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索赔案专题 > 正文

对日索赔胜诉的天津老劳工讲述索赔经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02:23 城市快报

  记者 高立红 昨天下午,由本报组织的“庆祝中国劳工对日索赔取得重大突破 面对面读者座谈会”在天津日报大厦举行。会上,对日索赔二审胜诉的天津老劳工邵义诚,亲身讲述了其7年对日索赔经历。邵老等人的义务翻译、天津外国语学院教授修刚现场披露了关于邵老索赔案的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第一人王选也专程从上海赶来与读者见面,并就对日索赔问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UC立体声聊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昨天到场的还有本市档案馆、烈士陵园和收藏协会的人士以及研究近代史的专家学者。5名劳工和20余名劳工家属参加了见面会,并当场提问。有的劳工因为没有文化,至今不知道自己当年在日本做劳工的具体地点,来自河北的劳工问题专家郑欣立即告诉了他准确的日本公司名称。

  作为一个创刊仅3个多月的新生媒体,《城市快报》本着关心城市人群生存状况的办报理念,关注这个城市里的劳工人群,在对邵义诚索赔案进行追踪报道的同时,将触角延伸到劳工群体,策划了这期读者见面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昨天的与会者均表示,《城市快报》组织的这个读者见面会非常及时,为天津的劳工办了一件好事、实事,他们希望《城市快报》今后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同时希望快报越办越好。

  修刚:这是一场全面的胜诉

  邵老索赔案的二审宣判前,大家都在忐忑不安地猜测结果。宣判前夜,我和原告律师团团长,日本律师新美隆去喝酒,新美隆还试图一醉方休,以免转天听到败诉的消息心理上承受不住,没想到最后是这样令人兴奋的结果。

  宣判出现两个特例

  此案的宣判有两个特例。其一,让原告带其他两名原告的遗像进入法庭。本来,根据日本的法庭纪律是不允许带故去原告的遗像入庭的,但在宣判前突然传来消息,允许邵义诚等人怀抱遗像入庭,大家因此猜测,此次结果可能会对原告有利;其二,法官破例宣读了全部事实和理由。而在此前,日本高等法院的宣判都是只读结果,这次则破例地读了10余分钟,将所有判决的事实和理由都交待清楚,可见法官的良苦用心。起初,法官也讲了关于本案已过时效的问题,大家心里都在想,糟了,原告肯定仍会败诉。但是读到一半时,法官的语气突然一转,说出了一句令所有人都认为是精典的话“如果时效起到了有悖于时效、有悖于公理的作用的时候,时效问题我们不考虑”。原告方立即松了一大口气,认为结果肯定会对原告有利的。结果果然不出所料,原告胜诉了。

  判决包括三点意见

  此次判决包括三点意见:其一,对强抓劳工的事实予以认定,称所有强制性劳动行为均为违反本人意愿的行为;其二,强掳劳工是日本国策和企业利益结合的产物,日本企业从中获得了大量利润;其三就是前者提到过的对时效否定。

  胜诉全靠三个原因

  至于胜诉的原因,我认为原因有三。其一,有良知的日本友人的帮助。一位80多岁的日本老人,当年就住在中国劳工的工棚旁边,目睹了劳工受虐待的凄惨情景,就是这位老人为邵义诚等人出庭做证,推翻了西松建设的谎言。后来,原告专程到老人家致谢,老人非常自豪,认为自己具有良知和正义感;其二,西松建设不诚实的态度也促使了其败诉,正如邵老所说,在审理过程中,西松建设做了虚假报告,没有积极协助调查,使法官倾向于原告;其三,国内外友人的支持。

  此案的胜诉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正如新美隆律师所说,这是一场全面的胜诉。我认为,这对评价过去的那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评价那段历史,还给劳工以尊严都有很大好处,有助于清算这笔历史的旧账。我作为一个老师,跟着原告去日本参与诉讼活动,目的是提供同声翻译,协助原告诉讼,但实际上我个人也学了不少东西,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邵老:西松建设不承认虐待劳工,我绝不答应

  早在1993年,我们5名原告推选出来的劳工代表就开始跟西松建设交涉索赔问题,但一直没有结果。1998年,我们不得已向法院提出了索赔诉讼。这些年来,先后开了17次庭,其中10次我们原告都亲自到庭,其余庭审则委托律师出庭,我们几名老人远涉重洋索赔,却一次次受到打击。

  去年7月9日,此案一审宣判,我们败诉了。一个多月后,广岛西松劳工联谊会的会长、原告吕学文因气病交加去世了。今年7月9日,此案二审宣判,大家心里都没什么底,但是这次我们终于等来了胜诉的消息。

  在诉讼过程中,西松建设数次强辩说他们当初没有虐待华工,还编造谎言称他们每月都发给每位劳工30公斤白面,说当时在中国国内的人普遍吃不饱,而华工们在日本的待遇比在中国还高。我们在西松建设做劳工的日子里,每人每餐只有两个小黑面馒头,根本吃不饱,大伙都瘦成了皮包骨头,有的人甚至活活地饿死了。冬天没有棉衣,劳工们只有把水泥袋子绑在身上取暖,还得站在水里搬石头。西松建设如果不承认虐待劳工,我绝不答应。

  相关专题: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索赔案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部分省市陈化粮调查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