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代人物周报专题 > 正文

踏遍三极的"行为艺术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6日16:40 时代人物周报

  -本报记者杨东晓

  与同行们相比,薛冠超走的路子很"极端",他走到哪里就把行为艺术带到哪里。他的艺术又很容易为常人所接受: 无论是留在南极中山站的京剧脸谱,还是在珠峰上发出"生命的呼唤"的梦想,其行为和想法几乎都震人心魄地耸立在地球之 巅。

  作为一名专业摄影师,薛冠超一心想实现的,就是"行为的艺术"。

  珠峰,环保艺术之梦

  1989年,薛冠超曾策划过一次登顶珠峰的环保艺术活动。"不去青藏高原,不知道什么叫'山&ap os;、什么叫'峰'。到了珠峰脚下,身处6000多米时仰望8848,才知道高尚和博大的真正 内涵,珠峰就这样给人以张力和博大的胸怀。"回忆起15年前的情形,他仍然满含深情。

  当时,薛冠超带了很多布匹进藏,他计划用多彩的颜料和布匹,在地球"三极"分别实施以"生命的呼唤"为主题的 (环保)行为艺术。从人文角度关注环境问题,薛冠超采用的行为艺术方式在国内还比较罕见--那时的行为艺术家们更多都 在突出"另类"和"个性",甚至为此不择手段。

  虽然爬到了6000多米,但结果还是"没有做成"。对此薛冠超满脸的无奈:"人手不够,没人能跟我登顶。很多 设备和需要表现的'物',没人帮我搬上去。"

  "看看青藏高原上的男人,再看一看康巴汉子,黑里透红,那是同时被太阳和冰雪打造出来的。"同样被大海和极地 塑造得黑瘦精干的薛冠超坦言,跑过"三极"之后,"最想去的还是西藏"。

  薛冠超具有超人的体能,这也是他日后走"南"闯"北"的雄厚资本。而在珠峰峰顶实现环保与行为艺术的结合,这 个梦想的完成显然还需要别人的配合。

  脸谱,留给南极永久的纪念

  1995年11月,薛冠超曾乘"雪龙号"破冰船到过南极长城站。一年后,他随中国第十三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再赴 南极。

  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先后经过中国南海、菲律宾、澳大利亚西海岸城市佩斯,穿越西风带进入南极圈。在经历了28 天的风浪后,到达中山站。这一次,他在中山站上留下了永久的纪念。

  去南极的都是科学家,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薛冠超要从自己的角度实施他的计划。出发前,他设计的"京剧脸谱" 创意,就已得到"极地办"的认可--他将在中山站五只巨大的储油罐上各绘一幅京剧脸谱。当时他还担心下一年度对储油罐 进行刷漆养护时,可能会将脸谱涂掉,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创意后来居然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影响"。

  南极一向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可是大气是无国界的,在南极的冰样里测到了"666"和敌敌畏的成份就 是明证。薛冠超希望从独特的视角,把他的行为艺术直接渗透到科学研究中,并作为一个人文学科的命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

  当时,他每天站在三米多高的梯子上画脸谱,风从后背刮过来简直就是"透心凉"。就这样,前后用了12天才将脸 谱的所有颜色涂刷饱满。

  澳大利亚戴维斯站的直升机在飞往"劳基地"途中,看到了薛冠超正在画的脸谱雏形后,信息迅速传开,周围几个国 家的科学家都跑来观看,大家纷纷兴致勃勃地在脸谱前留影纪念。后来,经各国南极站建议,这五个京剧脸谱作为一种标志永 远地留在了中山站。

  极地生活,枯燥中的精彩

  身处地球的最南端,与家人的联系只能寄托在一个高频短波对话器上。对话器连接着租用费昂贵的澳大利亚卫星,总 共半个小时的通话时间,大家报名、排队,加上无法避免的时滞,每人只有几分钟。长城站与中国的时差是11个小时,中山 站与中国的时差是3个小时,赶上可以通话而家里又有人的时候很难。薛冠超和考察队员们一样,对来之不易的通话机会万分 珍惜。

  "当着这么多人,你也不能说甜蜜的话吧?"薛冠超忍不住笑了,"大家只能问问孩子吃饭怎么样?上学怎么样?家 里老人好吗?在一些柴米油盐的琐碎事情上玩味着情感和心绪的补偿。有次一位队员的爱人在说完家事后喊了一句&apos ;想我噢!'队员齐声回应'想噢!'顿时满屋子都是善意的笑声。"

  同为南极人,各国南极考察队员之间就像是一个家庭的感觉。"你来到我站,我到了你站,大家都向对方提供一切可 能的援助。具体到队员吃喝住行用,甚至科考协作,都是全免费的。"

  在东半球,中山站和戴维斯站比较近。在西半球,长城站的附近还有巴西,而阿根廷、智利、乌拉圭、俄罗斯几乎就 在一个村里,智利和俄罗斯更是"马路对面"。"就像兄弟之间,弟弟家今天没粮了,就到哥哥家借点,"他马上又改口," 是要点儿。而哪天弟弟家发财了,还会给老哥送去些钱粮。"

  "完全可以这么说,南极这个地方,是有国籍无国界,金钱护照统统失效。"薛冠超用他的东北口音说这句话,流利 得像二人转。

  艺术介入科考

  两度到达南极后,1999年,薛冠超又随"雪龙号"出征了一次北极。经日本海时,日本自卫队飞机和军舰"一路 护送"的情景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丰富的极地经历,令薛冠超说起科考来如数家珍:"长城站和中山站分布在南极东西两端,在地理上有着战略性的呼 应。中山站由于位置超过了南纬70度,对研究冰雪、冰川更为有利。"

  到南极时,薛冠超带了1400个胶卷,三架专业相机和一台16毫米电影摄影机,他的工作就是通过影像,记录冰 盖考察、取样过程,并最大程度记录整个考察队的工作,以期留下历史可考的资料。

  给科学家当助手的同时,也是薛冠超对各专业学科了解的过程。自然而然地,他逐渐从拍摄记录深入到了科考工作当 中。"帮地质队扛石头,帮生物学家扛设备,扛七、八十斤的东西步行近20公里,啥都干过。"薛冠超说。

  从北极回国后,薛冠超还参与了中国第一次北极科考报告的编写。"科学家以数据的形式记录气候变化,我是通过影 像的形式,提供另一项内容--仪器是在什么样的气象和物理条件下布设、什么样的环境下观察、科学家的工作状态怎样等等 。"薛冠超表示他参与北极科考报告编辑的最为有利条件,就是完全熟悉这些科考过程的时间顺序,以及科学实验的全过程。

  国家海洋局极地办的夏立民用"招之即来,来之能战"评价这位"唯一三赴极地的专业摄影师"。"一些大型社会活 动,需要用有关'两极'的摄影作品时,薛冠超从不取酬。两极独特的美景,有了薛冠超这个桥梁,才 为更多的人知晓。"夏立民说薛冠超"特别能吃苦",并向《时代人物周报》讲了一个细节:

  1997年1月,中山站"码头"卸货时,发生了冰山侧倾,正在卸货的驳船和船上的工程设备眼看就要被一波接一 波的浪头打入深海,正在拍摄的薛冠超,扔下相机,从20多米高的小山上冲下来,和码头上的三位队员一起死死拉住缆绳。

  "作为一个摄影师,他没能敬业,因为他放弃了很难得的拍摄'机会'和场面,但他首先做的 是'人'。"夏立民说。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