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调查》:解谜民工荒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3日14:36 央视《新闻调查》 | ||||||||
演播室:记者最近在珠江三角洲采访时发现,在一些工厂集中的地方,几乎每家工厂的门口都张贴着招工广告。一方面前来问津的人寥寥无几,另一方面,工厂还要面对每天新的辞工者。今年春节过后, 我国南方珠江三角洲一带,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出现缺工现象。人们印象中的珠江三角洲是打工者云集的地方,源源不断南下的打工者形成了每年春节后壮观的“民工潮”,那么眼下企业缺工的原因是什么?民工短缺的背后又到底是什么呢?
解说: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省东莞市,是我国著名的打工之乡。这里汇聚着来自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企业一万五千多家。过去人们常听到的一句顺口溜是“东西南北中,打工到广东,”而东莞更是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超过260多万。今年春节过后,东莞等地开始陆续出现企业用工短缺现象,而当我们9月份来到这里时,依然发现,在东莞的许多工业区,几乎每家工厂的大门外都张贴着招工信息。不论是制鞋厂,电子厂,制衣厂,家具厂都大量招收普通工人,从招工告示来看,工厂缺少的并不是人们常常说到的高级技工,招工的工厂对招收的工人几乎没有任何文化技术要求,只要年龄在18-25岁之间,能够提供身份证者就可以录用。一些招工广告甚至承诺,谁只要能够带来打工者并保证在厂里干活满三个月的,奖励现金若干。汇勋电器制品公司是当地一家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产品大都销往国外市场。成立十年来,这家公司年年按期完成各种订单,然而今年夏天,一份来自美国的加工合同却让公司经理犯了难。 林振威:部门接到订单以后我们预估需要大概一万名员工,但是五月份的时候我们工厂只有四千人了。 记者:也就是说你缺口缺六千人对不对? 林振威:对,缺六千人。 记者:以前对你们来说招六千人容易吗? 林振威:按照我们以前的经验,各方面都配合我们有信心能够达到的,后来越来越不对劲了。 记者:怎么了? 林振威:就是因为(工人)不停地流失,曾经有一天招工不到200个,但是跑掉都有200个了,所以从来没有想到原来(工人)流失会这么严重。 解说:为了按期履行生产合同,汇勋公司一方面组织工人加班加点生产,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招聘工人,满足生产的需求。 而一个月下来招工效果并不理想。 林振威:最初我们以为就是一段短的时间,后来我们觉得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还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解说:因为人手不足,公司无法在合同期内供货,国外的客户对汇勋公司施加压力。 林振威:因为在他心目中中国大陆的劳动力是非常大,从来不会听到没有听过劳动力出现什么问题的,他以为我们生产出现什么问题,找一个借口。 解说:无奈之下,汇勋公司只能向当地的劳务市场等中介机构求助,但是劳务市场也提供不了多大的帮助,因为近一段时间,像汇勋公司这样严重缺工的企业越来越多。 梁宁:每天有差不多好几十个厂都打电话来要求我们有什么办法帮他协助解决。 记者:你们能提供多少? 梁宁:我们也能解决到三分之一。 解说:东莞有各种各样的劳务市场,它们为缺工的企业和打工者提供了一个供需交流的平台。这是东莞著名的厚街镇劳务市场,市场的负责人说这里从春节过后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常驻这里招聘工人。 记者:你现在这里登记大概有多少家企业? 劳务市场工作人员:我们这个容量比较大了,至少有几万个了。 记者:都是缺工的? 劳务市场工作人员:一般都有几万个了。因为周边城镇整个东莞市差不多有很多镇都在这里登记。 解说:从各个企业张贴的招工信息可以看出,缺工的企业多为制鞋、玩具、服装、电子和家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企业缺少的同样为大量的从事一线生产的普通工人,并且以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女工最为紧缺。 