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各地市汇总专题 > 正文

历史杰出人物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15:33 开封外宣办

  伊尹生卒年待考。商汤大臣。生于空桑(今开封杞县城西西空桑,又名伊尹村)。传说为奴隶出身,是有莘氏女陪嫁 之臣。受汤赏识委以国政。后佐商灭夏,总理国事,历佐汤、外丙、仲壬三朝。仲壬死,传位太甲。因太甲不理国政,被他放 逐,3年后,太甲悔过,又接回复位。伊尹死于沃丁时。

  石申

金牌会员免费游香港 人大附中网校招生中
新浪推出1G免费邮箱 时尚购物新潮流

  石申生卒年待考。战国中期天文学家。开封人。经过长期观测,详细考核,测出恒星138座,810个。他与齐人 甘德根据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所制成的图表,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恒星表,在世界天文史上占有特殊 的地位。原著《天文》8卷,早佚。后人拾遗补阙,把它与甘德的《星占》8卷,合称《甘石星经》,又名《星经》,曾收入 北宋政和年间刊印的《道藏》一书,题名为《通占大象历呈经》。今存的《甘石星经》为2卷,其中虽有一些后人增添润色之 辞,仍不失原书面貌,是一部对天文研究有很高科学价值的文献。石申、甘德的研究成果为历代天文星相家所重视,在正史的 天文志类中,引用了他们大量的研究成果。月球背面的环形山,都是用已故的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其中选用了5位 中国人的名字,因为石申对天文学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所以他的名字也登上了月宫。以石申命名的环形山,位于月球背面西 北隅,离北极不远,月面坐标为东105°、北76°,面积350平方公里。

  张仪

  张仪(?~前310)战国时政治家。开封人。魏国贵族后裔,师鬼谷子。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入秦拜相。创 连横破六国合纵。奉命使楚,瓦解齐楚联盟,夺楚汉中,封武信君。惠文王死,张仪失宠,返魏为相,不久死。《汉书·艺文 志》纵横家有《张子》10篇,今佚。

  信陵君

  信陵君(?~前243)战国四公子之一。即魏公子无忌,魏昭王少子。其府在魏都大梁,传说即今开封相国寺一带 。他才兼文武,礼贤下士,门下的食客有3000之多。公元前259年,秦兵在长平大捷,坑杀赵国兵将40万之后,一举 包围了赵国邯郸。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援,魏王虽命晋鄙率兵10万救赵,但慑于秦国恐吓,又密令晋鄙把军队驻扎在魏赵交界 处的邺城,坐观成败。信陵君多次劝谏魏王救赵不成,后来他听从大梁城夷门守关人、隐士侯赢所设窃符救赵之计,果然得到 兵符。信陵君带力士朱亥一行来邺城,晋鄙虽验兵符,却不愿交出兵权。朱亥用大锤打死晋鄙,信陵君接管军队,击破秦师, 遂解邯郸之围,于是名扬天下。但因窃符杀将之罪无法返魏,留居赵国。公元前247年,秦将蒙骜伐魏,连陷数城,魏王忧 惧,只好派人请回信陵君,魏王任命他为上将军,率兵抗秦。诸侯听说信陵君为将,皆遣师援魏。信陵君率五国联军大败蒙骜 ,秦师驻扎函谷关之后不敢出战。秦王深忌信陵君掌兵,密使人持万金收买晋鄙门客向魏王进馋,施离间计,魏王剥夺了信陵 君的兵权,使其赋闲,他壮志难酬,遂于公元前243年抑郁而死。

  尉缭

  尉缭生卒年待考。战国后期政治家、军事家。开封人。早年治学商君,深得改革变法之道。他还对兵事执著追求,十 分精通。战国后期,学派林立,围绕着富国强兵,各国纷纷招贤纳士,遂周游列国。公元前237年至秦国,帮助秦王出谋划 策,主张用金钱收买六国权臣,打破六国的合纵之策。秦王对他的建议十分重视,委以重任,但不久因年迈而亡,享年90余 岁。《汉书·艺文志》兵形势家有《尉缭》31篇,今存24篇,是研究先秦哲学思想、军事思想和军事制度的重要典籍之一 ,为先秦兵家学派集大成的著作。

