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沙河铁矿发生特大火灾专题 > 正文

反思沙河矿难:依法治矿重在建立长效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6日21:50 新华网

  新华网石家庄11月26日电 (记者杨守勇)几乎每次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后,各地主要领导都会出面召集有关部门召开安全生产紧急会议,下发紧急通知,对全市以至全省矿业开展停业整顿。沙河“11·20”矿难后,河北省邢台市采取了同样的紧急行动,全部小矿业停产整顿。虽然这种方式在一个时间段和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提高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发现不少安全隐患,但一些专家和矿山企业人员认为,不分青红皂白地全面停产整顿,剥夺了守法企业的生产经营权,政府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

  近年,随着信息透明度逐步提高,被媒体公之于众的安全生产事故越来越多。但在矿难之后,由突击治理整顿带来的后遗症却很明显: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好一阵子之后,事故照出不误,紧急治理又再次进行,企业安全便再好一阵。记者采访中经常碰到这种现象,只要有重大事故发生,不管企业是否守法,一律受事故企业“株连”,你的证照再全,安全设施再完备,职工安全培训搞得再好,政府一说话照样关门歇业,停产整顿,“连坐”制度令守法企业损失惨重。

  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林林总总,不能说不完善不具体,如果我们的政府相关部门审批好、监管好,矿山企业遵守好,安全生产事故就一定会比现在少。但是,政府部门“松松紧紧”,企业“紧紧松松”甚至置若罔闻,安全事故便也起起伏伏。要改变这种现象,政府就必须依法行事,建立长效机制管矿治矿,让守法企业有所收获,使违法矿主为发生事故付出更重的代价。

  要想企业守法生产,政府部门必须首先不违法。所谓的长效机制,说到根子上,就是政府不能为“钱”所累,从办证审批、生产监管再到事故处理,依法管矿,依法治矿,消除矿业开采中的腐败现象和潜在的“黑洞”,这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相关专题:河北沙河铁矿发生特大火灾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欧洲冠军联赛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雀巢奶粉被诉造假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