记者:今天上午情况怎么样? 企业招聘人:今天上午普工我只遇到了两个。 记者:来应聘的?你看这上头是普工要招50个人? 企业招聘人:对。 记者:只遇到两个? 企业招聘人:对。 企业招聘人:今天准备招15到20,到目前为止的话已有3个。 解说:为了招工,企业还想出各种优惠条件来吸引工人。 记者:我看你原来的工资写的是650一个月保底,你后来为什么改成700了? 企业招聘人:因为今年普工特别难招,像我们以前保底550招来的人就不多,后来保底650他现在还在犹豫还不进来,现在我改到700。 记者:今天上午有来应聘普工的吗? 企业招聘人:普工只有两三个。 企业招聘人:像我前年招工的时候招普工根本不需要来这里招,我打个电话他们就给我送过去了。 记者:谁给你送过去? 企业招聘人:这个劳务市场。比如我要是要20个普工,他就会给我送30个过去。 解说:按照经济学家的统计,在中国有一亿五千多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每年都有几千万民工从家乡涌向东南沿海城市打工,形成了我们熟悉的“民工潮”。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在珠江三角洲这个著名的打工城市东莞看到的却是大量企业缺少普通工人的现象。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处于“无限供给”的状态之下的我国,眼前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企业为什么缺工?大量的民工又去了哪里? 解说:就在东莞市大量企业缺少普通民工的时候,20岁的薛海林却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整天发愁。这位来自陕西的小伙子来东莞将近两年时间,先后打了三份工,两个月前刚刚辞去了工作。 薛海林:拿工资也不是很高,500多到600块钱,它是(每天工作)12小时的一个厂,厂里面效益也很差,吃的伙食很差的,干了一段时间我就把工辞了。 解说:小薛刚刚辞去的是在一个制鞋厂做保安的工作。据小薛说,工作状况恶劣,待遇太差是他辞工的主要原因。离开工厂后,小薛大部分时间和一同来东莞打工的陕西老乡住,有时也会住到同样在东莞打工的父亲的这间小出租屋里。小薛的父亲薛志文今年47岁,来东莞打工已经十年了。现在靠修自行车谋生。 薛志文:他去年来的,现在都快两年了,我都担心他一辈子整天这样子担心。我在这里我小孩子有我,他如果没饭吃了没钱花了,我挣点钱给他,现在没饭吃、没钱花你说他能不去做坏事。 解说:老薛自己94年和几个同乡一道离开陕西老家来到东莞打工,先后做过工厂的勤杂工和保安员。在打了四年工,先后干了二份工作之后,六年前,老薛还是辞掉了工作,现在他谋生的手段就是这个流动修自行车铺。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时间,他都会准时来到这个繁忙的立交桥下。 记者:当年跟你一块儿到东莞来打工的这些老乡现在还有留下来的吗? 薛志文:没有,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很少来这里。现在我也觉得我很惭愧的,我十年来,要说嘛我也没做什么大的成绩。 解说:尽管自己在东莞打工并不是特别顺利,两年前,老薛还是让初中毕业就闲在家儿子到东莞来打工,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小薛来广东不到两年时间,打了三份工。 薛海林:刚来的时候在一个制衣厂做杂工,它是300元的底薪,加班费(每小时)1块2毛5,一个月加班下来六七百块钱。 记者:那你能接受吗? 薛海林:根本接受不了,在这里背井离乡的跑这么远。 解说:每个月五六百块钱的工资收入和最后的实际花消与小薛的期望相去甚远。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广东,打工赚的钱仅仅够他们的日常开销。 薛海林:以广东这个地方消费嘛,这个消费你一天要是吃呀、花呀就得十来块钱,一个月300多,挣五六百块钱哪有钱啊?来这里只能说是,你赚了钱也花在广东这里,回家还是两手空空的。 解说:六年前,老薛自己就是因为觉得在这里打工的收入并不能使自己攒下多少钱才支起了这个流动的修自行车铺,但他没有想到,十年过去了,儿子现在在东莞打工的报酬仍然没有多大改变。 