  

  郑众

  郑众(?~83)东汉经学家。字仲师。开封人。曾任大司农,世称郑司农,以别于宦官郑众。传其父郑兴《左传》 之学,兼通《易》、《诗》,精三统历。世称郑兴父子为"先郑",而称郑玄为"后郑"。著作已佚,清马国翰辑有《周礼郑 司农(众)解诂》6卷,《郑众春秋牒例章句》1卷。

  蔡邕

  蔡邕(132~192)东汉辞赋家、书法家。字伯喈。开封杞县人。少时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喜爱辞章、数术、 天文,妙操音律。熹平四年(175),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遂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等人奏请正定《 六经》文字,得灵帝允许。蔡邕写经于碑,使工匠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碑始立时,观瞻者、模写者每日 车乘1000余辆,堵塞街巷。后于鸿都门见工匠用帚写字,得启发,创"飞白"书。光和元年(178)上书论朝政阙失, 遭陷害,流放朔方。遇赦后,因受宦官仇视,亡命江湖10余年。中平六年(189)灵帝死,董卓专权,被迫任侍御史,拜 左中郎将,从献帝迁都长安,封高阳侯。初平三年(192),董卓被诛,王允疑蔡邕有"怀卓"之意,将其囚死狱中。明代 张溥辑有《蔡中郎集》传世。

  蔡琰

  蔡琰生卒年待考。东汉末诗人。字文姬。开封杞县人。蔡邕之女。博学多才,好文辞,擅长音乐,能辨琴音。童年剪 发随父流放朔方,16岁嫁于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母家。兴平二年(195),被胡骑所获,陷于南匈奴12年,与左 贤王生二子。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统一中原,遣使者以金璧赎还。后嫁屯田都尉董祀,有《悲愤诗》传世。相传《胡 笳十八拍》亦为其作。

  阮?

  阮?(约165~212)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元瑜。开封尉氏县人。为曹操司空军谋祭酒,后为 仓曹掾属。善作书檄,能诗。作品存留甚少,明人辑有《阮元瑜集》。

  阮籍

  阮籍(210~263)三国魏文学家。字嗣宗。河南开封尉氏县人。阮?之子。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与嵇康齐名,与其侄阮咸皆为"竹林七贤"之一。蔑视礼教,尝以"白眼"看待"礼俗之士"。与当权的司马氏集团有矛盾, 常酗酒,"口不臧否人物",以之保全自己。原集已散佚,后人辑有《阮嗣宗集》。

  支道林

  支道林(314~366)晋代高僧。名遁,以字行。开封人。年25岁出家,与谢安、王羲之等交游,好谈玄理。 作《即色游玄论》,宣扬"即色是空",发挥般若学的性空思想,为般若学六大家之一。其他著作,大都散佚。

  蔡谟

  蔡谟生卒年待考。东晋大臣。开封兰考人。东晋成帝咸和三年(328),苏峻发动叛乱,蔡参与平叛,遂迁任太常 ,赐爵洛阳男。后拜征北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成为东晋对抗北方势力的主要人物。卒于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任上。谥文穆。

  郑道昭

  郑道昭(?~516)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书法家。开封人。字僖伯,自号中岳先生。少而好学,博览群书,初为 秘书郎,徙外散骑常侍,迁国子祭酒。后为平东将军、光州刺史,转青州刺史,复入为秘书监,加平南将军。卒后赠镇北将军 、相州刺史,谥"文恭"。其书法造诣很深。天柱山之《郑文公碑》用篆法作楷书,自名为"草篆",后人称其为北魏书圣。 《北魏郑道昭白驹谷题名帖》为其老年得意之作,颇得后人赞许。该帖全文"中岳先生荥阳郑道昭游盘之山谷也"3行15个 字,后又题"此白驹谷"4字,字皆径尺许,笔意苍老,纯为方笔。

