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缺少城市认同感 害怕受歧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8日15:56 解放日报 | |||||||||
“我们到底是哪里人?”据悉,由于缺少对城市的认同感以及与城市孩子极少交往,目前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存在着这样的困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教授史柏年及《新京报》进行的调查均表明:大多数民工子女对于所在城市具有陌生感,缺乏自己已经融入其中的认同,虽然他们可能出生以来的主要生活时间都是在这个城市。 笔者觉得,不认同所在城市并没有什么可怕,但可怕的是与这种心理状态伴生的情
这是让人忧虑和担心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新近推出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中称,目前我国农民工已达2.1亿之众,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社会阶层。但是,假如农民工子女的这种心态持续下去,势必将会产生一个生活在城市却不认可城市,充满不公之感,既无从寻找自尊又无从释放自卑的庞大社会群体。这样的社会群体,会对现有秩序潜藏着怎样的冲击力? 于是,一个急迫的、无可回避的问题是:如何让这种有可能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负面情绪不发生、或平息在萌芽状态,从而维持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该问题其实是对公共政策的严峻考验。笔者认为,该问题的深层次关键,是利益分配的政策和现实的弊端。这不是一个社会风气的问题,如果社会财富的分配机制长期存在不公,优势阶层对劣势阶层的歧视问题是不可能真正解决的。因此,在不改变现时分配办法的情况下,试图靠某种道德倡议让城市的人们发生悲悯情怀,从而献出一定的爱心,或许能让裂缝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但只怕很难真正调整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利益的均衡才能达成目光的平等。社会各群体之间互相尊重权利,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利益的均衡要靠政策来保障,如此才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公民社会。说到这里,我想再强调说明一点:公民社会的要旨,在于多数人充满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公共事务勇于担承义务;而责任心来自于归属感,来自于对社会的热情,所以不应存在太多自感无“根”、自感权利单薄、自感受到歧视的人们。 一个文明的社会,可以存在多元的价值,可以存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但不应该充满敌对、蔑视的情绪,即便博爱是奢侈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敌对、蔑视情绪,将是社会的不可承受之痒、之痛。从这个意义上看,消除农民工子女“被歧视的恐惧”,其意义可谓荦荦大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