薛志文:那个企业是越来越精了。 记者:怎么了? 薛志文:我们十年前在厂里做保安,一个月是600块钱,加班算起来是700多块钱。 记者:那就是说他现在的工资还不如你十年前的工资了? 薛志文:工资是没多大变化的,但是消费还比原来越来越高了。 解说:父子俩在东莞打工,时间相隔十年,工资水平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而这十年间维持在这个城市基本生活水平的标准却涨了很多。 薛海林:拿以前来说,一个快餐两块钱,现在一个快餐五块钱,涨了三块。本来以前是十块钱可以消费一天的,现在得二十块钱,那你就必须得找到一个能拿八九百块钱工资的,这样你才能在这里消费起,也可以在这里生活。 解说:据广东省一家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从1992年到2004年这十二年间,珠江三角洲民工工资平均只增长了80元,如果再将物价增长的因素计算在内,民工的收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降低。 谌新明:按道理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 解说:谌新明,华南师范大学人口资源所教授,在今年广东部分地区出现民工短缺现象时,他曾经去东莞进行实地调查。 谌新明:在这几年,尤其是近十年来我们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是很快的,我们其他的身份的劳动者,他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是很快的,那么相比较而言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提高的不仅是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额度都是非常低的。 记者:这十年东莞地方的经济发展谁都看得见,那为什么这么多年这个普遍工人的工资水平一直是这么低? 萧欣欣:一直这么低,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它(企业)也能够维持下去,从另一个的角度来说也是这样,如果它不能维持下去的话,我不用说他可能就要调整。因为企业老板利润空间它是很明确的,他的空间这么大,他怎么样让利,把工资提高去让利他有他的游戏规则的。 解说:在东莞打工者的工资收入又是如何制定的呢?以汇勋电器制品公司为例,该公司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平均为700元,这700元工资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工资450元,这个数额实际上也是东莞市规定的最低保障工资,平均每个工时工资为2.56元;第二部分为加班费,汇勋公司规定加班费按基本工时费的1.5倍计算。据汇勋公司介绍,他们公司制定的工资水平在当地应属中等标准,因此在眼下企业普遍缺工的情况下,对民工很难有大的吸引力。 记者:普通人有一个很简单的想法,说市场嘛,如果说你招不到人了,工资低了那我就把它调高一点人不就来了吗?很简单的一个办法。 林振威:但是作为一个投资者,或者是一个老板要照顾的项目很多,我们目前有接近一万个人,你(每个人)加一块就变成一万了,你加十块钱就变成十万了,所以这个会构成我们经营成本方面也有很多压力的。 记者:企业给我们算帐算得很清楚,我给一个民工一个月增加不说多了一百块钱,我一个月付出去的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成本,没有企业家会愿意白白地花出这笔钱。 谌新明:我想他们的思路还是没有完全跳出,原有在改革开放初期阶段的那种,我把它称之为“三来一补”企业家的思维方式。 解说:所谓“三来一补”是指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东南沿海航运发达的地区,这种贸易方式尤为发达。三来一补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收取加工费,企业成本也因此集中在劳务费用上。 谌新明:他们的利润来源主要来源于什么?来源于工人的收入的降低的空间,这部分空间越大他获取的利润越多。民工最紧缺的就是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类型的,而且企业的利润主要又来源于劳动者的收入的这种过低的这种企业里面。 