  吴兢

  吴兢(670~749)唐代史学家。开封人。少时励志勤学,贯知经史。武后长安年间被诏入史馆,撰修国史。不 久,官拜右拾遗。武后长安至中宗景龙年间,正值佞臣武三思、张昌宗、张易之弄权之时,有些史官惧怕权势,曲笔掩饰,吴 兢对此非常鄙视,于是在公事之暇,私撰《唐书》、《唐春秋》。他认为南北朝时期的齐、梁、陈、周及隋这五代的史书繁杂 ,就分别撰齐、梁、周史各10卷,陈史5卷,隋史20卷。此外,他自撰或参与撰修的史书有《唐书备阙记》10卷、《唐 中宗实录》20卷、《唐睿宗实录》5卷、《开元升平源记》1卷、《大唐十四家贵族谱》1卷、《古乐府》10卷、《乐府 古题要解》2卷等。特别是《贞观政要》一书,分类记载了唐太宗同大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问答、大臣的争议和劝 谏的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设施,其中10卷40篇出自吴兢之手。吴兢治学严谨,敢于秉笔直书。他与刘知几一起撰写的《武后 实录》中,记载了佞臣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诱使张说诬证魏元忠之事,张说后来当了宰相,对此深为介意,明知吴兢所为,却 故意推到已故的刘知几身上,而吴兢却说:"是兢书之,非刘公所述,草本犹在。其人已亡,不可诬柩于幽魂。"同僚皆惊愕 失色。后张说屡请吴兢改写,吴兢终不允,说:"徇公之情,何名实录?"深为世人赞许,誉为唐代的良史。

  崔颢

  崔颢(?~754)唐代诗人。开封人。唐玄宗开元年间登进士第,开元后期出使河东军幕,天宝时历任太仆寺卿、 司勋员外郎等职。崔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现存作品,有几篇色泽浮艳, 内容轻佻者,可能是年轻时所作,后来从军边塞,诗风发生变化,表现出"出身事边"和"报国赴难"的昂扬感情。如《赠王 威古》和《游侠呈军中诸将》,着力于人物意气风度的描绘。诗中春草射猎、野中割鲜的场面,尤其写得富有生气。《雁门胡 人歌》,写秋日出猎、山头野烧的代北景色及胡人在和平时期从容醉酒的风习,极新颖别致。最有名的是七律《黄鹤楼》,李 白读后大为佩服,说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宋代诗评家严羽《沧浪诗话》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 《黄鹤楼》为第一。"《崔颢诗》1卷,收录诗40多首。

  

  薛居正

  薛居正(912~981)宋初大臣、史学家。字子平。开封人。后唐清泰二年(935)进士。自晋至周累官至弘 文馆学士、刑部侍郎。北宋建立后,迁户部侍郎。建隆三年(962),任枢密直学士,掌管全国的贡举考试大权。任中秉公 办事,不徇私情,深得太祖器重,擢升为参知政事加吏部侍郎。开宝五年(972)兼淮南、湖南、岭南等道都提举三司水陆 发运使事,兼判门下侍郎事,监修国史和《五代史》。《五代史》修成,受到太祖的嘉奖,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太平兴国初, 加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薛居正喜好读书,为文笔落不能自休,死后其子整理手稿为30卷上奏朝廷,太宗赐名《文惠集》 。由他监修的《五代史》(即《旧五代史》)150卷,内容丰富,资料充实。

  

  石守信

  石守信(927~984)宋初大臣。开封人。初仕周,领洪州防御使,加领义成军节度。宋太祖即位,改领归德军 节度。平李筠、李重进叛乱。太平兴国四年(979),进封卫国公。卒后追封威武郡王,谥武烈。

