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老兵器”因何历久弥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9日13:12 青年参考 | ||||||||
杨逸中 沪深股市上周四的暴跌是两年多来单日跌幅最大的一次,盘面一片惨绿。虽然座位离行情看板未必过近,但许多人的 面色却随之变绿,有些人甚至连眼珠也变绿。如果这是一次诱空,那么诱空者对于撒手锏的拣选就透射出了他们高深的功力, 他们看出了隐藏在常理身后的玄机。
全流通早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话题。多次的同义反复本该使这一兵器的威慑力至少因为审美疲劳而日渐式微,但是没 有。该兵器在当下点位上所显现出的高效性,表明全流通的威慑力实在是宝刀不老。 权利和义务在匹配上的失衡,出现病变就属常态,总无问题却只能算作意外。股票的原本设计,是上市公司在取得不 可赎回的低成本运营资金之际,所有控股股东必须付出股权充分市场化的代价。在股权部分流通的格局之下,非流通股最大的 问题还不在于其股东以远低于市场的成本拥有了相同的股权,而在于这部分股权与市场因素的绝缘。股市的现代企业资源市场 配置功能于是名存实亡,几乎所有诸如上市公司与庄家内外勾结操纵股价、控股股东肆意侵害中小股东权益和母公司恶意侵占 上市公司资金等令人眼花缭乱而又屡禁不止的丑恶现象,都只是些无从杜绝的副产品。 在沪深股市千余只股票中,当下只有三家全流通的股票。屏蔽市场因素的国有控股局面设置,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遗产 ,其最主要的初衷恐怕还不在于经济上的算计,乃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但在市场经济观念已经确立了许多年之后,尤其是在 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部分流通模式的诸多弊端之后,就应当立即启动向新平台的过渡。 任何方式的全流通恐怕都不免会对现行股价形成下向的牵引,不过有一个可以充分衰减甚至几乎消弭这种牵引力的简 单路径。考虑到中国股市的规模当下还相当小,发展空间仍然非常巨大,如果立意之后所发行的新股都能够严格执行非流通股 的瘦身计划,甚至只发行全流通股票,那么假以时日,过往累积出的既有非流通盘所占比重必将持续下降,直至不再成为一柄 高悬的达摩克里斯之剑。陈年旧账如果无法一时还清,设法冻结其规模总是一个明智的对策,以避免把自己一直逼进角落。 但事实上是涛声依旧,甚至连新近推出的中小板股票也都清一色地有着大块非流通盘囊膪。非流通盘的绝对量在持续 递增,相对量也不见缩小,可谓知行分离的又一滥觞。主观上的每次全流通试探,在客观上却都无异于砸盘,而砸盘属于操盘 的一种,绝非监管当局应有的作为。砸盘力道的增长恰好冲抵了市场对砸盘手段的审美疲劳,老兵器自然历久弥新,屡试不爽 。股市周期性的上升行情或许总能让人一时淡忘,但疯狂过山车游戏毕竟不是正道。 全流通本是股市归于本色的必由之路,是规范股市的最根本之道,利国利民。当下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时有相异指向 无足为怪,但如此频度和深度的背反却属异常。能够在振幅渐小的振荡过程中逐步趋向既定稳态的系统方属良性,控制论评估 系统的这个标准显然具有普适性。 (编者注:全流通,是指在我国整个股票市场中,所有的普通股都享有流通的权利,所有的投资主体均可按照其自身 的经济利益,在股票二级市场自由买卖股票。)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