解说: 企业计算成本不愿意提高工资,而民工对一成不变的工资水平难以接受,于是选择了辞工。在东莞打工不到两年,先后辞去三份工作的小薛又开始了寻找工作的旅程。 解说:我们在东莞的许多劳务市场发现,像小薛一样辞工以后又开始不断寻找新的工作的流动打工者的数量非常庞大。小薛的几个老乡也是在最近刚刚把工作辞掉了,他们住在城郊的出租屋里。 记者:你辞工了? 文婷:对。 记者:什么时候辞的? 文婷:也是跟他们一个厂,今天下午辞的工,真是受不了了里面。 记者:你在那个厂待多长时间? 赵远汇:我在那个厂干了两年多。 记者:什么时候离开的呀? 赵远汇:八月份。 记者:今年?刚离开呀? 赵远汇:是啊。 记者:什么原因啊? 赵远汇:就是太累了,不想干了。 记者:现在我们都知道东莞特别难招,尤其是很难招女工,像你这样的年轻女孩子应该各个工厂最欢迎的。 文婷:对。我们如果去找厂的话把身份证拿去马上就可以进。 记者:但你现在反而不去? 文婷:反而不去,我愿意回家坐着玩我都不愿意去。 解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年轻人宁愿闲呆着也不肯出去找工作呢?小薛来东莞打的第二份工是在一家家具厂当油漆工,每月可以拿到800元的工资。这比他打的第一份工的工资要高出100元,可是半年后他又辞工了。 记者:这个钱不是你自己提出来,你可以接受这个标准吗? 薛海林:它是八百块钱一个月的,但是它每天晚上12点下班,像它这个那么脏那么累,你12点下班,加班费一小时8毛钱,它是那样的。 记者:怎么脏?怎么累呢? 薛海林:油漆全部打出来的,高压机器打出来的,油漆喷到脸上,戴着口罩,戴两个口罩鼻子上还是黑的那么脏,衣服全部都是油漆,脏得要死,油漆飞起来抹在身上,脏得手都好脏的。 文婷:刚进去两天手就磨成这个样子你说我还能做吗? 记者:那被什么磨的呀? 文婷:做手工啊,一双这么白白嫩嫩的手叫我去干那个东西。 记者:人家招普通工人可不就是干这个活吗? 文婷:干活累可以,但你工资要给我高,再累你工资不给我高,谁做啊? 解说:打工的辛苦程度超出了这些年轻人的想象,他们对厂里提供的生活环境也不能接受。 赵远汇:厂里面30多个人差不多40个人一个房间。 记者:40个人一个房间?很大一个房间。 赵远汇:很大一个房间,里面三张床连在一起,中间这么宽一个空隙,还是上下床,走道这么宽。 记者:广东天气这么热,要是热起来…… 赵远汇:里面风扇根本就不起作用,我说还不如住外面算了。 记者:可你住外面,这一个月工资就是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就去了。 赵远汇:我们三个人在外面(合)住。 记者:在你们这个厂子里面像你们自己的生活有人重视吗? 薛海林:哪有人重视,没有人管,反正你每天保证我的生产量,把事情给我做好就行了,不我管你吃的怎么样,住的怎么样,你的生活我是不会管的,我只管我的生产,老板只管我一天应该赚多少钱,这个东西。 解说:另外,一旦进厂就意味着几乎没有任何自己的时间,因为几乎所有的工厂每天都有长时间的加班。 赵远汇:就是时间太长了受不了。 记者:普遍都是工作时间长吗? 赵远汇:大部分厂都是那样,最少也有12个小时。 记者:那一个月有几天休息呢? 赵远汇:一个月有时候,反正是我进那个厂干了两年多很少有休息。 记者:谁都知道这违反《劳动法》,不是吗? 赵远汇:那也没人去管。 解说:这是东莞市的新基工厂区,我们临近午夜时分来到这里,发现几乎每家工厂的厂房都灯火通明,我们遇见了一些刚刚下班的工人。 记者:那你们俩怎么这会儿出来? 工人甲:我们刚下班。 记者:现在都11点了怎么才下班? 工人甲:加班了。 记者:今天加班加了几个小时? 工人甲:加了6个多钟头。 记者:加了6个钟头,每天早上几点开始干活? 工人甲:7点。 记者:你要从早上7点干到现在晚上11点,是这么长时间吗? 工人甲:中间还有休息的。 记者:能休息多长时间? 工人甲:中午就一个钟。 记者:就一个钟。 记者:你现在是刚下班吗? 工人乙:刚下班。 记者:你今天上了多长时间的班了? 工人乙:今天上了13个小时的班。 记者:你明天早上几点钟上班? 工人乙:8点。 记者:每天上十几个小时的班是你自己选的还是厂里安排你的? 工人乙:厂里面安排的嘛,他叫你上班你就上班,你叫你不上班你就不上班。 记者:如果你不加班呢? 工人乙:你不加班你的工资就太低了,只有加班费算起来比较高一点,算高一点。 记者:就是说只有加班你觉得才能够维持你每个月正常的费用? 工人乙:对。 解说:8小时法定工作时间挣来的工资只能维持正常开销,为了提高收入,民工们不得不选择了超时加班。