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巨舰今天鸣笛启航(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4日15:56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泛珠三角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张德江与九省区两特区首脑举杯庆贺 本报记者 汪令来 吴江 姚志德 1日,“泛珠三角”论坛香港亮灯;2日,学者商家澳门论道;而至昨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广州与九省区两特区行政首脑共同举杯,庆贺《泛珠三角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约。 这是一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然而,作为开篇的论坛商讨不过三天,而签约仪式才短短半小时。但几乎所有人都了然于胸:这只是一次相约的承诺,而从今天开始,才意味着“9+2”巨舰正式鸣笛启航,同赴一场区域“普遍富裕”的经济约会。 没有人否定约会主角的差异,经济发达的港澳姑且不谈,仅在华南九省区,千差万别也有目共睹:广东去年GDP达13450亿元,而同一年度的海南却只有698亿元;广东、福建是东部经济强省,已进入工业现代化中后期,而贵州、云南等省份却还是典型的西部地区,农业省、资源省,局部地区仍在靠天吃饭…… 事实上,这正是“9+2”区域合作相约的初衷,正如本次论坛主题所彰显的:“合作发展,共创未来”,说白了,就是“共同富裕”———无论是粤港澳面临经济转型发展再上层楼,还是云贵川等中西部省份寻求经济引擎,区域合作正成为其探索发展空间的首要选择。“分工会产生普遍的富裕,而分工的程度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这是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一句名言。经济学者对此进行了现代翻译:人们产出财富的多少来自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提高又是分工的结果,而分工的程度则受到腹地———市场范围的限制。 由粤港澳组成的大珠三角20多年的经济合作,已为此提供了最好的解释范本。港澳将制造业内移,将经济腹地扩展到珠三角,因而找到了在金融、信息、服务业的重新定位;而广东工业发展的七成资金来自港澳,由当初偏于南方一隅的农业大省,一跃而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 在更多学者们的眼中,“泛珠三角”经济合作,不过是粤港澳合作推而广之,放大了这样的合作范围。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这样的区域整合分工进行到底? 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正在寻求解答,而昨天11省区的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则记下这一答案:消除市场体制障碍,打通基础设施瓶颈。 于是,“开放公平”,“打破地区封锁,促进市场开放”,成为昨天框架协议中最引人注目的字眼;而交通部、铁道部负责人在论坛期间送上泛珠三角区域交通重新整合的“大礼”,则让所有人为之振奋:“9+2”地区将新增3万公里公路网,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铁路快速客运网、货运通道。 粤港澳发展需要广阔的腹地,中西部发展需要强劲拉动,就这样,“共同富裕”让11省区一拍即合。更为关键的是,经过论坛的充分协商,已没有人质疑大家对“9+2”共同发展的诚意:广东极力倡导,港澳积极回应,江西要做三个方面的“对接”,海南要当“后花园”,云南要做区域腾飞的“龙尾”,而湖南省省长则表示,要“毫无保留”地走到一起…… 泛珠三角论坛六大成果 一、深入探讨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目的和意义,达成了广泛一致的共识。 二、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为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建立了制度保障。 三、建立了多层次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新机制。 四、从国家层面提出了泛珠三角区域总体与部分行业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构想。 五、创新性地探索了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 六、扩大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影响。 (晓航/编制)
相关专题:9+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