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瞭望东方周刊》常务副总编辑韩松聊天实录(4)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8日16:37 瞭望东方周刊-新浪

  

   如果说一个新闻周刊,仅仅是被一周的事情,什么地方着火了,我扑到那个地方去,就很难做到这个程度。我觉得这个是跟别的周刊不一样的地方,但是还有很多地方。

   主持人:每一期都要把关。一年了,在韩松的印象中,一定有一些记忆犹新的选题,或者说比较重要的报道,给我们举几个例子?

   韩松:很多,每一期都是。比如说春节那一期,做了一个跟大家不一样的,全国人民都在过年,我们做了一个负面文章叫“穷人过年”,我们把所有的记者都派出去了,那么高兴的一个春节,很多人想不通,你怎么做这么一个东西。我觉得这个很少有人关注他们,而且这个东西应该为大家所关注。所有的记者都出去了,包括摄影记者,包括校对,他们自己也出去采访,大部分记者是生活在城市里面的,这么一次在寒冷的天气里面跑到街头看下岗工人,春节那么冷的天气,看人家站在街头唱歌,为了挣到春节的过年费。还有好多人不敢回家,在家乡欠了债,还有的人生病,妻子离婚了,多少年不来看他,生了病住在医院里面,我们的记者去看他,一个很著名的以前的配音演员,他非常的感动,把他以前他自己的配音的东西拿出来给我们记者听。还有农村来的小姑娘,春节里面扎中国节,她的梦想是什么。

   通过这么一个东西,我们反映中国真是不能分裂成两个方向去,这么一些人过着这样的日子,另外一些人可能春节,包机跑到澳大利亚去玩,这个差距应该是要逐渐缩小了,同时我们也是通过这个采访,我们的记者、编辑,进行了这么一次国情教育,这个国情应该是每一个生活在中国的人都应该知道,包括城市里面的人,这篇报道发出去反响非常好,很多人给我们打电话,包括一些白领,私营企业主,他们给我们写信,打电话,就说做的非常好。实际上后面就说为什么现在国家要提科学发展观,从这么一个角度进行了说明。我觉得那个给我印象非常深,因为整个编辑部都动起来了。当然还有很多了,包括前不久出的新兴医院的。

   网友:那一期我印象很深刻,你们不怕出问题吗?

   韩松:新兴医院?

   主持人:就是穷人怎样过年的这个?

   韩松 : 这个没什么,包括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他提出这个中国还有多少贫困人口,不光是那个,我们要了解这么一个国情,最后我们提出怎么来解决这个现实的问题,政府的官员怎么最后去落实这个科学发展观,缩小城乡的差距,关注贫民的生活,实际上是表达这么个主题。

   主持人:没有问题?

   韩松:没有问题。稿子当时也写的很好,它贴近了实际,贴近了生活,也贴近了群众。

   主持人:刚才韩松也提到新兴医院这个。

   网友:你们揭露了新兴医院一些内幕的事情,没有遭到打击报复吗?

   网友:正因为你们是《瞭望东方周刊》,所以打击报复就算有,力度也不敢太大,或者说他报复不起。

   主持人:您对这样的言论有什么感受?

   韩松:实际上新兴医院这个,当时是接到患者的投诉,就开始做这个东西。当初没有想到是这样一个结果。当初没有针对新兴医院,因为当初编辑部有一个方针,做任何的选题一般要从三个部分出发,就是典型的实例,另外你得给它一个全景,这个事件在整个国家和世界上是什么背景,另外你对它进行深度的思想性的分析。这三个部分,当时我们做新兴医院就是这么考虑的,新兴医院是一个例子,当时还找了另外一个例子,后来没炒这个例子,就是陕西的一家医院有类似的情况,就是违规经营的情况,陕西的一家医院,两个例子。

   最后我们还持续采访了卫生部的权威人士,就是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政府在社会转型期间,怎么能解决医疗改革中间出线的问题,怎么能解决老百姓关心看病难的问题,当时是从这个主题出发的,根本就没有担心谁会打击和报复我们,我们是站在很高的立场上在谈这个事情。当然发了之后,也受到了一些威胁,包括我自己,姜总也是,给姜总打电话,发短信,给我也是,我也接到一个电话,说他是新兴医院的,我就跑到上海来找你们,一个个都给你们弄掉。后来甚至有一天是编辑部来了一个人,自称是代表新兴医院600名职工的一个爱滋病人,跑到我们这里找总编辑,记者当时也是手机都不敢接。

   主持人:一个自称爱滋病人?

   韩松:就是一个爱滋病人,他代表医院找员工,说你们这个报道是损坏了新兴医院的利益。不公正,要来讨个说法。

   主持人:这个事情怎么处理的?

   韩松:当时姜总不在,没有上班他就来了,我们门口的人没有让他进,后来想他还会来再来找我,我跟他说,没有想到新兴医院当时这么多患者跟我们投诉,真是卖地,卖房子跑到这个地方来治病,倾干荡场来治病,治不好。后来这个人就没再来,留下一张合影,就是他跟濮存昕。包括还有写一个博士到我们这里来,他说我现在找我的研究生,我们在编你们总编辑的材料,编你们记者的材料,说写这篇文章的记者把你自己的母亲强奸了,你总编辑如何如何,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我们都是编的,如果你们把这个文章发出来,我们就把我们所有的文章全部发到网上去,让中宣部看看,让新华社看看,哪怕不是真事,也够传一阵子,我们后来没管,就把那篇文章发了,发了之后他们没有任何反响。

   还有是当地政府带着人到这里来说情,开车从外地跑过来说情。但是我们是按照事实,按照客观、公正、真实,以及它的社会效果这么一个原则来决定这个稿件的取舍。

   主持人:这样的事情听韩松直接说起来,大家可能没有听到,都在猜测到可能会有,但是听你直接说,很多网友会觉得更生动,更直接,也挺过瘾。

   想办好一个杂志,或者说想办好一个周刊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刚才谈了很多,包括《瞭望东方周刊》的背景,包括这一年来的心得、体会和困难。有很多网友对《瞭望东方周刊》很感兴趣,对韩松本人也很感兴趣,问了你很多的问题。

   网友:你的小说似乎跟你从事的工作之间有十分有趣的关系,既相关又相悖,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现在还写吗?

   韩松:最近这一年写的少,这个周刊太难做,我自己有一个网站,整个一年没有更新一个字。

   但是我觉得科幻看两个东西,新闻是非常现实的,直面现实,科幻是一个天马行空非常不现实的,跑到外空去了,很多人问我,两种不同的怎么能集合在这个人身上,我还是觉得比较有意思。比如说从写新闻的人来说,我就建议写新闻的人怎么能写好新闻,多看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科学加幻想,现在很多的新闻学,包括整个社会的一些问题,根本的出发点就是中国不讲科学,包括我们现在这几年感觉到编辑和记者也是这么一个问题。就是不懂科学,不懂科学就影响到很多问题,人的思维就不一样,你对事物的判断,他就很容易走到很不理性,或者很偏激的路上去,科学讲究探索事物的真相,发现它的规律,新闻也要遵循这个原则。

   幻想写新闻你得有想象力,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想象力是什么呢?你能够从中间发现不同的事物中的给你灵感一闪的很微妙的联系,那么这个只有想象力才能够做到,而这种联系实际是存在着的,你首先要想到它可能会存在这么一种东西,把你思路扩展非常宽,互不相干的事情能够联系起来,我觉得现在事件就是这样一种联系,一种非常广泛的就像大脑的神经网一样的联系。表面上不相干的事物实际上有非常深刻的内在的联系。写科幻本身我也觉得从新闻里面得益不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