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苏里看大选(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14:46 南方周末 | ||||||||||||||
2004年11月2日,美国大选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除了日程中多了投票这项活动之外,所谓的投票日似乎同普通的一天并没有多少差别。不过,不安、兴奋、犹豫、期待……空气中活跃的情绪明显多了很多。 全民动员 街道上,四处可以见到志愿者。她们带着亲切的笑容问候每一个路过的人,然后问:“您投票了吗?”如果答案是“yes”,她们就会热情赞扬一句:“很棒啊!”如果答案是“no”,她们会迅速递上一份投票指南,详细告知应该去哪里投,怎么投。 街道两边到处是各色各样的广告牌。远处的十字路口边,五六个年轻人正向经过的车辆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标语牌,向他们做最后的宣传。牌子上有的写着“克里”,有的写着“布什”,有的写着“迈特”或“克莱丽”(密苏里州州长竞选人)。 事实上,整个美国都已经被卷入这场大选的洪流中去了。在密苏里大学,校董事会主席也早早通过学校的电子邮件系统,向所有学生、教员、职工群发呼吁信,鼓励大家在大选日出来投票。 无所不在的投票站 不要把投票站想象得那么神秘。几排桌子拼成的桌面,硬纸板分开的隔间,不用怀疑,这就是一个投票站了。这种可说是“简陋”的投票站,可不是只有密苏里大学才有。 投票则更为简单了。每一位来投票的选民都会领到一个信封,里面装着选票。找一个隔间坐下,填好选票,装到信封里面投进一个上了锁的铁箱里就行了。 选票不只总统候选人,州长、副州长、参议员、众议员,甚至法官以及事关本市民生的议案也来凑这场选举的热闹,仿佛跟大选同一次投票也能沾点喜气。只有每个投票站一半民主党对一半共和党的监票人,才让人觉得这是在选美国总统。 刚满18岁的查克汉瑞,今年是第一次来参加公民选举。他显得颇有些兴奋。他的爷爷、爸爸、妈妈都是民主党人,他本人这一次也投了民主党的票。在他看来,不同竞选人对政治问题的不同处理,是他投票的依据。 杰克可不是一位普通的选民,这一次除了投票之外,他还要负责监票。所以,他一大早5点多就来到投票站,因为投票处需要从早晨6点运作到晚上7点。他是一位退休了的教授,这次参加收集选票工作完全是志愿性的。他认为美国人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他们不依赖政府来做事情,而是自己动手筹集资金,建立社区设施,盖起教堂。他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志愿工作来影响政府,改善社区生活。 大选之夜的政党竞选大会 圣路易斯是密苏里州人口最集中的城市。有人说,赢了圣路易斯,就赢了整个密苏里州。于是,在大选之夜,密苏里州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同时在圣路易斯举行竞选大会。 民主党的竞选大会在圣路易斯“复兴”宾馆的沙龙大厅举行,大约有三百多民主党人自发的来参加。现场有三十多家新闻媒体在报道,十多台摄像机占据了每个“有利地形”。到处都是背着相机、采访机的记者,地毯上布满了摄像、照明、转播设备的电线,景象颇为“壮观”。 来参加大会的选民多为三四十岁中年人,也有不少老年人和年轻人。有一位五十多岁的选民,戴着一顶西部牛仔式草帽,帽子上别满了各式各样徽章。他兴致勃勃地看着大屏幕上随时变化的记票结果,从容而自信。有两位女士穿着美国国旗式的红毛衣,红篮白相衬的色彩在人群中很是显眼。更多的人则是穿着印有支持民主党候选人标语的T恤衫,或者胸前贴着竞选图标。他们端着酒杯,相互问候,欢声笑语,整个气氛就像在举行一个节日聚会。 随着记票结果不断公布出来,人群开始兴奋。密苏里州的民主党也安排竞选人一个个上台来发表演讲,台下的人们呼喊着竞选人的名字,挥舞标语。气氛不断的高涨。每当电视屏幕上出现民主党候选人的得票数领先,人们就欢呼鼓掌,笑容满面。 在这些选民当中,老年人大多关心医疗问题和教育问题;而中青年大多关心税收和战争。 当然,无论对未来如何期待,现在只能等着大选尘埃落定。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