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瞭望东方周刊专题 > 正文

瞭望东方常务副总编辑韩松谈创刊周年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8日16:37 瞭望东方周刊-新浪
瞭望东方常务副总编辑韩松谈创刊周年实录

《瞭望东方周刊》常务副总编辑韩松作客嘉宾聊天室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11月18日下午,《瞭望东方周刊》常务副总编辑韩松作客嘉宾聊天室,与网友就《瞭望东方周刊》创刊一周年及科幻作品创作等话题进行广泛交流。以下是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欢迎光临新浪嘉宾聊天室,我们请到的是《瞭望东方周刊》的常务副总编辑、著名科幻作家韩松,您经常上网吧,给我们的网友打一个招呼。

   韩松: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把韩主编请来,您不光是《瞭望东方周刊》的副总编辑,而且是著名的科幻作家,可以叫您韩老师吗?

   韩松:就叫韩松吧。

   主持人:您在我们新浪网上有一个专栏,在您来之前,我看了一下,上面还是您非常年轻的时候的一张照片,那时候还是新华社的记者,那是多少年前?

   韩松:10年以前。

   主持人:那时候是这样介绍您的,“又名小寒,重庆人工作在北京、上海,做过记者、编辑,为某网站做过特约撰稿人,主编过文集”,现在有些想去办杂志,现在您的身份是杂志社的副总编辑了,10年前就想过办杂志?

   韩松:不是,那个照片是10年前的,那个专栏设的时候是去年,去年大概瞭望东方创刊的时候,筹备的时候,刚好跟专栏一起写下这些字。

   主持人:瞭望东方周刊创刊的时候,您就加入了,算是元老?

   韩松:对。

   主持人:这一年来,可以说瞭望东方周刊的影响力非常大,虽然只有一年的办刊时间,很多网友也看了,或者订阅了,或者是从新浪网上浏览了。作为副总编辑,请您来评论一下,所谓的“超常规崛起”,你怎么理解,听过这样的评价吗?

   韩松:听过,我的理解,“超常规崛起”,它在一年的时间,走完了包括国内和国外可能要花四五年、好几年才能走完的路,从它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或者从发行量也好,达到了这么一个程度。而且杂志的文章,包括国内的报刊和海外的报刊转载率都非常高,我理解它是这么一个超常规的意思。

   主持人:说一个我记忆中的事情,凤凰卫视有一些著名的评论员,老头们,问他除了报纸之外,他读哪些周刊,他举了几份,其中就有瞭望东方周刊,可见瞭望东方周刊在一个资深的新闻评论员的眼中,也是非常看重这份周刊的,您刚才说了一年的时间,可能要四、五年达到的业绩,看这些数字也能体现出来,为什么会这样?

   韩松:我觉得它跟国内的同样的刊物不一样的地方,一个是它是新华社办的一个刊物,是新华社随着社会转型加快的时候,新华社它要发展,它要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扩大新的影响力,也特别要实现它的一个目标,怎么能把新闻的导向性跟市场结合,这是很多媒体没有解决的问题,在这么一个背景下创办了这么一个刊物。它依托了新华社的背景,新华社的很多资源瞭望东方周刊是利用的,它利用了新华社很多的资源。新华社作为一个国家通讯社,它实际上有四大责任,它一个是国家通讯社的职能,第二是世界性通讯社,第三个是耳目喉舌,它能广泛的收集情况,向中央反映情况,还有一个叫信息总汇,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机构。这么一个背景下面,瞭望东方周刊利用最大的资源一个就是它整个这个意识,就是新华社给办这个刊物提供了很优质的意识的支持,它把握整个世界和国家的走势大局的方面比较厉害。我在新华社这十几年感受的特别清楚,主要是这么一个东西。

   另外一个,在这么一个意识下面,看问题有很多的角度,人家不一定看见的,而且它能够非常深入实际,新华社的记者们跟实际联系的比较紧密,这是一个优势。

   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在新闻的操作上面,就是跟很多部门的联系,信息源的来源,它能够提供非常权威的信息源,权威的深度报道,像我们对政治局学习的报道,或者对中央重大决定的解读,弥补了现在时政报道的缺憾。除了新闻的形式要好看之外,新闻本身要有真的东西,不能老是做一种猜测,或者是老是民间在众说纷纭。

   另外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新华社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在国内都有非常多的分社,基本上是遍布全球的巨大的新闻传播网络,瞭望东方周刊能够利用这个资源。还有一个新华社是一个传统,它70多年了,它有非常强的学习、调查、研究这么一个传统,它利用了这个东西。从我个人感觉,这对它超常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这是很多媒体所不具备的。

   另外一个方面,《瞭望东方》本身的竞争力,它是一个新的刊物,是新华社新闻改革的一个产物。刚创刊的时候,是新华社下的一个蛋,这个蛋到底以后往怎样的方向滚动,当时我看网上看到了纷纷的议论。我觉得它新在什么地方?一个它是根据国家政策,在新华社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融入了国有资本和外面的资本,引进了一种新的机制来办这么一个刊物。第二是用人机制,新华社是一个很大程度上还是吃大锅饭,但是《瞭望东方周刊》是非常活的用人机制,人员可以自由来往,像我们创刊到现在人员流动也是比较大的。

   第三个,以前我们做新闻的特点,一定要在北京,仅仅在中南海,它现在在上海办。上海是非常有优势的一个地方,当初邓小平就说过,上海在经济改革要起领头羊的作用,我们牢牢抓住这个中心,在上海办这个刊物。

   第四是它的管理办法也是非常新的,你很难想像,新华社这么一个国家通讯社下面办的一个报刊杂志,居然会用董事会来管理,《瞭望东方周刊》就是这样,董事会来管理这个机构。能减少很多人为的主观的随意性的事情。

   第五是个新闻业务上,《瞭望东方周刊》有很大的改进,但是随着新华社新闻业务的改革一块同步进行的,主要是增强针对性、时效性,增强它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坚决反对板起面孔,一味的说教那样的东西,说实话,说真话,是这么一个背景。我觉得这是使它能够很快的增加它的影响的东西。

   主持人:现在有很多网友跟您打招呼,也许是你过去的同事,或者是读过你科幻作品的朋友。

   网友:韩松在《瞭望东方周刊》主要负责哪方面的工作?

   韩松:我的职务是常务副总编,我们上面还有总编辑,还有执行总编辑,我主要就是协助他们处理一些日常的稿件的工作。

   主持人:能不能说得再详细一点,比如说您处理过的有关选题的稿件,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什么?

   韩松:几乎所有的封面文章我都看,所有的稿件,我跟执行总编、总编辑一块过一遍,有些稿件是需要我自己修改,或者是改写,最后包括这个稿件有的要跟执行总编一块把它统筹起来。最后瞭望东方周刊出来是什么样子,就是我跟执行总编辑最后一块商量,最后拍板,封面那几个字应该怎么写,或者是哪篇文章要上,不上,另外还有指挥记者。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