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艺节”都市民间看什么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15:55 新华网 | |||||||||
新华网浙江频道9月14日电 茅威涛最近被拉去杭州电视台做节目,就是那个用杭州话说新闻的节目,收视率颇高,主持人是唱莲花落的翁仁康。 茅威涛说,换了三年前,她是肯定不会接受这样的采访的,现在她欣然前往,而且还谈得很好。这位曾经幻想着“有朝一日,大家能穿着晚礼服打着领带来看戏”的理想主义者,在坚守的同时也开始对越剧的未来有了新的认识,她说:“越剧坚守都市,并不意味着
中国戏曲的繁荣,说来很有意思。元代蒙古统治者害怕汉人造反,取缔了科举,大批文人墨客仕途无望,纷纷流散民间,创写了数量繁多的优秀戏文,这才真正发展起戏曲艺术。而戏曲,却是我国独有的民间文艺形式。 在昨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杭州越剧院的新编民间传奇剧《流花溪》也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瞄准了民间。他们打着“平民戏曲”的旗帜,在尊重观众欣赏习惯和越剧本体的前提下,根据具体剧目的要求不断注入新的艺术元素。 编剧包朝赞,是杭州城里有名的一位“专为老太太写戏的”剧作家。他至今还撑着一把尖头雨伞,经常踏着自行车,笑眯眯地来,乐呵呵地去,但在谈到创作风格时,毫不含糊:“我从来不觉得为老太太写戏是件掉价的事,老太太是什么?她们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婶娘,我们的祖母,我们很多人的戏剧欣赏习惯都是她们培养起来的,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小时候,还经常给爱看戏的奶奶搬小凳子呢……” 近年来,戏迷队伍不断壮大。以前每次走进戏院,你都会有一种误入敬老院的感觉。现在,从那些黑压压的戏迷中间,你也会看到一些青春的面庞,尤其是茅威涛的戏。你不得不佩服她的个人魅力,她以一种文化人的姿态,在年轻人中间打开了一扇扇戏曲之门。 今天,是参加“七艺节”参评剧目的杭州市属院团精彩亮相的好日子。因为歌剧《羽娘》的缺席,杭州越剧院幸运地搭上了艺术节的“最后一班地铁”。而今晚,杭州歌舞团那只羽翼丰满的“玉鸟”,将在艺术节的上空展翅飞翔。 那将是另一种舞台剧的卓越风姿,她将吸引着另一批都市民间群体的青睐。4500年前的良渚文明,沧海桑田只在舞台的瞬间展现…… 忽然想到昨天我对著名戏剧导演曹其敬先生的采访。这位心宽体胖的老先生,狠狠地“颠覆”了一把京剧,他不仅让“图兰朵公主”跳芭蕾,还伴着普契尼的歌剧,配上《茉莉花》的曲调。末了,图兰朵爱上了卡拉夫,他让他们比舞,不用京剧刀马旦的一招一式,而是最有中国特色的武打动作。这在北京城里,皇城根下,在那些恪守传统的专家面前,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识? 当我问他是如何说服那些老观众的时候,老爷子说得很轻松:“还是拿演出说话吧,只要戏好,谁都爱看,你甭管别人怎么看。”(记录/金杭婷) 相关专题:第七届中国艺术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