但是一些工厂苛刻的管理制度让这些收入很容易打上折扣。 薛海林:我刚进那个厂的时候,那是第二个月,上厕所,它是规定10分钟,然后我超时间两分钟他罚我20块钱。 解说: 低收入下简单重复的繁重劳动,让民工对工作失去了兴趣,工厂也就越来越多地开始出现民工辞工现象。为了能够尽可能留住现有的工人,多数工厂采用滞后发工资的手段来起到约束的效果。小薛曾经在这家家具厂工作过六个月,但最后离开时他只拿到5个月的工资。在寻找新工作期间,他也反复到家具厂讨要工钱。工厂说小薛没有办理正常的辞工手续。而小薛说,工厂根本就不批准辞工的申请。 厂房负责人:你进厂多久了? 薛海林:半年多。 厂房负责人:你进厂半年多辞工没辞? 薛海林:没有批啊,班长都没有批。 厂房负责人:好啦,这个事情我们再处理。 记者:你们为什么要扣他工资? 厂房负责人:没有扣他工资啊,他自己没领工资走了我们有什么办法呢?你没有说要算你的工资嘛对不对? 薛海林:押你一个月工资你怎么领啊,你下个月走了,上个月工资领了下个月工资怎么领啊?必须要辞工了人家把两个月工资一起结掉你才能领到。 厂房负责人:你辞工你找下面的人,他们没办法的话你可以找我们啊。 薛海林:找你你不受理有什么办法。 薛海林:我去辞工他不给我钱,他说不让我辞。 记者:理由是什么呢? 薛海林:理由就是他说厂里面现在缺人,辞工是不会给你批的,如果你想走人你就自己走,自己走但是你的工资什么都领不到。 记者:我们在采访中会听到很多年轻人跟我们说,他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他们的劳动条件和环境,也没有能力去向对方去要求自己的工资? 谌新明:但他们可以用脚来投票。 记者:民工用脚来投票怎么理解你这句话? 谌新明:在市场经济里面有两个术语:第一个就是用手投票,一个就是用脚投票。在我们国家目前农民工他们用手投票的力量是非常弱的,但是他们可以用脚投票。其实农民从原驻地到沿海地区来打工实际上就是用脚投票的一种表现,现在如果条件你不满意那么你可以用脚投票的方式,你可以选择离开。 记者:但是这么多年里头他一直拥有这样的一个权力,那为什么以前不离开现在离开? 谌新明:还是要回到市场本身的作用,现在市场的环境跟原先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是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比原先成熟很多了;第二现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比原先更通畅了;第三一个,根本性的,还是利益的驱动。现在已经有了更多的让他选择比原有的生存条件更好的机会了,机会更多了。 解说: 辞工后的小薛靠父亲修车赚来的钱维持生活。老薛每天都希望儿子能尽快进厂。 记者:你觉得东莞现在这个企业,这种状况,你愿意让他在东莞做吗? 薛志文:不愿意,但是你暂时没办法,年轻人还是要锻炼锻炼的,不锻炼什么事情,老爸不能跟你一辈子对不对。 解说: 老薛认为,只要进了厂就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在厂外晃着每天光维持基本的生活消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几天前,他托人在附近的一家酒店里为儿子找到了一份保安工作,但小薛还是一直不愿意去上班。 薛海林:做保安反正没有什么出息。 记者:你觉得这个出息是个什么意思? 薛海林:就是做保安既没有发展前途也赚不到钱,我在这里干,没有干的必要。 解说:老薛实在不能理解儿子不愿做保安的理由,保安工作虽然收入不算高,但比起在工厂打工显然活要轻松许多。何况有这样的工作机会也并不容易,十年前他就是因为自己有退役军人的身份才谋到这份差事的。 记者:他现在这些条件、待遇、环境能比你十年前好一点吗? 薛志文:和十年前差不多,但是他们不愿意做。 记者:十年前你能接受的事情为什么他现在接受不了? 薛志文:他们没吃过苦,他都是觉得很累的。 记者:您是这么看他们的吗?您是觉得他们怕吃苦。 薛志文:肯定的,我们那时候多少要比现在人吃苦要强一点,现在都是年轻人都没吃过那个苦。你说那个加班,在我们那里加班一点反正也不是多么重的,又不是种地,在太阳底下晒,住在房底下,但是他们呢?他们都不愿意干时间长的,他们耐不下那个性子。 薛海林:我们这一辈人不能跟他们那一辈人比,说现在在哪里吃苦就行了,你吃苦老板看不见拿不到你应得的你吃再多的苦没人知道,也是没有用的。 解说:儿子宁可闲着也不愿意去做保安,这让老薛感到非常生气。因为这件事情,这对身在他乡的父子发生了争执。 