的重要出路,政府在治理劳务中介市场时面临矛盾心态。” 平潭劳工被劫事件发生后,福州市公安局决定从4月14日起,展开代号为“春雷行动”的打击非法出入境中介组织的行动。 记者从平潭县公安局证实,这些平潭劳工持有合法的护照。但是这些护照只能作为出境“商务考察”使用,若长期居留务工,须另行办理合法手续。 4月14日,记者从平潭县公安局得到消息,“神秘中间人”郑金祥已投案自首,目前,警方正对当事人进行审理。 相关专题:7名中国人在伊拉克被扣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