  向敏中

  向敏中(949~1020)北宋真宗朝宰相。字常之。开封人。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初任监丞右赞善大 夫、著作郎。宋太宗"召见便殿,占对明畅",甚为赏识,命为户部推官,出任淮南转运副使。后入为户部判官,知制诰,不 久权判大理寺。向敏中为官廉洁,不入浊流。太宗欲委以大任,遭人妒忌,诬其收受犯官皇甫侃的重贿,经查证,纯属无中生 有。太宗更加器重,100余日内,官升数级,至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咸平四年(1001),初登相位。次年,受 李嗣宗等排挤,降为NB058延路(今陕西延安一带)安抚使,在西北度过10余年。大中祥符五年(1012),再 度拜相,进兵部尚书。天禧元年(1017),向敏中已是古稀之人,自感精力不宜承负繁杂的政务,多次上表请求引退。但 真宗以其德高望重,堪称百官楷模,一直未允。天禧四年(1020),卒于任上,"帝亲临,哭之恸,废朝三日"。死后赠 太尉、中书令,谥文简。向敏中生前曾监修国史,并有文集15卷。

  丁度

  丁度(990~1053)北宋文字训诂学家。字公稚。开封人。官至参知政事。仁宗时,奉诏与李淑等刊修《韵略 》,改称《礼部韵略》。又依例刊修《广韵》成《集韵》,改并《广韵》独用韵为同用的13处。另有《迩英圣览》、《编年 总录》等著作。他对当时军事形势非常注意,著有《备边要览》,并奉诏与诸儒集体编撰《武经总要》40卷,是中国古代著 名的军事著作之一。

  宋祁

  宋祁杞县)。天圣元年(1023)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后进工部尚书,拜 翰林学士承旨。谥景文。诗词多写生活琐事,语言工丽,描写生动。因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世称"红杏尚书"。原集 散佚。清人辑有《宋景文集》,近人辑有《宋景文公长短句》。其兄宋庠亦有文名,时并称"二宋"。

  郑克

  郑克生卒年待考。南宋官吏。字克明。开封人。宣和六年(1124)进士。南宋初历官登仕郎、建康府上元县尉和 承直郎、湖州提刑司干办官,他以五代时和凝父子所著的《疑狱集》为基础,分类增补,附以评论,撰成《折狱龟鉴》。该书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狱讼案例选编,分释冤、辩诬、鞫情、议罪、省过、惩恶、察奸、核奸、察贼、迹贼、严明、矜谨等20门 ,辑录了上自春秋、战国,下至北宋大观、政和年间有关平反冤案、断狱量刑的案例270余条,390余事,并以按语的形 式对其中大部分案例进行了分析和考辨。此书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在案件的侦破、检验、审讯、判决和平反等方面积累的正 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该书取材广博,除正史、实录外,还采摭各种文集和笔记小说等,其中不少 原著早已亡佚,还有一些与今传本有重要差异,对今天研究和整理古文献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苏汉臣

  苏汉臣生卒年待考。宋代画家。开封人。徽宗时为宣和画院待诏。高宗绍兴年间复职。孝宗隆兴初(1163)授承 信郎。师刘宗古,绘人物仕女及佛道宗教画。用笔工整细劲,着色鲜润,尤工货郎担和婴儿嬉戏之景,情态生动。存世作品有 《货郎》、《秋庭婴戏》等。

  孟元老

  孟元老生卒年待考。宋代文学家。开封市人。金灭北宋,孟元老南渡,常忆东京之繁华,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 7)撰成《东京梦华录》,自作序。该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王应麟

  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世居浚仪(今开封市),后迁居庆元(今浙江宁波 )。淳?进士。任太常寺主簿时,因言边事被罢官。后通判台州,迁秘书少监兼侍讲,为贾似道所恶,出知徽州(今安徽歙县 )。贾似道败,始转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又与留梦炎不和,辞官东归。他精于经史、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有《困 学纪闻》、《玉海》、《玉堂类稿》、《诗地理考》、《深宁集》等著作。

  