薛志文:每个人来这里都是发挥自己的能力,自己能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我说你没读多少书,你要不是摆着一个吃苦耐劳的精神你在这里很难生存。要做事能大能小,你能做大事你也能做小事。我都想过这个,你要(觉得)我在这受不了了,我厂子进不了了,那说句实话有些人捡垃圾罐、捡粪蛋也能生活,我都气得想我也去搞那些事啊,我只要能生活天天有饭吃我就不说那些话。 薛海林:只是为了简单的单一的找碗饭吃那我就不用来这里了,就回家去老家找份工作干着,一天有饭吃就行了。 记者:你会想什么样的岗位是你愿意干的?你觉得比较理想的? 薛海林:现在我就一心找一个有发展的,为以后能奠定基础的事。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以后,也为将来嘛,现在如果还是原地踏步,十年前是这样,十年后还是这样,我还不如选择不做。 记者:你不能接受你父亲的生活吗? 薛海林:我接受不了。 记者:您的调研当中,您会觉得现在新生代的这一代民工他们跟以往的民工有区别吗? 谌新明:他们这一代的成长环境由于跟上一代不同,他们更多地受到了市场经济的教育和洗礼,所以说他们的思想观念相对说来是开放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他们也可以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和经济享受;第三个 他们比较注重自己权益,包括收入权、劳动条件权、社会保障权力,比较重视自己权益的保障,但是跟上一辈相比的话吃苦耐劳的精神方面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因为在目前情况下,如果他不能够尽快地改变他这种民工的身份的话,我相信还是非常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的。 解说:小薛希望自己在东莞找到一份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失业两个月来,他几乎每天都要到张贴招工广告的企业去打听用工信息。 薛海林:你厂子上几个小时的班? 保安:八个小时。 薛海林:加班吗? 保安:八个小时不加班。 薛海林:厂子是做鞋底的,条件呢,初中毕业,但是它的工资很低的,500多块钱,时间也很长的 12个小时,时间很长的。他下午两点招工,要我下午过来看一看。 记者:他的招聘广告上写了干12个小时吗? 薛海林:广告上不会写的。 解说:尽管整天在外奔波,但大部分工作机会都令小薛失望。 薛海林:它那个厂里面,家具厂嘛,体力活,我们进去他要我们做40个俯卧撑,做下来就把你留下,做不下来就不要你。 解说:满意的工作也不是没有,但只有初中毕业的小薛显然不符合这家电子厂的招工要求。 薛海林:你看人家的宿舍,宿舍里面都是空调,厂里面有车接车送,一天八个小时星期天不上班,人家都有一千多块。好厂人都想进,条件也比较高一点,保安要懂电脑的,电工要两年以上的电工经验,我的能力达不到就只能到其它厂看看。 谌新明:在现在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就业的机会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充裕,同时劳动者频繁的劳动力跳槽或者说流动对企业会产生一些损害,反过来对劳动者本身也会形成伤害,所以我不是很赞成民工的盲目地流动,我比较赞成当民工的素质提高以后有序地、科学地、合理地流动。当他的人力资源的素质提高到一定程度,当他具备了跳槽的能力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流动对个人、对社会都是有利的。 解说: 东莞的很多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这里招收的大量打工者多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在经过若干年的简单重复劳动之后,越来越多的打工者渐渐意识到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始主动选择离开他们打工的企业去谋求新的发展。 这位来自广西的姑娘到东莞已经四年,先后打过五份工作。四个月前她也辞去了工作两年,收入稳定的电子厂的工作。 记者:最后一份工作待遇怎么样? 陈玲:待遇还可以的。 记者:上班时间长吗? 