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专题 > 正文

民国围城风景变 小女一怒敢休夫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01:13 城市快报

  民国围城风景变 小女一怒敢休夫

  记者 王志辉/城市快报

  从来未有事,那日到津门。民国初年的天津,从来只听说丈夫“休”妻子的,还没听说妻子“休”丈夫的。可在1928年的天津,偏偏有这样一位女子敢第一个“吃螃蟹”,就
读冠军背后的故事 用UC免费发450条短信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盛夏靓丽风景线
是把丈夫“休”了,只是因为舞会上丈夫当着自己的面跪下给他的一名舞伴穿鞋……

  民国建立以后,社会风尚明显加快了变革的速度。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枢纽城市,民国以后的天津在女性社会时尚方面的变革十分剧烈和典型。一时间,津城里敢于对不满意婚姻说“不”、对传统观念说“不”的女性越来越多……

  为舞伴穿鞋妻子休了他

  辛亥革命成功了,天津妇女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也展开了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尤其在恋爱、婚姻、家庭观念这方面的变化十分明显。倡导建立以爱情为基础的小家庭,是此时期的新潮,自由恋爱、宽容离婚、妇女再嫁都成了社会时尚。

  那个时候,离婚再嫁的情况日益普遍。民国以后,妇女对于离婚不再畏惧如虎,敢于对不满意的婚姻说“不”,把老公“休”掉也是常事。1931年《大公报》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

  1928年6月22日、23日,《大公报》原文刊登了一对离婚夫妇的消息:女方因为不满丈夫的行为,勇敢地站出来,通过法院,把丈夫“休”了。事情的起因只是丈夫剑如在一次舞会上,当着自己妻子孙慧若的面,跪下给他的一名舞伴穿鞋,孙慧若看到后对丈夫的做法十分不满,认为他对自己不忠,见异思迁,提出与他离婚。

  孙慧若在信中向男方提出要求,希望他善待归男方抚养的女儿,希望女儿能“受到高等些的教育,使她能够自立,将来不必嫁给任何一个男子”。信中她还发了感慨,认为男方是“为了结婚而离婚的”。男方剑如的回信则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辩护,妻子不满他在舞会上与其他女性交往并替对方穿上鞋子,实际上那只是“欧美的社交场合”中常有的事,并非见异思迁,还把离婚的原因归咎于老人“抱孙子心切”。两封信登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见仁见智,纷纷发表评论,这些评论充分表现了当时婚姻观念的变化。

  通信引发婚姻大讨论

  虽然只是一件简单的离婚案,但由于男女双方在报纸上互登通信,阐述自己的观点,引发了天津各界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离婚大讨论”。

  孙慧若的女友认为,剑如是个伪君子,他当着妻子的面跪着给另一个女人穿鞋,又借父母抱孙子心切来掩盖见异思迁,法院判离,还把女儿判给无耻小人,好好的离婚自由竟成了伪君子的保护伞。她们认为,这件事的错全在男方,不应该不顾妻子的感受就去接近别的女人,而且当妻子提出离婚的时候,他竟然没有一丝反悔的意思。

  一些保持传统观念的人认为,剑如竟给女人下跪穿鞋,不成体统,但慧若孤芳自赏,又不生子,不要也罢;女人学问高就不听话了。虽然两个人都有问题,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为家族接传“香火”的女人,就应该“休”。

  接受新思想比较多的归国留学生认为,剑如自称受过新知识的洗礼,其实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抛开给舞伴穿鞋的问题,单单一个“娶妻只为生子”的思想观念,慧若和这种人离婚就是值得。而大学教授指出,离婚自由是社会的进步,但离婚总是消极的办法,剑如和慧若的婚姻只是出了小的差错,用离婚这种消极的办法来解决有些不妥,双方应该慎重其事,各自自省才对。这场沸沸扬扬的讨论体现出离婚自由的确已成为婚俗的一部分,且得到了法律保障和广泛的民众认同。

  讨论牵出独身现象

  另外,有学者说,在慧若给剑如的信中提到:希望女儿能“受到高等些的教育,使她能够自立,将来不必嫁给任何一个男子。”也同时说明了当时青年妇女独身现象的出现。20世纪20年代,由于各种原因,城市中出现了独身的现象。独身思想作为一种思潮在社会上颇具影响,一些女性也列身其中。

  当时的报刊对此进行过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现象:“独身者之人数,殆与文明程度成正比,文明程度越高,抱独身主义者越多。”“且独身者大都在智(知)识阶段”;有妇女则提出:“为恢复女权计,为要求一完全自由之人格计;为改造有男无女半身不遂之社会计,非拒绝婚姻而营独身生活不为功也。”有人认为独身是一种偏激行为,不是社会进步的现象;还有人具体分析了女性独身的原因,提出女性的生活环境的种种不如意因素使她们不能找到意中人,迫使她们不得不被迫采取“独身”,所以对于女性独身者,先不要批评她们,而是要“把全副精神,开一条光明的新道路,使社会中的女子先解决她们现在一切的苦衷为最急需”。

  尽管讨论对独身评价不一,但从中不难看出,那时的社会对妇女选择生活方式的宽容度明显增大了。

  三呼吁 四反对

  妇女要顶半边天

  经过了“离婚大讨论”之后,妇女解放已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津城人们又把对女性问题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呼吁、四反对”上。

  首先提出的就是呼吁女子教育权 女子教育应是妇女的基本权利:“女子受过教育的很少,所以任凭男子如何的压迫。”由于近来“女子受过教育的渐渐多了,从前男尊女卑的态度有些不能忍受”,于是便有了种种的反抗。

