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专题 > 正文

组图:唱片刻原声 婚书证幸福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10:59 城市快报
组图:唱片刻原声婚书证幸福

唱片刻原声 婚书证幸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组图:唱片刻原声婚书证幸福

盛放婚书的“婚书筒”


组图:唱片刻原声婚书证幸福

1894年生产、现在还能使用的留声机。


  记者王志辉/城市快报

  他有300张“结婚证”

  韩英的藏品很特殊,很少有人收藏,也很少有人见到。他的藏品都与婚姻有着紧密的联系,记录着天津的“婚姻史” 。中国的婚俗自古就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在定
了两家子女的大事后,都会立字为证,婚书随之出现了。

  据古书记载,周代已有婚书,书于竹简,男女两家各持其半。“媒氏,掌万民之判”,《周礼》有媒氏司婚姻之事, 男女订婚后,即立婚书报之,不报者为私约。

  无论是古代婚书还是民国年间或新中国的婚书,皆为婚俗婚规的反映,是婚姻的证信物。婚书对于研究家庭、社会、 历史、文化诸方面都很重要,这是韩英热心于婚书集藏的原因。

  “‘文革’后期我上小学时,偶然翻得父亲的一本集邮册,里面花花绿绿的邮票让我爱不释手。后来我才知道那里面 不全是邮票,其中有一种叫‘税票’的东西。一天晚上,外祖父从柜子里面取出一卷烂纸告诉我这是地契,买卖房屋时需要贴 上‘税票’。还有两张红纸,这是结婚时的凭证,上面也要贴这东西。看完后,外祖父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对外人讲。这为我日 后的收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韩英的收藏嗜好深受父亲的影响。“1980年我上高中时,和几个同学搞起了邮票、税票的 收藏。随着税票藏品的增加,婚书也越来越多。”

  1989年韩英去浙江,到武进县和收藏界的朋友见面,并带去自己收藏的160张婚书。在藏友家韩英看到了精美 的苏钟,并用100张婚书换回了四座苏钟。这一换,却留下永远的遗憾。距今435年的明代合同婚书、距今358年的清 代天赐良缘婚书、距今151年的清代“典妻契”,以及民国年间的“卖妻契”、“休书”都一去不复返。“虽然把那些比较 珍贵的婚书换掉了,但天津的婚书我留下来了,留给了这座有600年历史的城市,我将永远保留它。”韩英虽有些后悔,但 却很庆幸,有关天津的“婚姻史”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现在我收藏有300多件婚书,其中以天津婚书的年代最完整。最早的几张婚书为清康熙年间三色细黄里婚书、乾 隆年间双色细绿里婚书、同治年间无里合同婚书、光绪年间无里婚书。通过这些婚书我发现,从同治七年以后,天津的婚书上 才出现了‘冰人’(媒婆)的名字,以前的婚书里根本没有‘冰人’这一项。”

  据他介绍,民国时期的婚书,值得一提的是全国最早的、由政府(社会局)颁发的订婚证书、结婚证书,印刷图案艳 丽精美。

  在他收藏的婚书中,从尺寸看最长的近半米、最小的10厘米。从材质上看,有丝绸的、绢质的、纸质的、布质的。 从形状上看,有画轴式的、书本式的、层叠式的。从图案和字体上看,有手绘的、胶印的、油印的、铅印的、木印的、石印的 。

  收藏婚书的同时,他也注重收藏和婚书有关的东西,如婚帖、收礼账簿,算命先生的“请八字”或“请庚”,婚礼仪 式单,清代印结婚请柬用的石质、木质、象牙、牛角的印模,中式、西式结婚照片,旧时新郎新娘结婚用衣、大红喜字,西式 结婚的彩车车票,以及旧时母亲放在女儿嫁妆里的“压箱底儿”……

  由于父亲早年曾经营了一家唱片店,今年已近7旬的李恩璞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从小便在内心烙下了很深的唱片烙 印,而一张一张唱片又成为李老钟情一生的乐趣和第二“事业”。

  500多张唱片,几千盘翻转唱片的磁带,十余台留声机……从这些占去了大半个屋子的“宝贝”就可以看出一位工 薪老人对唱片是多么的痴迷。

  “唱片历史其实才100多年,别看小小一张盘,但唱片却承载着各种艺术形式,有戏剧、曲艺、歌曲、音乐、文献 录音多种文化内涵哩!”李老一边从屋里小心翼翼地搬出他珍藏多年的宝贝给我们展示,一边乐呵呵地介绍着唱片的“精髓” 。

  李恩璞说,从小他就把得到的压岁钱都送到了唱片店,后来就开始对收集的唱片进行探索和研究。经历了“文革”, 李老的唱片宝贝幸运地没有丢失。李老拿出一摞发黄的珍贵的唱片夹,里面竟有十余张百年的老唱片。“这是1897年灌制 的鑫福班唱的《取成都》。这里是1900年的评剧《孝义节》……”虽然唱片上的印字已不甚明显,但李恩璞还能如数家珍 。当他把这些尘封了百年的老唱片又在留声机里转动起来时,声音不再清晰,百年前的京剧让人恍如隔世。

  “这就是历史啊!”李老说,“我喜欢收藏唱片,但我不满足于普通的收藏,收藏不仅是储藏,而且还应该研究历史 。”李老从百年老唱片中还“解读”出不少新鲜事:“您瞧这有张京剧艺术大师荀慧生的唱片,艺名白牡丹的荀慧生,大家对 他的京剧青衣耳熟能详,可这张老唱片上录的可是他唱的梆子。还有好几张百年的老唱片上都标有‘上海’、‘香港’和‘天 津’的字样,这折射出上海、香港、天津的唱片销售地位……”

  百岁留声机

  唱片传入天津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百余年间,这些老唱片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让人能够在轻松的旋律中感受 百年的沧桑、百年的精彩。

  记者在李恩璞先生家中看到了一款一台1894年生产的留声机。这是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留声机。

  自1877年爱迪生发明蜡筒式样留声机后,十多年后,留声机和老唱片就传入了我国。李恩璞家中的这台留声机就 是蜡筒式留声机。这种留声机与后来的留声机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直线运转,并能够现场录放,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声录音设备 。这种留声机直到1929年前后才被手摇式留声机所取代,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同时代的一部品相极好的留声机在国外价值在数十万美元。李恩璞的这台留声机称得上是1877年爱迪生发明的留 声机“改良版”,此类留声机能“录”能“放”,可谓功能齐全,李老师戏谑此留声机是能“读”能“写”。在滚筒上涂上石 蜡和蒙旦蜡,通过机械振动,把声波记录在蜡上,反之则可以把记录在蜡上的声波放出来,可谓是真正的“原声带”,使用此 留声机绝无“盗版”之忧。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