  钟嗣成

  钟嗣成(约1279~约1360)元代戏曲家。字继先,号丑斋。开封人,寄居杭州。曾屡试不中,遂潜心闭门从 事戏曲著述。其主要著作《录鬼簿》,上下两卷,初稿写成于至顺元年(1330),后又订正两次。不仅记载了元代名家辈 出剧作如林的盛况,并且从理论上对杂剧作出了初步总结与概括,具有极高的价值。他还著有《钱神论》等7种杂剧,今皆不 传;今存散曲52首。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明代思想家。字子衡,号浚川。开封兰考县仪封乡人。29岁中进士。其文有英气, 诗赋雅畅,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徐祯卿、边贡并称为"前七子"。1509年诏为御史,巡抚陕西。后升为太 子少保、太子太保兼院士。疏斥严嵩、张瓒等人贪污奔竞之风。1541年受牵连被罢官,翌年返里,闭门读书。王廷相继承 了王充、范缜等人的唯物主义思想,吸纳孔子、朱熹哲学思想之精华,为中国哲学史上独放异彩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之一。一生 著作巨丰,有《王氏家藏集》等。

  李梦阳

  李梦阳(1475~1531)明代文学家。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甘肃庆阳)人,后迁扶沟(今 河南扶沟县)。其父为封丘王教授,遂家居祥符(今开封县)。弘治进士,授户部主事。因榷税触怒势要而下狱,后获释。武 宗时,刘瑾擅权,他代尚书韩文草疏弹劾刘瑾,被勒令辞官。刘瑾败被诛,李迁江西提学副使,为权贵所恶,去职。在文学上 ,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称明文坛"前七子"。有《空同子集》 。

  李濂

  李濂(1488~约1566)明代学者。字川父。开封人。少负俊才,正德八年(1513),河南乡试夺魁。翌 年中进士,年27岁。自此到38岁之间,历任沔阳知州、宁波同知、山西按察司佥事等职。任沔阳知州期间,逢大水灾,他 上报朝廷请求赈贷,大力抢救赈济,全活数万人。在山西任职时,因提学缺职,代其事,"不两月试竣,士人悦服"。然而李 濂的宦游生涯,很快就因"坐忤权贵"而过早地结束。从此杜门谢客,日以著述自娱,有《嵩渚集》100卷,《汴京遗迹志 》24卷及《乙巳春游稿》等书传世。并参与了嘉靖《河南通志》的纂修。

  高叔嗣

  高叔嗣(1501~1537)明代文学家。开封县人。字子业。嘉靖进士。历任吏部主事,湖广按察使。少受知于 李梦阳,其诗清新婉约。有《苏门集》。

  史可法

  史可法(1601~1645)明末将领。字宪之,号道邻。开封人。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授西安府推官 ,后迁任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等职,再擢升为右佥都御史。崇祯十七年(1644)四月,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 ,他率师勤王,抵浦口而止。清军攻陷北京,南明政权在南京建立,他任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受奸臣马士英 排挤,自请到江都(扬州)一带督师,防御清军。次年四月,江北诸镇先后为清军占领,史可法退守扬州。清豫亲王多铎兵围 扬州,扬州城中守军势单力薄,清军围攻益紧,清多尔衮致书诱降,遭到史可法严词拒绝。四月二十五日,扬州为清军攻破, 史可法自杀未成,被俘。清军首领和豫亲王多铎再次劝降,他临危不惧,大骂清军,遂英勇就义。南明王朝,谥"忠烈",史 称"史忠烈公"。有《史忠正公集》传世。

  李岩

  李岩(?~1644)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本名信。开封杞县人。崇祯十三年(1640),参加李自成起义军。 建议均田免赋,作"迎闯王、不纳粮"歌谣,扩大了义军影响,被李自成封为制将军。永昌元年(1644),起义军攻克北 京,建议驻军城外,保持军纪;招抚吴三桂,以大国封明太子等,未被采纳。起义军败撤北京后,自请率军入河南,为牛金星 所谗杀。

