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近在对华出口问题上为何开了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4日00:43 新民周刊 | |||||||||
过去15年来,美国对中国实行严格的出口管制政策,而就在此前,美国还向英国施压,要求其不准同意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 然而在8月6日,重重铁幕下打开了一扇窗。美国总统小布什致函美国国会,就白宫已做出向中国出口7项军民两用物品的决定,向国会通报。虽然这项决定不根本改变中美战略关系,但毫无疑问,布什政府采取了象征性措施,做出了对中美两国互利的明智决定。
各国出口均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盟国安全和地区稳定、以及保障稀缺或战略物资首先用于本国的经济发展。美国的对外出口也针对不同对象国采取了程度不同的限制措施。冷战结束后,美国经历了多次关于对中国技术出口管制的内部辩论,总的趋势是加强出口管制,杜绝通过技术出口提升中国国防能力的可能。 1999年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通过《考克斯报告》,恶意攻击我国非法获取美国热核武器和火箭发射资料。尽管这些指责已被证明为无稽之谈,但自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严格管制对华技术出口的新一阵势头,迄今难见消退。 在对华技术出口管制问题上,美国对中国严加防范,其根本担忧就是中国经由技术进口而使国力更加快速跃升,并提高军力取得在东亚的主导权,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挑战美国的利益。就此而言,美国不可能根本改变它对中国的看法和防范,要大幅改变美国在对华战略出口问题上政策,目前是完全不可能。美国竭力阻止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也是出于同样目的。 因此,布什政府于8月6日做出的决定,只是一个策略性的调整。这个调整的内容,应该具有三个涵义:一次性措施;具有可核查性;对美国有益无害。 鉴于美国政府在限制对华技术转移问题上的顽固立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已丧失诸多良机,或因此将市场拱手让给日欧竞争对手。而中国国产技术的飞跃,也迫使美国降低它的出口限制门槛。每当我国在高速计算机技术研究上取得突破,美国也就不得不允许向中国出售中国有能力制造的产品。但是,美国因此失去出口先机,失去其高端技术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则是不言而喻的。美国产业界对政府的出口限制政策牢骚满天,这种政策损害了生意人的利益,妨碍两国的经贸平衡,反过来也损害了美国为官者的连任机会(别忘了今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 作为一次策略调整,美国以后对华出口敏感技术,仍将是一事一审。虽然这次出口并未在制度上打通对华技术出口的瓶颈,但由对华严加防范的布什政府打开一扇窗户,其改善对华贸易关系的象征意味,还是颇为耐人寻味的。 尽管中美两国政府均未就此番美国出口物品的售后检查发表评论,但这个问题显然是长期以来美国的重点关切。这次美方批准出口的线形加速器、特种轻型石墨材料和电脑环境测试舱等产品和设备均多少具有军用用途,取得中方将它们用于民用目的并允许美方售后随时检查的承诺,必为美方目的。 过去中美两国在双用途物项的出口问题上存有不少争执,原因即在对这类物品售出后如何保障不被转用于其他目的,存在不同看法。对美方来说,最可靠的保障,莫过于派人在中方使用美国出口产品的现场,全天候现场监视。美国对向印度出口的“克雷”超级计算机以及在早些年时允许中国发射美制卫星的时候,都是派专家或军官在使用现场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视的。笔者相信,中美两国政府对目前这批物品的售后跟踪,一定会协商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的。 通过中美这宗敏感物资的贸易,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中美两国在深层次上仍难以互信,但在策略上避免矛盾,促成敏感技术转移仍然是可能的,因为在经济上中美技术贸易有利于两国的共同经济利益。但是,要确实促成敏感技术转移,需要解决售后确保不转用的检查安排。这方面问题解决了,两国在贸易问题上的安全互信也就逐步建立起来了。白宫近日所为,是在正确方向上迈出的有限步伐,所以值得赞赏。撰稿/沈丁立(作者为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