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估衣随意卖 不知当初何人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5日21:44 城市快报 | |||||||||
记者 王志辉/城市快报 老行当相册之卖估衣 裙衫袍褂列成行
布帐高支月下凉 急事临时绕道走 怕听争问买衣裳 甲:(吆喝)“谁买这一件皮袄啊原来当儿的啊。” 乙:“不错。” 甲:“黢的油儿的黑呀,福绫缎儿的面呀。” 乙:“不错。” 甲:“瞧完了面儿,翻过来再瞧里儿看这毛。” 乙:“是呀!” 甲:“九道弯亚赛罗丝转儿呀。” 乙:“不错。” 甲:“上有白,下有黄,又有黑,起了一个名儿呀三羊开泰的呀。” 乙:“不错。” 甲:“到了‘三九’天,滴水成冰点水成凌,别管它多冷,穿了我这件皮祆,在冰地里睡觉,雪地里去冲盹儿吧,怎么会就不知道冷啦。” 乙:皮袄暖和——— 甲:“早给冻挺啦。” 乙:哟,冻挺啦!是不知道冷啦。 这是著名相声《卖估衣》的一段节选,一段幽默的对白,把估衣这个行业写得活灵活现。但是,这个行业已经消失了很长时间了,年轻人都没有见过。清中晚期,天津就出现了估衣行,南市和估衣街一带有估衣铺、各庙会有估衣摊。所谓估衣,即七八成新的旧衣服,卖估衣,就是卖旧衣。刚做好还没穿的衣服卖到估衣行也得按估衣算,俗称“下剪子为估衣”。 清代崔旭在道光四年(1824)写有《估衣街竹枝词》一首:“衣裳颠倒半非新,挈领提襟唱卖频;夏葛冬装随意买,不知初制是何人。”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清代天津估衣街上主要店铺———估衣店的经营活动。 当铺死当作估衣 转手买卖赚大钱 家住南开区的刘凤林老先生告诉记者,旧时候天津当铺很多,曾有“四十八家当店齐”、“富贵无三辈”的说法,因此家中新制的丽衣华服,转瞬间就可能因破产送进当铺,往往又无钱去赎回,所当衣服即成为死当,所有权转移到当铺手中。当铺即按堆儿编号售出,而估衣铺就是专门收购这些死当进而转手卖出赚钱的铺面。 事实上估衣这行是当铺的附庸,当铺把期满不赎的衣物作价转卖给估衣铺附设的包房,包房又加利转卖给中、小估衣铺。估衣铺买到一批估衣后,分别以单、夹、皮、棉以及被褥等类各置箱柜,存放库房,衣物不洁净的只加以晾晒而已。 “小三子,你去后库房看看,咱们号里死当衣物有多少了,把那些都拿出来卖了吧!”当铺孙掌柜指挥着号里的学徒,“哎,现在的年景不好啊,再加上那些败家子,咱们收的衣物可真是不少啊。”小伙计遵照掌柜的指示,把死当的衣物按照成色、料质、种类分好,每一堆都标好价格,就等着估衣铺来收货了。当铺可是他的衣食父母,别看是买别人的东西,但还是要客气一些的。估衣店的掌柜来了,也就意味着他这里的死当衣物可以变现了。 中午过后市开张 蓝布帐子撑起来 现在的天津卫,许多老人都买过估衣,穿过估衣。刘凤林老人对小时候买估衣的情形记忆犹新。“早年间,家里的条件不好,就经常去买些估衣回来。你可别认为估衣就完全是旧衣服,它的成色很杂,上至绫罗绸缎,下至粗细棉布,款式能够隔朝接代,相差半个世纪,而且新旧程度也很难辨认。从当时社会人们的消费水平看,卖估衣这行确实有利可图。” 刘凤林告诉记者,当时天津卫卖估衣的有两个大市场,一个是南市三不管,另一个就是至今仍然很著名的估衣街了。估衣铺是估衣街上的威风,中午过后,街两侧的估衣铺都支出一丈宽的蓝布帐子,街上行人夏天不用打伞遮太阳晒,就能在这找到一片阴凉。估衣铺把衣服挂在门中,午后各店都摆摊子叫卖。一般地店门前设两个估衣摊,一是布衣摊,另一个是绸缎皮衣摊。把各种衣服分门别类,让卖的时候好卖,买的时候好买。 估衣当街吆喝卖 一唱一和买卖成 估衣行的经营方式很特殊,以吆喝做宣传。伙计们每天照例把所有的货物逐件折腾一遍,每拿起一件,都要吆喝出价码来:“这个吆喝卖,里面三新的大夹袄,就五吊八!”于是招来无数围观的行人,有时交通为之堵塞。正如《同治都门记略》杂咏所云:“裙衫袍褂列成行,布帐高支月下凉。急事临时绕道走,怕听争问买衣裳。” 当一切摆设就绪,店员们为了做生意,开始吆喝。刘凤林说,当时估衣要喝唱吆喊:“这一件皮袄呀,把它卖了吧!”声如歌唱,买主可讨价还价。故诗中说“唱卖频”。买的既是旧衣服,当然“不知初制是何人”了! “这件卖了吧,一块三角钱。”“原当的男大褂呀,三块五。”“瞧瞧这皮袍,25块钱就卖了它。” 卖估衣吆喝声是慢长的调门儿。而买估衣的人也不是只能听卖主叫价,也可以划价。“10块卖吗?”“这位爷,一看您就识货,这件皮货可不比那些光板无毛、虫吃鼠咬的破烂,我要价25元,您再多给些吧,20元怎么样?”“不行,我至多给12元,卖就卖,不卖咱就不要了。”“别价,爷,您给13元,我这立马儿给您包上。”买的一听这个价自己能够接受,而且这件估衣的成色也确实不错,马上就付了货款。估衣行的买卖就是在这一买一卖、一唱一和中完成了。 夕阳西下,叫卖声逐渐停止,商家不约而同地收拾衣服,放下蓝布帐子,收了摊子,大街恢复了宁静。 