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十日谈 天津地名与地域文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0日00:06 城市快报 | |||||||||
名家十日谈 天津地名与地域文化 地名与漕运文化
- 谭汝为 天津在历史上是中国北方的漕运重地、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沿海河和南北运河多处建有囤粮的仓廒,在天津地名中有典型体现,例如北仓、南仓、上仓、下仓、仓廒街、仓门口、军粮城等。天津供奉妈祖始于元代海漕兴起,称妈祖为天妃、天后、灵惠夫人、娘娘和海神,并于公元1290年和1326年先后在大、小直沽修建妈祖庙。小直沽妈祖庙(又称天后宫或西庙)为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天津妈祖文化是漕运文化和俗文化的典型代表。 在明清两代,天后宫及其周边地区是天津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东门外与北门外沿河地区,已成为老城厢之外另一个人口稠密的聚落区。当时宫南、宫北大街形成热闹非凡的商街,由此延长到东北角、估衣街、北大关附近,是漕运派生的商业区,如肉市、鱼市、茶市、布市、洋货市场、牲口市等,皆聚于此。北起三叉河口,南至水阁大街的区域,则是最繁忙的漕运码头区,这里百船聚会、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寸土寸金。 1985年对宫南大街、宫北大街进行整修,建古文化街。坐落于古文化街中心位置的天后宫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的天妃(妈祖)庙之一。坐落在古文化街东侧的玉皇阁大殿为明代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历史价值。 这一地区规划保留和延续古文化街地区的历史文脉,保持传统道路格局和城市肌理,扩建天后宫、修复玉皇阁、重建海河楼和水阁,使海河楼成为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整个地区将形成面向国内外游客,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地方文化特色、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旅游商贸区。 天津聚落是伴随漕运而逐渐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带状分布特征。运河与海河沿岸附近的聚落密度和规模都较大。南运河沿岸的静海、独流、唐官屯、王官屯、双塘是明代漕运的码头,人口较多,经济发达。北运河沿岸聚落的老米店为元代漕运屯米处;粜粮务是糟粮交易场;木厂是漕运存放木材的地方;南口哨是保护漕运的哨所。 漕运不仅沟通了南北的粮盐,也推动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天津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在兼容和吸纳了京都文化、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江浙文化和闽粤文化。北方人的粗犷豪爽与南方人的精明干练,都对天津人的人文性格形成,产生了主要的影响。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