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入行尝百草 终生济世起沉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5日01:25 城市快报 | |||||||||
老行当相册之药行伙计 记者 王志辉/城市快报 清晨,和煦的阳光露出了亲切的笑容,照得天津卫的大街小巷充满了暖意。市面上人渐渐地多了起来,请安声、吆喝声不绝于耳,煎饼馃子、老豆腐的香味也四处飘溢。针市
一家店铺的门板在一阵轻微的响动之后被卸下了一块,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从店里面走了出来,他环顾了一下四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眯着眼,轻轻地抬起头,看了看刚刚爬到树梢的太阳,伸了一个懒腰。“顺禄,别站在那里发愣了,快把门板卸了,准备开门了。”里面一位中年男子笑着叫了这个少年一声。他转过身,也同样笑着答应了一声,就麻利地接着干了起来……最后一块门板被他轻松地抱在胸前,向上一提,很轻巧地卸了下来,他搬着门板,转过身,向店铺里走去。身后店门上的石制匾额上写着“隆顺榕成记”———天津卫一家知名的药店。 卸罢门板,这位名叫顺禄的少年回到了店铺的后面,坐在了自己的工作位上,轻合上双眼,深吸了一口充满药材味的空气,定了定神,这已经是他一年多来准备工作时养成的习惯。少年的全名叫李顺禄,这一年17岁,来隆顺榕学徒已经整整一年了,出生在药材产地的他,自幼就受到了充分的熏陶,在这里学习的速度自然快很多,而且他是店里的最后一名学徒,师兄们十分喜欢。 药行开门头件事 伙计闷头搓药丸 李顺禄睁开了眼,早已经洗得干干净净的双手放在了一张硬木制成的台案上,把师兄们已经用石碾粉轧并用蜜和好的药坨搓成长长的一条,然后再把药条用手揪成一块一块的,把每个药块都放到一个专用称药重量的“准子”上,称称大小。 当一切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后,他开始了药丸成形的最后一项工作———搓药丸。只见他两只手掌中间放置四五枚已经称好重量的药坨,顺着时针的方向开始转动,渐渐地,那本来形状并不规则的药坨变成了圆形,大小几乎一模一样。看着自己今天的第一批成品,李顺禄比较满意,按照这种速度计算,在中午吃饭前,他将会有数百枚的“战果”。 李顺禄一边搓着药丸,一边细“品”着药的味道,不由得想起来自己刚来的时候。那时刚进药行当学徒,各种事情全不“摸门儿”,师兄们就让他去了药行的后仓库,去练习识药辨味。高高的药材麻包整整齐齐地堆在仓库里,分栏分块,缺的就是名录。师兄们告诉他,这不是没有人去写,而是为了让新来的徒弟们能够尽早地熟悉各种药材,才不把名录写在外面的。 李顺禄按照药品图册,一页一页地对着仓库里的药材,仔细地在脑海里记着各种药材的名字,由于他的老家就是药材产地,所以这项活计难不倒他,时间不长,他就把药材的名字记得滚瓜烂熟。同门的师兄为了考验他的水平,有时还特意把药的位置进行调换,然后让他去抓药,几次过来,所有的人都相信这个小顺禄已经完全掌握了“识形辨药”。不但如此,他还把各种药材的特性也记在了脑子里,说出药名,他就能说出药性。 他记得自己刚开始学搓药丸的时候,大师兄曾经告诉他:“咱家药店能够发展得这么好,就是因为注意药的质量,丸、散、膏、丹,哪一样材料咱都是选最好的,平常制作的时候,都要加小心,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马虎,坏了咱家的牌子。” 记载药方上千种 药行配本不外传 “顺禄,来,帮着配几服药!”一声吆喝让李顺禄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赶忙跑到配药房。他按照师兄的要求,从“配本”上抄下几服药方,到药房里开始抓起药来。 说到这个“配本”,李顺禄倒有几分好奇,刚学徒时,听师兄们讲,“配本”就是一些药方,有常见病的,有独门的,是大药店的“镇店之宝”。 中药行业古老而保守,制售中药的药铺当时称作“国药店”,在生产方式上多为工、商一体,前店后厂的作坊形式,生产的丸、散、膏、丹都是依据各家秘不外传的“配本”生产的,这些“配本”历来只在本家流传,所记载的药方不下千八百种,秘不外传。一般情况下,一些大的药店产药配方互不公开,其实不过是分量加减,药味略有增删,总的配本原理还是一样的。再有就是用药质量的高低,一般的独门秘方,都会选用上等的药材,来保证药的功效,让人们更加相信药店的药品。 李顺禄知道,大药店为维护自家的声誉,制药工艺确是严格,绝不能偷工减料。比如黄连里有一种叫“鸡爪连”,必须要打碎后取净杂质才能入药;“生地”因产地药商为保色泽一致,表面常要沾上一层浮土,干缩后皱缝内不干净,就必须用水略微发开清洗,绝不能草率从事。