估衣标有暗坎儿 吆喝之前先看码 卖估衣讲究暗码儿和行话,称之“暗坎儿”,也叫做“笔”,什么“老浑笔”、“柳字笔”、“桃字笔”、“番字笔”,直到“杓字笔”,就是由一至十的数码。据何志华介绍,估衣使用的这种“暗坎儿”实际就是“苏州码”(中国裁缝经常使用的一种计量衣服和鞋子大小的数码,卖估衣使用的苏州码主要是作为价格高低的一种标志),这种暗计只有自己的人才能看得懂,现在几乎没有人知道这种数码了。伙计们把一件估衣抖开先要翻过底襟瞧瞧码儿,然后马上进行心算,才能吆喝出来。当年估衣铺针对社会上划价的习惯多用暗号标价。比如,定价是2元5角,店员就向买主说3元,即使标明价也是经过讨价还价后,才决定卖或不卖。各店自做9个汉字表示“一到十”,当时估衣铺店员把“一”和“十”用一个汉字表示,所以共计有9个汉字。要是伙计错误地把定价10元的衣服按1元的价钱卖出去,让经理知道了,那肯定被解雇。 当时的老天津卫人差不多都知道估衣便宜,所以估衣摊顾客颇多,再加上周边四里八乡的老乡亲们,这生意那叫一个红火。那时乡村人大都穿不起新衣,买件八成新的估衣穿上就美得不得了。清人德硕亭《草珠一串》说:“乡里婆娘多中暑,为穿新买估衣回。” 估衣张撑起估衣街 人们都知道天津市有个估衣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当年估衣街上的“估衣张”与街名有着直接的关系。“估衣张”的名称是因为张永德第一个在街上开设估衣铺并延续了七代人经营估衣生意,早年就被亲朋好友和同行顺口招呼起来的,日子一长被叫响了。张姓自己也随声附和地默认了。张永德一家人口很多,住房不富裕,各人的经营也有所改变。如春德油店、春德成面铺、源记油坊等,都从“估衣张”的老院里分出去另立门户,但张家经营主业还是原来的估衣生意。 相传远在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年月,“估衣张”第一代张永德就带着妻子儿女来到天津,先住在北门外,并在那里摆摊子卖古董。他的长子张国成在他父亲故去后,继承父业,继续经营,成了估衣张第二代传人。当时的古董包括许多品种,有家具、玉器、新旧的四季衣服等。后来张国成看到衣服畅销,有利可图,就专一卖估衣了。后来在锅店街东口租到两间门脸房,开始字号是恩隆德估衣铺,买卖做得很顺利。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国成故去了,张云锦(字桔卿)就接了班,成了估衣张第三代传人。 张云锦为人诚实,严己宽人,并善于排解同行中偶发的纠纷,对估衣有生意经,又能多方联络大小当铺。当铺则因为张云锦为人诚实可靠,货到钱来,就大量供应恩隆德估衣,甚至先发货后付款也行。每到张云锦的生日,各当铺的主管人都送来拜寿,各类摊贩都羡慕这第一个出现的估衣铺。 由于恩隆德兴旺业盛,从而影响了街上的各类摊贩改业经营估衣。这条街从街西口到单街子东口陆续出现估衣铺。可以说商号林立,没有空闲房屋,其中以经营估衣的为多,到1932年经营估衣的多达45家。后来人们就把这条街叫做估衣街了。 畿南繁华津城地 热闹估衣第一街 天津自明初设卫以来,一直是通衢大邑,人杂五方,素称“畿南花月无双地,蓟北繁华第一城”。因而衣食住行,风月繁华,无不竞奢糜丽。天津清代诗人有诗句:“繁华要数估衣街。”估衣街现仍存在,地处红桥区北门东,昔日是集中出售服装之所,反映了天津服装行业的鼎盛局面。 据天津师范大学谭汝为先生介绍,旧时天津民谣云:“估衣街,一里长,裘皮店来绸缎庄。旧衣花上几个子儿,皮衣只有八块洋。谦祥益,瑞蚨祥,都在北方响当当。喜事来买好绸缎,白事买走寿衣裳。”估衣街东起大胡同,西至北门外大街,中与影院街、通衢胡同、东坊楼胡同、金钟桥大街、归贾胡同、万寿宫胡同、耳朵眼胡同、五彩号胡同等街巷相交,全长710米,宽6米。据考证,其形成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的元代,当时这里叫“马头东街”。到了清代中叶,估衣街繁荣兴旺,成为当时天津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市。 估衣街以经营绸缎、棉布、服装、百货为主,有谦祥益、瑞蚨祥、瑞林祥、瑞昌祥、敦庆隆、元隆、锦章、华竹等上百家知名店铺。服装店,从面料、里子,到丝线、扣襻,乃至估衣、成衣、皮货、寿衣、军衣,应有尽有。 估衣街西口,现在立有一面牌楼,上写“沽上市廛”四个字,意指天津的商市。 当年估衣商从当铺低价收购已成“死当”(即逾期不赎)的旧衣服,在这条街上设店铺出卖,交易十分热闹,该街遂以得名。当年,人们这里把估衣铺伙计在推销中,南腔北调、合辙押运的诙谐吆喝,称为“喝估衣”。直到解放后,由于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估衣行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