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七十年代的吴娇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10:41 新周报 | ||||||||
洪巧俊 为何想起吴娇莲,是看了庄礼伟先生在11月下旬的《南风窗》写的《赣南六老汉》。吴娇莲又是何许人?她是位摆 渡工,典型的农家妇女,没有读过书,有人认为她与一个“合格的中国选民”还有一定的差距。
据赣东的《余江县志》记载,70年代东乡县一社员,携款前往外地为生产队购买耕牛,不慎将帆布袋掉进渡船后梢 水舱,吴娇莲6天后找到失主,将拾到的1660.30元完璧归赵。就这样简单,她于1975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如今不要说拾到一千多元钱,就是拾到十万元钱归还失主,一个普通农民想当个县人大代表也难。 记得读初一时,学校邀请吴娇莲老人为我们讲述了她进京开会的故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周恩来总理晚上来 到他们住的地方,看看他们是不是盖好了被子。期间还专门向吴娇莲询问过农村情况,比如种的是什么农作物,产量多少,你 们吃的是什么?乡亲们最关心的是什么?当她说到吃大米饭、红薯、萝卜时,周总理皱起了眉头:“是不是粮食不够吃,才用 这些杂粮填肚子?”吴娇莲点点头。 其实当年像吴娇莲这样的农民全国人大代表,余江县还有几人,但自从包产到户之后,不要说全国人大代表,就是省 人大代表,种田的农民也没几个当选过。 由此我又联想到庄先生文章里的袁昌新这位乡村民意代表。他是一个年近六十的老实巴交的农民,直到有一天,他对 乡政府按人头摊派“猪头税”进行抵制。结果是家里值钱的东西被强行抢走。袁昌新绝望之下进京找到全国人大办公厅和最高 人民法院。这两个部门以书面批转的方式,要求江西省高院受理袁控告乡政府一案。省高院也以书面批转方式要求赣州市中院 受理,从此再无下文。 自然,最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能与政府沟通,发出最有效声音的途径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如今农民代表却是 越来越少。以全国人大代表为例,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这是因为全国人大有决 定,农村按人口每96万人选代表1人,城市按人口每24万人选代表1人。而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是这样分配的,农村按 人口每88万人选代表1人,城市按人口每22万人选代表1人。看起来比例是一样的。但农民应选的全国人大代表的总人数 却比上届减少了。而按照全国人大的决定比例,农民代表也应该是千人,可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工人和农民的人数才551名。 就是这551名当中又有几位是仍然处在一线艰辛劳作的工人和农民? 所以说类似吴娇莲这样的农妇也许很难再入选全国人大代表了。吴娇莲虽然水平不高,提的议案的质量没有那些带“ 长”的和先富裕起来的农民企业家们那样高水平,但她朴实的话语却能透出底层的真情,声音最能代表农村最底层的声音。 相关专题:新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