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新闻周刊》专题 > 正文

方言是中国地域文化的载体 保护方言即捍卫文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17:45 中国《新闻周刊》

  说到方言,有些很耐人寻味的问题。说方言到底算不算一种“土”的标志,这个问题是不能简单回答的。想想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广东话的那种飞黄腾达的地位,就不好以“土”不“土”来评价方言了。

  谁也不会忘记,改革开放后,粤语歌一度成为中国亿万青年的“心声”,最早大约是从80年代的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主题歌开始,随后是大量香港歌星的感召,广东话居
天堂II初章 战乱魅影 用UC免费发450条短信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盛夏靓丽风景线
然成为一种特有的“音乐语言”!

  一时间,全国人民心荡神摇,原来被贬为“嘎嘎”的粤语,怎么听怎么“来劲”,似乎突然觉得人类的很多微妙复杂的情感,只有用广东话才能“到位”。多少怀着歌星梦想的青年,拿着粤语磁带,苦练广东话,在各种聚会或卡拉OK上能高歌一曲粤语歌,颇能惹人青睐,人气立即攀升。

  究其理性原因,当时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是最“先进”的地方,香港成为发达和财富的象征,广东、深圳、海南是大陆现代化的前沿和希望,无数仁人志士“下海”一搏的首选……在这种强大的话语霸权暗示下,越来越多的北方人,悄然地在口语中掺进广东口音,比如本来能分清平卷舌的人,硬是改换门庭,把“是不是”说成“四不四”,本来圆滑流畅的口语,一定要变成一字一顿、口型夸张的广东普通话……那几年,普通话在广东话面前,颇有些自惭形秽的感觉。

  如果反思一下,古代广东曾经是中国的边陲,甚至是犯错的官员的贬谪之地,那里的语言,被诬称为“蛮语”,当时谁会想到,这种语言,居然在20世纪80年代突然风靡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时过境迁,今天广东话的辉煌似乎有点过去——人们在方言上,常常是“势利眼”,随便看看中国喜剧、小品语言的走向,就不难看透人们对语言的态度了。早年,说相声多用天津、唐山话逗乐,但90年代后,东北话小品崛起,变成今天小品和闹剧的专用语。这种殊荣,恰逢过去20年东北现代化进程严重滞后,从引以为自豪的全国最大的工农业基地,蜕变为需要“扶持”、“振兴”的“老区”……所以尽管小品闹剧横行天下,叫人乐不可支,但很少有人学说东北话,学了也是为了搞笑,没有广东话那种严肃性。因为东北昂首挺胸的气势已成过眼烟云,在一些文艺作品中,东北人的形象,也从豪放热情、刚健质朴的“建设者”,变成自嘲自讽装傻充愣的“活宝”角色了。

  看来经济总是基础,没有发达的经济,方言也就只能当笑话。

  深刻理解这种方言的兴替处境,便于深入探讨方言的本质。方言本来没有优劣之分,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只要有条件获得开发,都会产生惊人的文化力量,但人们通常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到方言的丰富的内涵,仅仅根据语言之外的东西——比如经济发展等来衡量语言,这种肤浅的认识,包含着巨大的危险,仅仅因为一时一地的“发达”之类的考量,而丢弃了或破坏了种种重要的文化价值。

  没有一种宏大文明,是悬在半空的。听一听大不列颠的苏格兰的风笛,看一看俄罗斯的哥萨克军刀舞,美利坚合众国的乡村音乐……这些气势恢宏的帝国文化,都是构筑在扎扎实实的民间习俗的“基石”上。

  方言,不仅是语言,它是中国地域文化的载体,是总体文明的土壤。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激励和竞争,就是我们文明长盛不衰的内在机制。方言背后,蕴含着这种文化多样性的精髓,所以,保护方言,是保护文化,也就是捍卫文明。

  文/于长江(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副教授)

  相关专题:中国《新闻周刊》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