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不必追赶外国的“牛奶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6日13:30 青年参考

  ( 中国人还在犯一个错误,这就是在这几年的广告攻势之下,掀起的全民牛奶运动。)

  甘茜莲(挪威)/文Jackie编译

  没有人能够否认,在过去15年,中国的人均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过去,拥有一台冰箱或者一枝自来水笔都还是 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现在,中国的中产阶级们,就和
香港或者西方国家的中产阶级一样全副武装,从手机、私家车、大 面积住宅到孩子接受私立学校的教育,只要你说得出来,他们样样都有。由于过去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中国人现在想要好好 享受一下,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人类的天性之一就是想要尝试所有新的事物,哪怕这件事可能带来危险。比方说,地球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偏 偏有人执迷不悟,认为那些可怕的统计数据和自己沾不上边。而当西方许多国家的人们为了减少罹患心脏病、肥胖症和中风的 可能而纷纷选择自行车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时,中国人却和美国人一样,依然顽固地热衷于买车和开车。作为一个如此聪明 的民族,中国人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

  此外,中国人还在犯一个错误,这就是在这几年的广告攻势之下,在中国人当中掀起的全民牛奶运动。根据公布的数 据,有许多中国人天生对乳酸和乳糖过敏,尽管如此,人们对牛奶还是抱有极大的热情,比起对待可口可乐的态度有过之而无 不及。

  我以前读过的书上说,中国人最初对外国人身上的奶味是相当难以忍受的,可见牛奶本身在中国是不受待见的。但是 ,中国人对牛奶的态度为什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根本原因就在于广告,而美国人在这个过程中也起到 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年,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逐渐意识到健康的重要而开始戒烟,烟草商们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开发亚洲市场。如今,奶 制品公司的做法与烟草商们如出一辙。由于西方人不再相信牛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神话,他们开始从豆腐或豆奶等食品当中摄 取钙质和其他营养。这样一来,奶制品市场就变得越来越不景气,生产商们也陷入困境。这时,他们就想到了中国。在他们看 来,中国人对一切西方的生活方式都趋之若鹜,牛奶也不会成为例外。

  或许你会认为我这是危言耸听的片面之辞——毕竟,对于牛奶的好处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让我告诉你吧:作为 一个典型的欧洲人,我从小在挪威长大,我的母亲和其他许多人都坚信,牛奶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于是我每天在清晨、上 午、晚饭和睡觉前都要喝牛奶。但是,我的抵抗力依然很差,每年有3个月的时间都在请病假。后来,我做了扁桃体切除手术 ,健康有了一些好转。

  但情况在我几年前来到中国后有了很大的改变,随着我入乡随俗地开始吃中餐并停止喝牛奶,我不仅摆脱了肥胖的困 扰,更变得非常健康,几乎从没有生过病。可见,牛奶并不是健康保护神,中餐对人的身体更有好处。

  研究结果显示,有一半人属于对牛奶过敏的体质,因此至少有一半人是天生不适于喝牛奶的。而即使对牛奶不过敏, 牛奶也不见得真能促进健康,根本原因在于牛奶本来是用于喂养小牛而不是喂养人的。人和牛的消化系统有很大区别,牛奶适 合小牛而母乳才适合小孩。而人类固执地将牛奶纳入食谱,难免会带来很多问题。尽管牛奶当中富含钙质,但真实情况是,这 种钙质不仅对人来说过于粗糙,而且不容易被人体吸收。 此外,奶牛吃的草是打过杀虫剂的,喝的水是被污染过的; 为了让奶牛在短时间内迅速长大或者为它们治疗乳腺疾病,人们通常会给它们喂食各种催长剂和抗生素,而这些药物最终都进 入牛奶并被人喝进肚里。因此,喝牛奶不但不会促进健康,还有可能给人带来危险。

  不仅如此,牛奶和其他奶制品还可能引起心脏病、儿童期肥胖、过敏、抑郁症和胆结石。我朋友的孩子当中,有许多 都有各种各样的过敏症,我认为这与他们平常喝的牛奶当中的添加剂、抗生素等各种化学物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负担 对孩子的身体来说实在是太重了,牛奶几乎成了一种健康杀手,使孩子最终被哮喘和过敏等病症困扰。

  然而,不幸的是,美国、欧洲或者其他地方的奶制品商实在是实力太雄厚了,因此,他们可以通过广告等各种各样的 手段对人们展开心理攻势,让人们接受他们所要出售的商品,以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在我小时候,全欧洲的母亲们都接受了 广告的心理暗示,坚信“如果不喝牛奶,他们的孩子可能会夭折”。而在中国,似乎也是这样。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