  周亮工

  周亮工(1612~1672)明末清初学者。字元亮,号栎园老人。开封人。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明崇祯十三年 (1640)进士,官拜御史。清兵下江南,遂降清朝。顺治年间,官擢福建左布政使,至户部右侍郎,因被参劾入狱,后释 放。康熙初起用为江安粮道,又因事被判绞罪,遇赦获免,不久病死。周亮工一生著述颇多,主要有《赖古堂集》、《因树屋 书影》、《读画楼画人传》、《印人传》、《同书》、《闽小记》、《字触》等。他的《读画录》(即《画人传》)中有"人 皆汉魏士,诗亦义熙余"的诗句,被视为"语涉违碍",连同他的其他著作一起被查毁,致使流传不广。《因树屋书影》是在 狱中写成,记述其生平所见、所学、所闻,内容大多关乎诗文、小说、戏曲、音乐、绘画及风物名产等,向为学人所重。他精 于书画、印章的鉴赏,是清初著名的艺术鉴赏家,又颇重版刻,其家刊《赖古堂集》称清初佳刻。

  赵映乘

  赵映乘(1619~?)清代官吏。字涵章。开封犹太人。清顺治三年(1646)进士。顺治七年(1650)由 刑部郎中出任福建汀漳兵巡道按察使司副使。后返回故里开封,倡导重修毁于黄河洪水的清真寺,并出资独建后殿三间及尊经 龛一座。赵映乘博学广识,精通希伯来文,他将佚经纂成全经一部,著有《圣经纪变》以记其事。后又任湖广江防按察使,于 任中去世。其《殿试策》由陈垣送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保存。

  张伯行

  张伯行(1652~1725)清初大臣。字孝先。开封兰考县人。生于书香世家,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 ,历官内阁中书,福建、江苏巡抚,礼部尚书。张伯行为官清廉,在济宁道任时,逢遇饥荒,"倾家财运谷以赈,并载钱及棉 衣数船,分给冻馁者"。康熙四十九年(1710)复任江苏巡抚。江南乡试,总督噶礼考场舞弊,张伯行不畏权贵,上书朝 廷将噶礼革职,康熙盛赞"操守为天下清官第一"。张伯行一生不仅政声显赫,且著述丰赡,其代表作有《困学录》、《续困 学录》、《居济一得》、《正义堂文集》、《子学集解》、《广近思录》等。

  周之琦

  【周之琦】(1782~1862)清代大臣。开封市人。字稚圭,号退庵。嘉庆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广西巡抚 。能词,有《金梁梦月词》、《怀梦词》等。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常茂徕

  常茂徕(1788~1873)清代开封文化名人。字逸山,又号痛定思痛居士。24岁为秀才,因屡试不遇,遂专 心研究学问,尤其注重乡邦文献的搜集和整理。一生著述30余种,今存《春秋女谱》、《石田野语》、《洛阳石刻录》等刊 本和《怡古堂文钞》稿本2册。还刊刻《增订春秋世族源流考》等9种。他整理、注释的《如梦录》一书,是研究明代开封及 明代城市社会、经济的重要书籍,向为史家所重视。

  

  宋继郊

  宋继郊(1818~1893)清代开封文化名人。字述之、术之、树芝,号梅花道人、木雁道者。道光二十三年( 1843)选为优贡,次年中举。咸丰八年(1858)任许州学正,后相继任陈州府学、南阳府学教授等职。著述今存有《 居学斋诗钞》、《颍川集》、《西淮集》等3部诗集,有学术著作《三国人物年岁考》、《武虚谷年谱》、《五代史诗浅注》 、《东京志略》4部已定稿。未定稿的有《梁苑志馀》、《邑乘备采》、《志略备选》、《祥符县采访手稿》、《祥符县志稿 ·古迹志》、《相国寺志略》、《杂物撰德》等10多种,现存于河南各图书馆中。《东京志略》辑录宋至清有关开封资料远 比明李濂《汴京遗迹志》、清周城《宋东京考》广博丰富,可谓一部巨作。

