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浪人物专题 > 正文

美国问题专家张立平谈布什连任及中美关系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0日14:15 《人物》-新浪
美国问题专家张立平谈布什连任及中美关系实录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美国问题专家张立平在访谈中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美国问题专家张立平谈布什连任及中美关系实录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美国问题专家张立平女士


  11月10日13点,新浪网邀请到美国问题专家张立平作客嘉宾聊天室,与网友就布什连任及中美关系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以下是本次访谈的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中午好!从一点钟到两点钟,新浪嘉宾聊天室要进行的是《人物》杂志和“新浪人物”联合举行的系列嘉宾访谈。今天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的是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美国问题专家张立平女士。

  张立平:大家好,网民朋友们,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中美关系的看法。

  主持人:在我身边有一位临时的同事,人民出版社《人物》杂志的记者迟耿杰,欢迎你!今天我们会跟迟女士一起把网友的问题转达出来,做一个在线的沟通。

  迟耿杰:很高兴来到新浪。

  主持人:我们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有关现在的国际关系热点、尤其是中美关系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向张女士提出。我们做一个网际沟通,直接面对专家阐述你的话题。

  关心新闻或者关心政治的网友可能都在今天新闻中心看到几条热点新闻,有几个方面,跟美国有关的,或者跟中国有关的。我们会关注到,比如美国军队已经进驻费卢杰市中心,有一定的伤亡,但是人数很少。同时,今天陈水扁有一个讲话,大家很关注。陈水扁对两岸关系有一个新的表态,大家看他有什么话要说。还有日本媒体报道所谓“攻日”三种可能性。很多网友都很关注这些问题,我们看到很多网友留言,首先请张女士就这几个热点问题做一个简要的阐述。

  张立平:我想主要谈一下伊拉克费卢杰这个问题。美国应该说早就有所准备,他们9月份开始排兵布阵,因为美国大选而一直拖到现在。美国想把伊拉克局势稳定下来,所以首先把反美的武装力量搞定。另外费卢杰问题的平定有助于明年1月份伊拉克的选举。

  主持人:关于费卢杰形势现在正在进行中,可能跟中国的直接关系不大。但是,美国在中东的政策、尤其是在伊拉克的政策,包括对其它国家的一些政策,它们的未来动向跟中国关系就很大了。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过一会儿再谈。

  在张女士看来,回顾这几年的中美关系,同时展望未来的中美关系,值得关注的事情有哪些?

  张立平:我想谈中美关系也好,谈伊拉克的局势也好,离不开一个大的背景,这就是9.11事件,因为我们知道9.11事件对美国政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它改变美国的政治议程。在9.11发生之前,美国社会比较稳定,政治立场比较集中于社会、经济议题,美国民众对外交安全关心程度比较低。9.11以后这个议题一下上升,这次大选中间也是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议题。

  另外,9.11事件也改变了美国政治思潮,对政治思潮有很大影响。在此之前,保守主义虽然有一定势头,但是自由主义还有一定的说话声音。9.11之后,尤其是新保守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日益上升,伊拉克战争以及美国对伊拉克局势,还有美国大战略方面我们都可以发现新保守主义的影响。

  第三点就是,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确立了重心。我们知道美国是三权分立国家,在9.11发生之后,国会常常和总统行政权进行分权。但是9.11之后权利中心向总统发生很大转移,总统不是制衡总统,而是跟随总统。

  还有一个方面,9.11重新塑造了布什,我们知道布什刚上台是一个弱势总统,但是9.11使他成为强势总统,在反恐战争中他非常坚定,非常果断,非常有原则性,这些使他成为在今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成为一个很强有力的反恐总统形象,这是他今年获胜的原因之一。

  最后一点,9.11改变了美国政党政治。我们知道,在9.11之前,应该说两党在政治势力上不相上下,尽管共和党控制了国会,但是它们的差别比较小。但是在9.11之后进行两次选举,一次是2002年的中心选举,还有今年的大选,共和党都占尽了优势,在2002年选举中共和党一反常态,继续控制了国会的参众两院,并且获得一些席位。在今年选举中共和党可以说全面获胜,在总统职位上布什战胜了民主党的候选人克里,在参议院都多赢得四个席位,在众议院也多赢得四个席位,还有州的议员席位共和党获得很大胜利,美国政治势力上向共和党倾斜。民主党自1932年以来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在野的位置,就是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少数党,这是很大一个变化。

  迟耿杰:张老师能不能介绍一下美国新保守主义的特点?

