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十日谈 津人碑刻著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8日00:38 城市快报 | |||||||||
章用秀 清乾嘉以来的津人碑刻著述中有两部力作,一部是樊彬的《畿辅碑目》,另一部是方若的《校碑随笔》。 樊彬生于嘉庆元年(1796),八岁丧父,少时即有文名,与邑人梅成栋、董怀新、庆
樊彬笃嗜金石文学,曾花费极大精力寻访海内碑刻。历代碑刻既是书法艺术的精华,又具有“载史存史证史”的作用,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樊彬生活的年代,虽已有《金石录》、《金石萃编》等多部金石碑版的著录存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有不少新发现的碑刻被收录与囊括进去。有感于此,樊彬时刻关注各种碑刻的出土新发现,并且迈开双脚,不辞辛劳,踏遍林间山野,广寻未见著录的金石碑刻,汇集成书,著《畿辅碑目》二卷、《待访碑目》二卷。樊彬在是书自序中谈到了他的动机、感受及《畿辅碑目》、《待访碑目》的内容和体例。他说:“畿辅古刻,散见诸家著述者甚少。而近代出土又时有见闻,其埋弃榛莽间者更不知凡几,不有记载,将使日就掩没,重为可惜。乃即耳目所及之现有碑刻录目汇存,自周至元,凡得一千五百数十种;旧籍所书世鲜传本者,概归待访,附录于后。时独山莫友芝同客京师,善其所为,更冀其仿《关中金石记》、《山左金石志》之例,编纂成书。” 《畿辅碑目》搜罗的碑刻多乾嘉诸名家所未见,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大概是在清代未能刊行的缘故,经查,张之洞编纂《书问答问》时并未将《畿辅碑目》列在他的这部指导治学门径的举要目录之中,而是将晚清赵之谦自刻本《寰宇访碑录补》(先前有孙星衍、刑澍的《寰宇访碑录》)列入其中。不过,据天津学人高凌雯讲,张之洞谓会稽赵之谦刊行《寰宇访碑录补》,什九皆樊彬所辑也。高老先生此话有何依据,或谓赵之谦从哪里得到的《畿辅碑目》钞本,赵究竟从樊彬书中吸取了哪些东西,如今已难以查考。 《校碑随笔》为清末、民国年间方若所慕。该书专论碑刻之版本,记载字画损失的年代以及出土、有佚、禁毁、迁移、真伪等详细情况。全书以明代为序,搜校秦汉至五代碑志凡450品,中附龙门、云峰山等碑目108条,后引历代伪刻56则。北凉以前碑,凡未见前代著录之品,辄刊以全文。考校以古碑缺字之多寡定拓本新旧,又以笔道认真伪,以纸墨别先后,虽一字角之漫漶,开卷披览即能示学者以径途,对鉴定碑刻颇为实用。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