  

  李元庆

  李元庆(1838~1904)清末农民抗粮领袖。开封市人。回族。清道光年间武庠生。出身于农民家庭,不满官 府的盘剥,组织"老虎会"来进行斗争。光绪三十年(1904)八月,河南巡抚陈夔龙下达压沙地征粮告示,民怨沸腾。李 元庆联络10人代表,先后四次到祥符县(今开封市)请愿。请愿失败后,各村百姓齐集东郊治台村,准备武装起义。突遭清 军血腥镇压,李元庆在陈留镇马庄遇害。

  刘增?

  刘增?(1845~1926)清末民初开封文化名人。字骧臣,晚号梦园。清同治三年(1864)举人,光绪二 年(1876)进士,后在山东郓城、郯城、菏泽、任平等县任知县,其间兴学育人,平反冤狱,为人称道。48岁时在顺天 府为官,继而又任河南大学堂编书处总纂。早年与人结明湖诗社、夷门诗社,提倡梁园风雅。作为开封名士,曾三次觐见光绪 皇帝。晚年隐于巷里,屡拒民国征聘,不预外事,潜心研究学问,著述颇丰。编著有《梦园诗文集》、《骈体文》、《诗馀》 、《公牍》、《尺牍》、《年谱》、《杂著》、《刘氏家约》、《皇清经解》、《通志堂经解辑要》、《论语分编》、《论语 约注》、《五经约解注》、《九经约解》等。

  

  包拯 包拯(999-1062)北宋著名政治家。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的 家庭,从小就深受封建伦理道德的熏陶。父亲名令仪,号肃之,在进士及第之后,曾在今河南商邱一带做官,官至刑部侍郎。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进士及第,被朝廷任命为建昌县知县。因其双亲年高体弱,须人侍奉,一直不曾到任视事。父 母谢世后,才出任长县知县。嗣后,包拯历任端周知州、监察御使、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三司户部副 使、知谏院;瀛州、扬州、庐州、池州、江宁、开封府知府及三司使,最后官至枢密副使而卒,追赠礼部尚书。包拯是一个传 奇式的人物,南宋和金已经有以他为主人翁的故事、小说和戏曲。元杂剧中有大量的包公戏,他是家喻户晓的清官典型。10 62年包拯病逝,享年64岁,有<<包拯集>>、<<包孝肃公奏议>>传世。开封人民为了纪念他,遂以“包府”代称开 封府,又以包府坑代称开封府遗址。八十年代,市政府又重建包公祠于包府坑西湖的西南角,供人瞻仰。  

  -

  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年),北宋诗人,字子美。“其上世居蜀,后徙开封,为开封人。”他是诗 文革新运动中的重要作家,与欧阳修、梅尧臣友善并齐名,时称“欧苏”或“苏梅”。祖父苏易简,宋太宗时参知政事。苏舜 钦政治上倾向于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杜衍等人延揽人才,准备实行新法。苏舜钦是杜衍 的女婿,被范仲淹推荐为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御使中丞王拱辰等反对改革。时值进奏院祭神,苏照惯例用所拆奏封的废纸 换钱置酒饮宴。王诬奏苏以监主自盗,借以打击范、杜。苏被削籍为民,与会的名士十余人同时被贬逐。被贬后离开汴州,于 苏州营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庆历八年(1048年)复官为湖州长史,未及赴任即病故,年仅41岁。苏舜钦的文学创作, 以进奉院事件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在前期,其文学活动与政治活动紧密相联系,文笔犀利,议论激烈,抨击弊政,要求改革 ,具有极强的政议性和战斗性。在后期,隐居生活局限了他的视野,反映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作品减少,寄情山水的作 品增加。苏舜钦是慷慨、豪迈、积极要求变革现实的诗人,他的诗歌也热情奔放。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 集>>。  

  

  相关专题:河南各地市汇总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