  张立平:我们说新保守主义它源自于六十年代末美国一部分犹太知识分子,这部分知识分子在早期的时候曾经是民主党的成员。但是他们的思想、观念有一点,反苏反共意识形态非常强烈。他们为什么后来脱离了民主党加入了共和党?因为他们不满于民主党内的一些人,尤其是越战使他们投向了共和党,他们认为民主党内互相的攻击,在对外政策方面,在对于苏联方面不够狠。

  新保守主义的特色就是,它的理论性非常强,理论性非常有逻辑性,所以它主要在外交政策上面有很大影响,比如它对里根政府有了很大影响,提出一定要捍卫美国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要在对于一切共产主义的势力,还有对一切跟美国价值观不相符的势力进行讨伐。所以我们说新保守主义其实它是结合了美国两大外交思潮的一个交汇点,一个就是理想主义,也有人称之为威尔森主义。还有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特色主要是强调军事力量在外交政治中的作用。所以新保守主义我们可以简单的称之为它是“进攻性”的威尔森主义和进攻性的现实主义结合。

  主持人:现在除了在新浪网页登陆的网友之外,有很多非常关心政治的UC聊友在线。大家如果有什么中美方面的问题及国际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向张女士提问。

  主持人:大多数网友支持布什或者支持克里,或者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其实,深入了解背景的人是少数,而带着个人这种喜好或者判断去看待比较多。

  网友:从个人的好恶来说,你对布什和克里怎么看?

  张立平:其实,我们在今年四月底的时候写过克里的政治传记,是《挑战布什克里传》。对一般民众不太了解民主党候选人克里,从个人来说我觉得应该说非常喜欢克里的,因为作为知识分子他具备了知识分子的一些特点,视野非常广阔,智商非常高,看问题比较全面,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对问题的复杂性、细微性有一种探究的精神。所以我想这种东西,把克里定位为自由派的知识分子这是非常恰当的,另外他有一个世界性的眼光,有一个国际性的视野,我们可以称之为他是世界公民。我们也知道他讲法语讲得很好,他有在欧洲学习的经历。

  但是我想说一点,布什的长处,他原则性非常的强,信仰非常的强烈,他跟人接触上比较有亲和力,比较平易近人,而这点上非常受美国老百姓的欢迎,他们认为我们选总统不是选一个高高在上的精英,一个脱离百姓的人物,总统是我们中的一员,他知道我们想什么。所以这样在个性方面,布什显然比克里更受到美国老百姓的欢迎。

  迟耿杰:我看过一篇报道,布什在加州挽着袖子开卡车特别深入人心,大家感觉他好像就是身边的人,克里好像高高在上,有点远离自己生活的感觉。所以这是不是布什获胜比较重要的原因?

  张立平:我想是这样,个性在选举当中当然占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它是比较形象、比较直观的问题。克里尽量想改变自己清高、孤傲、冷漠的个性,但是他跟人接触上缺乏自然、亲切。再者,竞选中他穿着夹克系着领带跟钢铁工人握手、聊天,跟他们谈非常复杂的钢铁贸易方面的问题,他给他们很理论性的解释,很冗长的解释,这样一般老百姓不太容易理解,不太容易接受。

  主持人:虽然克里确实有很多布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但不管怎么说布什连任了。

  网友:请问专家,大家都说从短期看,布什当选是有益于中国的;但从长期来看,共和党领导下的美国政府基本上不会在中美关系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

  张立平:我想是这样,中美关系需要从三个视角来看,第一个视角需要历史性的看,我们知道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后中美开始进行交流、接触,是在一种动态的进行当中。但是台湾问题是结构性的问题,常常受到困扰。此外还有美国政治当中的因素也常常加以干扰,比如国会亲台的一些势力,还有一些利益集团的因素。

  我同意刚才这位网友的意见,布什连任,在短期内对中美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是有好处的。因为我们知道美国总统在他当总统以前,他对国际事务,对外交并不一定有很深的了解,如果是新总统,他入主白宫以后,他需要有一段适应期来了解、熟悉国际关系,尤其是中美这样复杂、全面的关系,他需要时间,一般需要一年到一年半,布什学得很快,他上台半年后开始意识到这一点。我记得是在2001年的7月份他派鲍威尔访华的时候已经开始有调整中美关系的迹象。当然后来中美关系得到改善很大契机就是刚才所谈到的9.11事件,因为9.11事件使美国战略关注点一下子从传统的威胁转向非传统的威胁,从传统国家之间的竞争转变到非传统、非国家恐怖主义、基地组织这样的威胁,所以这是中美关系改善很大一个契机。

  

  相关专题:新浪人物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病重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