陈玲:上班时间不长。上班一天八个小时很正规的那种。人家是电脑操作嘛不是很累。 记者:听起来挺好的,为什么辞了? 陈玲:因为那个工厂里面都是比较机械化的,我还是想找比较好,能学点东西的,以后打工也不是一辈子的事,还可以学点什么,觉得自己适合做什么给自己找一个,做点什么是比较好。 记者:想学点什么? 陈玲:我什么都想学现在。 解说:在流水线上工作了四年后,她目前的理想是做文秘工作。为了能够从事这个对她来说全新的工作,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电脑培训班。 记者:你觉得做这个工作比较有发展前途? 陈玲:应该是最基础的,但以后可以升职,做主管经理之类的往上面(升),感觉提升的机会比较好一点。 解说: 眼下在东莞,有陈玲这样想法的打工者越来越多,他们在经过了若干年生产线上的简单重复的劳动之后,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也是目前东莞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辞工、找工的流动打工人群的一个原因。 解说:在东莞市一些企业持续出现用工短缺的时候,内地开始不断有一批一批新的打工者被组织来到东莞。 记者:您这是从哪儿来? 电脑学校老师:湖北。 记者:你带了多少学生? 电脑学校老师:十多个学生。 记者:最近学生缺吗? 电脑学校老师:我们现在学生很多,一般现在厂里直接找我们要学生,学校里面一般不给的。 记者:不给,为什么呀? 电脑学校老师:我们要挑厂啊,我们挑厂里面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待遇,还有一些劳保之类的。 记者:现在是供不应求吗? 电脑学校老师:应该是这样。 解说:这批来自湖北钟祥的女孩今年大都只是16-17岁,他们经过了初步的电脑培训之后被组织来东莞市的一家电子厂工作。 记者:像他们这次来的话什么时候要上班啊? 电脑学校老师:他们也就是今天下午要进厂。 记者:今天下午就进厂? 电脑学校老师:今天下午就进厂。 记者:你们之前来过东莞吗? 学生:没有, 记者:你今天刚来了一个小时,在这儿看一看是什么印象,对东莞? 学生:高楼大厦的感觉,真的是感觉城市化了。 记者:喜欢吗? 学生:喜欢。和我们那里真的是不能比啊。 记者:那你想象你在这儿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吗? 学生:尽量地往上爬,达到小康生活就行。 电脑学校老师:进厂以后大家还是在学校一样能吃苦、能耐劳,遵守纪律,好吗? 解说:这些来自内地农村的孩子即将投身于这座城市,他们对城市的生活充满着好奇与梦想,对自己的未来怀着热切的期望。而这样的梦想与期望,两年前来东莞时候小薛也曾经拥有。 薛海林:我来的时候就想着这里是一个黄金地段嘛。 记者:什么叫黄金地段? 薛海林:人家经济繁华,出来了就是为了赚钱嘛,反正这里人家的工资什么都好一点。 记者:那时候在你的想象里,如果你来了广东你会过上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薛海林:当时想我来广东这边找一份工作,轻松一点的,不是那么吃力,干净一点,一个月能拿到七八百块钱,干上一段时间,当时那样想的。 解说:两年的打工经历让小薛发现要想在城市里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记者:如果东莞目前工厂的状况还是没有改善,你打不打算回家去,回到农村过以前的生活? 薛海林:回家我是暂时接受不了。 记者:你喜欢城市吗? 薛海林:我喜欢城市的这种环境。 记者:你说想要在这个城市留下来那你靠什么呢? 薛海林:我尽量去找一份好的工作,等到我要是有找不到的那一天我会选择回家。 演播室:经济学家在面对发生在广东沿海的民工短缺现象时说,劳资关系不当直接诱发了目前南方一些企业的缺工,而近年来,我国农村产业政策的调整,内地经济的起步都让打工者有了更多的,更理性的选择,这也客观上分流了南下的打工人群。面对民工短缺现象,专家建议我们应该更加理智地思考它背后的问题,劳动部门应该抓住机会合理引导劳资关系的调整,同时为打工者的再发展提供培训机会,这将为今后引导产业布局、经济结构的调整,使我们的企业能够向着更加健康,更加长久的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向发展做好准备。 相关专题:央视《新闻调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