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关于云南水电开发的争论专题 > 正文

美国水坝经济的发展对怒江水能资源开发的启示(4)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17:49 云网

  

  1.看待开发和保护的关系一定要有大局观。要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就必须有可持续能源战略作保障。具体到中国而言,开发水电资源,替代燃煤发电,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符合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开发和利用相对有利于环境的,并且在全球能源分布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水能资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可持续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并没有证据表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对水电极为依赖的各州的环境问题较其他地区严重。虽然建设了众多大坝,尽管有批评声音,田纳西河流域仍然是北美地区生物多样化最丰富的河流之一。根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统计数字,田纳西河及其支流有125种淡水贝类、96种蜗牛以及319种鱼类,甚至成为稀有鱼种的家园。由于清洁能源对大气污染较小,加之科学的规划管理,TVA依托大坝而建设的100多座公园及其他景观每年都会吸引数以千万计的旅游者前来旅游。

  2.要用联系的眼光来看待开发。首先,从宏观层次看,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其所进行的大坝建设是因需求而引起的生态环境变迁史中的一个过程,属于自然现象。大坝只是对现状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经过一定的时期,它所影响的生态结构可以达到新的平衡;其次,河流梯级的开发与水资源的利用,实质上是通过工程措施把资源从一种生产领域转移到另一种生产领域的过程。随着大坝的兴建,水库的形成,土地、生物、矿产资源均可能减少。这种资源构成的变化,有些是不可逆的,有的将转化为另一种资源,如土地资源的淹没,可能转化为水面资源和景观资源。并不是所有的大坝造成的环境影响都是负面的。水库的建设也经常使一些生物群体受益。

  3.要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怒江生态环境的现状。首先,从严格意义上说,怒江已不是一条保持着自然流态的河流,因为在怒江上游(西藏那曲地区)早已建有一小型水电站,且怒江河谷地带已被人类所开发利用,人类的扰动也必将会随着旅游热的升温、当地其他资源的开发等原因不可避免地进一步加剧;萨尔温江如果被所在地国家开发(近来已有相关报道,泰国和缅甸政府都计划在本国境内的萨尔温江江面上筑坝,因而反对中国的开发计划),怒江保持一条原生生态江的目的也不可能实现;其次,怒江干流并没有大规模的水电开发项目,但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国家环保总局最近的一项调研报告是这样陈述的:“怒江河谷两岸由于大量砍伐森林、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等落后生产方式导致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急剧下降,生物多样性和以森林为主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滑坡、山洪、泥石流等昔日罕见的灾害及旱灾也日趋频繁。进入2004年雨季以来,怒江沿线灾情严重,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州府六库也处于洪水威胁之中。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当地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及近乎于零的环保投入(怒江州环保局每年只有数万元工作经费);第三,不能夸大因大坝建设产生的移民、淹没土地等问题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而看不到其有利的一面。一方面,怒江州在水电开发中将产生五万左右的移民(考虑到当地恶劣的生存条件,移民是脱贫的较好选择)、被淹没的耕地约六万亩左右。考虑到开发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与三峡大坝相比,这样的代价不应被大肆渲染;另一方面,考虑到落后甚至是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怒江已造成的生态破坏,借助开发所带来的资金支持进行移民就某种意义而言是对环境的一种主动保护。

  4.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开发,大坝建成后的综合效益将在多方面有助于环保。(1)大坝建成后对环境方面有利的直接影响一般包括: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并极少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反而能改善大气质量,延缓区域气候变化;既不消耗水资源,又不会产生污水,通常还会造成新的更具繁殖力的淡水生态系统;用于电力生产,避免了区域内因能源需要而不得不开发其他高污染资源,同时减少不可再生或有利于环保的资源的消耗(例如以电代柴,减少大气污染);在环境评价环节必然要开展的流域珍贵物种研究,有利于促进保护工作,使保护及管理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2)大坝建成后的综合效益对区域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深刻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环保工作的大步、稳定开展。经济方面,通过有益于环保的政策决策和大坝运行管理设计,可以在开发中直接获得大量的环保资金;社会方面,随着水电开发进程对流域社会的变革性影响,将较快地改变当地民众掠夺和破坏型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文明素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使其转变为环保中的重要建设性力量。

  5.科学的评价、规划以及建设和运行方案有助于将大坝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水电开发项目(特别是大坝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它会淹没或改变生物的栖息环境,甚至阻碍水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改变水文条件;导致水体变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改变甚至破坏景观资源等。另外,大坝建设对区域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及经济环境方面也可能因移民等问题产生负面影响。但我们认为,这些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减轻甚至避免的:(1)在开发项目评价及流域规划过程中,把生态环境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最终得出生态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水利水电工程环保标准体系。因此在怒江开发中应树立流域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概念,综合考虑开发活动间的相互影响,统筹兼顾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的关系。(2)在大坝建设过程中,要优先选择使用对生态环境友好的建坝技术及建设一些有利于生物生存及繁衍的附属设施。开发商一般会将成本效益因素摆在首位,因此在这一方面政府应发挥更大的管理及监督作用。(3)大坝建成后,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运行机制,促进开发中的保护。

  总之,我们认为,只要在开发中重视环保问题,坚持科学的开发模式,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双赢是可以实现的;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人道”与“兽道”并非不能兼顾。我们注意到,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已经在如何使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如何利用开发收益加大环保投入,如何建立开发与保护立体建设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四)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上游大水库带动下游小水库的梯级开发模式值得借鉴。

  水电开发的早期阶段,多数国家都处于单个电站孤立开发、独立管理的状态。1933年,美国在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方案中首次提出多目标梯级开发的主张,并加以实施,随后的40年成为梯级开发迅猛发展的时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10年,梯级电站建设也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般认为,梯级开发对流域的经济资源结构、生态系统的冲突与平衡、社会结构的解体与重构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较单项工程而言具有群体性、系统性、累积性、潜在性等显著特征,因此也更加复杂和深远。同时,河流的不同梯级开发方式(如控制性大坝的布置、开发时序、开发项目的不同组合),对流域资源、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例如,高坝大库兴建在上游、中游或下游则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我们认为,根据怒江流域的特点,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梯级开发模式值得借鉴。

  田纳西河流域的梯级开发模式可简单归结为“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以上游大水库带动下游小水库,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使效益最大化”。TVA在上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了流域规划的水电开发,据1991年底统计,该流域已建大小水电站55座,通过大站带动小站,先大后小的方式,现已开发数分别占可开发水能资源的79%和88%,开发利用程度很高。水电成为TVA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在实施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水电现代化计划。

  除水电项目外,田纳西河流域在梯级开发过程中,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合理规划和建设,在防洪、航运、化肥研制与推广、农林渔业生产以及旅游休憩业的发展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就现阶段而言,我们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怒江流域滚动开发机制,按照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的方针,开发有条件的梯级水电站,建立梯级补偿效益返还等机制。首先应鼓励优先投资建设龙头水电站,以此为出发点寻求流域的可持续综合开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专题:关于云南水电开发的争论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万张精彩家装美图欣赏
购房装修答疑集锦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