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值得探究的一种迷茫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09:55 新民周刊

  特约撰稿/朱荣林

  近来,媒体越来越为父母重责之下的孩童鸣不平:家训不对路。但是,这种不平只认定,天下父母的心都是好的,只 是方法不对而已。现在的问题是,重责孩子的动机真的都是好的吗?这里涉及到一个对人生成败的价值标准评判问题。父母对 子女的指望一般说来只是将来图个正规的职业,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不求光宗耀祖,但求生活安定、香火不绝。这
里就有一个 对职业的看法问题,即什么样的职业才算是正规职业,什么样才是“野路子”职业?怎么才算就业,什么才算失业?

  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政府误以为“包下来”的制度才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因而除广大农村以外,城镇人 口的就业、住房等福利已成为城镇户口的特殊附加值。凡能取得城镇户口,人生终身有靠,因此“农转非”是一种登天之举。 这种单位保障的标志有三:一是每人有固定的工作单位,工资水平尽管不高,但人人有份,且不论你水平高低,出力大小;二 是单位提供的劳保待遇伴随终身,住房靠分配,治病全报销;三是个人档案单位保管,档案与人员共存亡。因而,在人们眼中 ,正规职业就必须有一个正式的单位,它必须三管齐下:管工资、管福利、管档案,缺一“管”便不属正规。

  当历史的车轮步入市场经济年代之后,人们(尤其是50岁左右的年龄)便难以适应了。这种不适应源自就业模式的 转换:计划经济年代的单位多半是官办的,它是一个管理“做事的人”的实体,即以管人为主,因人而设事,所以要管工资、 管福利、管档案;市场经济年代的单位主要是社会办的,它是一个管理“人做的事”的实体,即以管事为主,因事而设人,所 以只管工资,不管福利(由社会统筹),不管档案(由人才中心保管)。进入这样的单位服务,计划痕迹根深蒂固者便视之为 不正规。这一年龄段的人的子女正在求学或是刚刚踏上社会,他们对于自己子女有选择个体创业或是自由职业的,当然无法容 忍。因为,在这些家长看来这种非正规职业风险大、保障小,只有进入国有大企业(当前还存在),或是进入外资大公司才能 终身有靠,原因是这种单位以另一种形式提供了“三管”。

  这里就有两个理念值得探讨:第一,职业是否有风险?市场本身是具有风险的,其风险源自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经营 的外部环境风险,诸如市场需求变化、宏观政策变化、经济环境变化等导致的风险,会对企业经营效益产生影响;二是企业经 营的内部环境风险,诸如对市场判断失误、核心层决策不当、运营成本扩大等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因此,企业无风险是相对的 ,有风险则是绝对的。即使是计划经济年代,企业风险也不是绝对没有,不过是可以向国家财政转嫁而已。从这个意义上看问 题,子女择业标准不在于风险有无,而在于风险大小,但是盈利水平与风险水平几乎成正相关,高科技产业的高风险与高盈利 互为因果,便是一个证明。第二是人生以什么论成败?报端在论及著名艺术家谭盾成才经历时讲过一个故事:谭盾初入美国社 会时一文不名,与黑人乐手同在银行街头拉琴卖艺。十年后,已跻身纽约著名音乐厅卡内基演出的谭盾故地重游,发现黑人同 伴仍在卖艺。中国社会的文人墨客便抓住了这一重大线索,追索谭盾成功之道,映衬黑人乐手“一事无成”的失败。这一重笔 浓墨的描述,令西方人士捧腹,而令中国读者为之倾倒。对同一事件的反应有天壤之别,其源缘何?这里既有一个人生价值观 的问题,还有一个对职业内涵的界定问题。在海外,特别是西方不少城市,街头艺术是城市一景,不仅纽约有,伦敦有,巴黎 有,东京有,悉尼、香港地区也有,近年来大陆街头也已悄然掀起。在他们看来,艺术家无街头和殿堂之分,正像作家无自由 撰稿人与吃“皇粮”者之别一样。他们难分贵贱高低,同样是社会尊重的对象,但在中国大陆则无法做到。这令西方人称奇: 按理说中国是无产阶级劳动者的“天下”,从来主张“卑贱者最高贵”,但连最起码的平起平坐也做不到,这不足以令西方人 捧腹吗?一位旅华的挪威人曾感慨过,他原以为在中国劳动人民地位至高无上,但他发现不少地方,社会对普通工人、农民、 服务员、清洁工等,十分不尊重甚至是鄙视。于是他观察后得出的结论中:“中国人是以职业、职位、收入、官阶来评判一个 人的高低贵贱的。”

  这里引出一个重要的思考是:人生的成败是由社会地位的高低和贵贱来评判吗?这个答案在中西方文化之间产生过激 烈的碰撞。这位挪威人曾经讲述过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在挪威有一个走街穿巷讲故事的读书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很受欢迎, 不管是学校,还是酒吧。一次晚餐时遇到一位中国女士,女士好意地劝慰他:“反正你在这里也没有工作,还不如去中国教英 语,你会有一个稳定的职业和收入。”读书人听罢十分吃惊地纠正这位女士:“太太,我是自由职业者。我的工作就是走街穿 巷为老百姓读书。你怎么能说这不是一份职业呢?”文化的差异,导致价值观的反差,进而对职业的界定产生了重大的分歧, 这正是我国大陆同胞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迷茫之一。(作者系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蒋家私房照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