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十日谈 与时俱进论“相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9日13:12 城市快报 | |||||||||
- 倪钟之 今日流行的相声源于古代的伶人滑稽和民间笑话,在清代中叶形成于北京。虽然光绪初年已有裕二福来津演出,但不久离去。至1900年以后又有李德钖(艺名“万人迷”)、焦德海、马德禄、张德泉(艺名“张麻子”)、郭瑞林等来津,演出于西城根儿的“明地”。以后有的往返京津之间,如李德钖、焦德海等;有的定居天津,如马德禄、郭瑞林等,郭瑞林
过去相声都是在明地演出,俗称“雨来散”。进入曲艺场是由李德钖、张德泉为始,当时天津的曲艺场有“四海升平”、“宝和轩”等,20世纪30年代以后又有剧场式的杂耍园子“小梨园”、“大观园”等。张德泉于1923年病故,李德钖又与张寿臣合作。后来李德钖去东北,张寿臣又与陶湘如结合演出天津各曲艺场。从此张寿臣定居天津,成为当时京津相声的最高水平。其徒常宝堃(艺名“小蘑菇”)与常父常连安也成为当时老幼皆知的相声名档之一。 当时在南市、鸟市、谦德庄、地道外等群众市场内,还有许多专门演出相声的场地,如南市的连兴茶社、鸟市的声远茶社等,都有许多著名的相声演员。如马德禄、周德山、李瑞峰、马桂元、马三立、李寿增、尹寿山、于堃江、郭荣起、刘宝瑞……这些演员中,也有的进入曲艺场演出,但主要还是长期在市场作艺。这时在天津除了张寿臣传人外,还形成了“常氏相声”、“马氏相声”等不同家族体系,使相声在天津扩大了影响。1940年侯宝林应邀到津,一举成名,使天津成为相声发展的摇篮。 建国以后,天津相声演员仍有较强的阵容,1951年建成天津市曲艺工作团,该团相声演员有张寿臣、常连安、李寿增、赵佩茹、白全福、常宝霆及苏文茂等;1953年成立的天津广播曲艺团,相声演员有马三立和张庆森、郭荣起和朱相臣两档(后来两团合并为天津市曲艺团)。自1956年以后,天津有的区也成立了相声队,涌现出一批新人,如高英培、范振钰、刘文亨、刘文真、李鸣岐、王鸣禄、黄铁良、李伯祥、魏文华、魏文亮、马志存等;并招收了一批学员,如王佩元、赵传洲等。“文革”后又培养了郑健、戴志成、刘亚津、王宏等一批新秀,使天津的相声始终保持较强的实力,并向北京输送了人才。 天津对传统相声的整理和新相声的创作,也取得可喜的成绩。由相声作家何迟主持记录整理的《张寿臣单口相声集》于1958年出版,其他还有相声演员苏文茂与朱相臣整理的《批三国》、《论捧逗》;高英培与范振钰整理的《钓鱼》,马三立整理的《迎春曲》,都先后为各种相声集所选录。在新相声创作方面,先后有何迟的《买猴》等,陈洪凯的《公费医疗》《死里逃生》及相声演员苏文茂创作的《大办喜事》、《美名远扬》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生活的新面貌,使相声随着时代同步前进。 “文革”以后,何迟又有《似曾相识的人》、《新局长到来之后》等。相声演员王鸣禄转向创作,成了专职作家,先后写出《不正之风》等,马志明写出了《纠纷》,杨议与杨进明写出了《办学》等,均多次在全国各种会演中获奖,显示了天津相声创作的实力。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