  呼吁废除娼妓 妇女界普遍反对娼妓制度,认为它不仅蹂躏妇女,还是男子堕落和家庭不和的催化剂。天津妇女界和舆论界对此做出了强烈的抨击:“娼妓是社会的病态现象,是人类不可磨灭的耻辱……”废除娼妓的呼吁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呼吁打破片面的贞操观 贞操是中国人较为传统的观念,但这种传统规范只是对女子而言,“从来的女子总是以贞操、以守贞操为自己的最高尚的女德。可是论到男子,无论在什么时期,也没有听说过有什么贞操观”。对此,妇女界感到愤愤不平,“赶快起来,一起打破这片面的贞操观”。

  与这些呼吁相比,妇女们提出的四个反对,就更加具体,都是针对传统的不公平和对妇女的伤害而提出的。

  她们首先提出反对缠足 当时的天津市政府还公布了严厉的“禁止缠足办法”,限令缠足妇女一律放足,特别对30岁以下妇女定出罚则,不遵劝告放足者,将罚款或罚充苦工。

  反对束胸 高耸的胸部使女性拥有了迷人的曲线,但束胸的习俗曾经风行津城。有人从多方面对这种陋习进行了批判。他们认为,从审美角度看,束胸不仅是落伍的观念,摧残天然之美而制造人工之丑,而且影响妇女正常的发育以及血液循环和呼吸,还影响哺育后代。因此,“束胸恶习,必须革除,殆无疑义”。

  反对旧式婚礼等旧礼俗对妇性的折磨 天津旧式婚礼中的“妈妈例儿”(即老规矩)非常多,后来由于新式婚礼不断被人们所接受,“妈妈例儿”也就越来越少。

  津城摩登女 时髦十五爱

  20世纪20年代,随着妇女解放思想的传播以及对旧习俗的批判,妇女的生存环境有了改善,天津妇女的生活时尚向着越来越开放的方向发展。女性的独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所推崇的人格方向,带动了女性生活新时尚的不断涌现。新时尚是通过许多具体的社会生活新风气体现出来的,津城出现了近代的第一批“摩登女郎”。

  与封建时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贤妻良母”的传统理想女性形象相比,新的时尚女性越来越西洋化。

  时髦女子十五爱

  1927年9月,报纸上的一篇文章用“时髦女子十五爱”来概括女性时尚:“一爱洋钱;二爱住洋楼;三爱坐汽车;四爱看电影;五爱小白脸;六爱写情书;七爱吃西餐;八爱逛游园;九爱看性史;十爱跳舞;十一爱穿玻璃纱;十二爱剪发;十三爱照相;十四爱穿高底鞋;十五爱买粉纸。”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来,当时的时髦女性基本是西洋风气,这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当时逐渐发达的传播媒体对此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报刊、画报上女性形象西洋风气十足。而电影对社会时尚的影响更大。20世纪20年代电影在中国城市中开始具有影响,30年代有声电影问世后更是繁荣,电影中大量的西方社会生活女性形象成为天津妇女效法的对象。

  新潮发式赶潮流

  据史料记载,近代以后,受生活节奏加快和西方妇女发式的影响,女性的发式彻底抛弃了传统。在天津,女子剪发也曾风行一时。民国建立以后,男子剪发被强令实行,对女子则没有提出发式的要求。后来女子发式出现了一些过分讲究的样式,受到批评。在这期间,天津妇女界还推出了“剪发运动”。天津妇女剪发的越来越多,剪发被视为新女性的象征。当时的天津政府也顺应潮流,发布剪发的法令,还组织“剪发队”上街劝导,推行妇女剪发。

  服饰翻新求新款

  据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何志华介绍,天津女性的个性在民国后首先在服装上显露出来。20年代的女子装饰令人耳目一新。女学生为主的知识界掀起了一股“文明新装”风,她们身穿蓝或月白色的新式旗袍,倡导不戴头钗、耳环、手镯、戒指。同时,身着倒大袖袍(秋瑾袍)衫、黑长裙、白线袜、黑偏带布鞋,一条长辫或齐耳短发,显示着新青年的风采。

  还有反映天津其他各界妇女服饰的《竹枝词》载:“鞋爱高跟走几遭,全凭衣服见时髦。”(天津《妇女月刊》)这一时期新式时髦服装层出不穷,成为了天津女性追逐的时尚。有人惊呼,现在男女的衣服,差不多几天就要变更一次,不要说十几年前的衣服,就是上半年做的,下半年就不时兴了。在当时天津的报纸杂志上,这方面的内容比比皆是,衣服、鞋、帽的时髦样式不断翻新,“新杏”、“鲜荷”、“绿波”、“白李”———仅是这些名字就很吸引人,其款式更是多彩多姿。此外,报纸杂志还及时地介绍女帽、女鞋的最新潮流,欧美当年流行的女鞋式样也会很快介绍到天津。

  女子解放 潮流使然

  据天津社科院罗澍伟教授介绍,中国的妇女解放思想从清晚期出现,直到民国以后才真正在社会上具有影响。社会各界(主要是知识界)呼吁男女平等,对强加在妇女身上的枷锁进行猛烈的抨击,显示了妇女思想解放的成就和妇女地位的提高。

  天津在清晚期以来女子教育取得不凡成果,天津的近代女子教育是国内领先的水准。近代天津首倡女学的是严修,至1911年,在天津有官办女子小学11所,还有数量众多的女子中学、女子师范学校等。另外,由于天津自开埠以来,西方的各种事物不断地对天津社会产生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天津的民众对女性呼吁平等的要求就比较宽容和理解,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环境相对宽松,妇女解放观在社会上的传播也较为迅速和广泛。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