炮制方法,酒制、醋制、盐制、姜制、蜜制,操作程序都要因药制宜,绝不能简单。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或减低药材的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材的性能,增强疗效,便于服用。这些关系到民生业兴的事,李顺禄一直就记在心里。 包装药品有讲究 不懂药名看图形 回到药房后,李顺禄完成了手里的活,按照师兄的要求给药品按照要求包装好。过去天津卫的药店,在药的包装上是很讲究的。首先,包装纸有多种规格,要根据处方剂量的多少选用纸张,既包得严密,不散不漏,又不富余。而且每剂药中各味药都要分包成小包,里面再加上说明,上印有本味药的形状、主治,及寒、热、温、凉的药性。珍贵饮片则衬上红棉纸及乌金纸。对小粒种子如车前子等则附有纱布袋,以免煎煮时散混。凡挂蜡皮的药品,装潢更为繁琐,先包上一层烤皮纸,加盖品名章,然后吊蜡皮,蜡皮上既要盖品名章,又要盖牌号章,用棉纸包好后,还要加盖品名章。再造丸、安宫牛黄丸等珍贵丸药,更要饰以锦盒。 这些对李顺禄来讲虽然麻烦,包装方法过于精细,但有一点李顺禄还是非常赞同的,就是这样极少会出现抓错药的情况,而且就是不懂药的人,回家后按照药里的图形与药品相对,很容易辨别。 一个伙计半个医 坚决不卖别家药 俗话说“一个伙计半个医”,长时间的锻炼不但让李顺禄业务精湛,而且他还和师兄们多少学了一些医学。一般的头疼脑热,他不用去看医生,就可以自己抓药,而且药到病除。师兄们告诉他,有些来药店里买药的顾客,为了省诊金,根本就没有去看过郎中,只是靠自己的叙述让柜上的伙计帮着抓药,能够上柜的伙计全都是“半个郎中”,有些大病,伙计们也都能处理。这完全靠的就是当初在学徒的时候举着“配本”整天配药的基本功。配药配得时间长了,得什么病,吃什么药,伙计们都记在脑子里,所以有些病基本上不用去看郎中。 李顺禄告诉记者,药行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药行的人在自己的柜上抓药是不用给钱的。如果得了病,就自己去柜上抓药,需要吃多少,吃多长时间,自己根据病情来定。有些伙计在自己享受这种“福利”的同时,也经常给自己的家人和老乡“提供服务”,掌柜的也知道,看在大家都很卖力干活的份上,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全当不知道了。但是有一点是很明确的,那就是自家的药店坚决不卖别家出产的药品,这也是当年各大药行维持自己名声的一种措施。 坐轿郎中 药店坐堂 医院是看病的,药店是卖药的,本来各守“地界儿”两不相干,怎的就出了一个药店看病的?其实,“坐堂医”是过去中药店中的一项传统服务项目,旧时,医生叫郎中先生。郎中身价甚高,备受尊敬。 在当年天津卫的大小药店里,多多少少都会有几位“坐堂大夫”,旧时也叫“坐堂郎中”。张顺禄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坐堂的郎中与药店不是一家人,他们只是用药店的地方,给病人看病开方,收取诊金。而药店也不对郎中刻意要求,郎中开出方子给病人,如果病人愿意,就在这家药店里抓药,如果病人不愿意在这里抓药,药店也不强求。 郎中出诊,需坐轿往返,其家中也多备有轿杠。请出诊者,需付“马驾费”(一吊钱左右)。病家来人进门后,将马驾费放在桌上,口称“某地某某患病,请先生发驾诊病”云云。若同时数家延请出诊,医生往往拣马驾费多者先往,其余则顺路或绕道而往(因马驾费多者,其诊金也必丰)。病家自备轿子接医生者,亦需付马驾费,医生则嘱其回程时送至某处某家。 病家需盛情款待郎中,有“郎中进门要三响”之说,即“轿杠响,花边(银元)响,锅碗响(煮汤碗)”;同时应准备纸张(旧时多为草纸)、纸墨,以供郎中开处方用。郎中到外地行医,如投宿无着,可到药店食宿。郎中只需将药囊或雨伞放置药店柜台或铡药凳一侧,药店伙计即知郎中到家,便会告知老板。老板闻讯后,应筛茶敬烟,用江湖隐语客套之后,立即安排食宿。菜肴一般为四或六碗(不能仅三碗,叫“牙祭碗”),不可怠慢,且请郎中业务上多加关照。民间亦常有“牛角不尖不过界”之说,赞郎中医术之高明。 郎中先生到患痢疾、天花等传染病家出诊,讲究坐凳端茶、接扇方式,如坐凳不坐凳榫;接扇后,要先左右扇三下,谓“避邪风”;接茶只能用手从碗侧握住茶碗,不可接触碗底;喝剩之残茶,不能泼在地上,应泼向墙壁;临走之时,不说“多谢”、“烦扰”等谢语。求的就是可保郎中自身无虞。旧时郎中处方上,往往会载明“照戥足发,依法炮制”字样,以提请药店注意。 农历正月初一处方开首之药,需吉庆称谓。如陈皮、独活、前胡等中药,写成“开张”、“大发”、“全福”,向药店恭贺佳节。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