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专题 > 正文

值得铭记的天津600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10:59 城市快报
值得铭记的天津600年(图)

值得铭记的天津600年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文/郭凤岐

  当2004年12月23日,天津历史的重大界标即将到来之时,天津建城600周年各种纪念活动,已经在海河两 岸盛况空前地展开。这是我三年前考证出这个时间,并建议搞建城纪念时所没有想到的。

  天津历史悠久,但设卫建城只有600年,比起中国的许多城市来,城市史是比较短的,可是却崛起为一个特大城市 ,这在城市的发展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奇迹。春花秋月无时了,往事知多少;今日天津更东风,最堪回首城庆中。历史上发展 迅速的城市,有多方面原因,但其中的共同特点,就是开放的移民性。

  记得有一首歌曲,头一句是“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天津人,基本上都有个“哪里来”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 可以用六句话来概括:五方杂处,五行八作,舟车攸会,率多流寓,连樯万艘,商贾凑集。

  天津的土著居民很少,史称“向只有七户”。金、元时期,天津地区的土著居民主要在三处。一是三岔河口,漕运的 转运枢纽。蒙古太宗六年(1234),三岔河口一带,“未霜而草枯,滩面宽平,盐卤涌出,或经日自生”。特许高松、谢 实18户,在此设灶煮盐;两年后,又专门设立“三叉沽司”,管理直沽盐场。应该说,这18户是三岔河口有史记载的最早 盐民。二是大直沽,天津城区最早的聚落,元代海漕的终点港。蒙古太宗八年(1236),于大直沽置盐使司,设熬煎办。 除了盐民以外,还有从事烧锅的酒家,供应海漕军民之需。三是侯家后,傍临南运河,是天津城区最高之处。在元海津镇(1 316)设立之前,“已有沿河之滨结邻而居者”,乾隆时举人、83岁铁汉子李是,就是五百余载旧人家之后。

  原本很少的天津土著居民,经过沧桑风雨的历史变迁,用《天津卫志》的话说,便“凋零殆尽”。明代以后,天津历 史上至少有三次移民高潮。

  第一次移民高潮,是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月23日)天津设卫建城以后。主要原因是:卫城的 建立,天津成为畿南军事重镇,天津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转向卫城。明洪武、永乐年间都有“发无田之民实北平”,以及 到山海关内外戍边屯田的政策,就是人们说的燕王扫北来到天津。漕运更加发达,年转运漕粮由金朝的170万石、元代的3 00万石,到明代的400万石。商贸更加繁华,由原来的自然集市,到宣德、成化年间(1426~1487)发展成为城 内规范的5集;弘治六年(1493),城外又增加5集1市,形成天天有集,并出现了繁荣的商业街。卫城建有几十个衙署 ,官籍人员剧增;三卫兵士,每卫足额为5600人,三卫共16800人,其中70%屯种,30%戍守。这些军籍兵士, 有多少转为地方户口,无从考查,但城厢的军籍人口不少于5000人。永乐时大直沽建村,居民达到千户。明代天津城有多 少人口,无史迹可考。几方面人加起来,应有几万人。天津城人口不仅数量增加,而且基本上都是外来户。《天津卫志》记载 官籍309人户口,除14人籍贯不详外,在295户中,来自17个省、160个州县。安徽、江苏人占了46.8%;合 肥、江都人占了9.5%。再看从事的行业,有工,如造盐、酿酒;有农,如屯田,除官种、军种外,还有佃种、民种、屯种 ;有商,各种客商;有官,衙署官吏;有兵,卫兵;有学,试办“屯学”,屯童入学给以武生衣巾,授之水田百亩,使自耕之 ,每亩收租稻一石,专设秀才名额,中秀才之后,继续留在屯学,等待考举人、进士,结果“人争如流水”,这种“寓”学于 “屯”的办法,既可为国家增产稻谷,又为屯士开了功名之路。

  天津城市的第二次移民高潮,是康乾盛世。主要原因是:清康熙元年(1662),将霸州、文安划归天津总兵营, 官兵增加;康熙四十三年(1704),招募江南农民在城南开荒种稻200余顷;雍正三年(1725),改卫为州,天津 有了独立行政建制,雍正九年(1731),升州为府,辖沧州、天津、静海、青县、南皮、盐山、庆云1州6县,行政管辖 大大扩展,在同一行政辖区内,来往更加方便;天津作为“卫”时,虽然所管屯庄远有三四百里,但俱在各州各县,津城附近 并无统属,西门、南门以外即为静海县地方,北门、东门以外,仅隔一河又系武清地方。天津设县后就不同了,不仅管辖城厢 ,而且管辖县城东、南、西、北315个村庄。属地扩大,人口增加。

  天津城市的第三次移民高潮,是近代以后。其特点是,不仅移民外埠人,而且移民外国人。主要原因是:近代以后, 各业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天津被迫开埠后,租界的建立,外国人纷纷涌入,比如英租界开辟之初,人数不过20 人;到1913年增加到6366人(其中外国人1989人)。河北新区开发,使城区扩大,增加了3万人。据道光二十六 年(1846)《津门保甲图说》载,当时天津城乡人口为198724人。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据天津警务总局 统计,天津城厢内外人口456275人;4乡382村,人口384263人;租界人口68023人。城厢及租界合计人 口524298人。这就是说,从明初至清末500年间,天津城市移民人口增加到了50多万。

  与天津城同岁的一些家族,见证了天津城市发展的沧桑巨变。举例如下:

  例一,天津梅氏。第一世梅满儿,于明永乐二年天津建城时来天津,任天津右卫指挥使。梅满儿是梅殷的曾孙辈,梅 殷是明太祖朱元璋二女儿的丈夫,在16位驸马中,最受朱元璋宠爱。梅满儿原名梅满,梅满儿是朱元璋的赐名,因官天津右 卫指挥使,遂入卫籍。据民国二十年(1931)《天津县新志》载,梅满儿的后代为:二世梅长茂(宣德朝)、三世梅宪( 景泰朝)、四世梅瑞符(成化朝)、五世梅济(弘治朝)、六世梅定甲(嘉靖朝)、七世梅鼐(嘉靖朝)、八世梅嘉实(隆庆 朝)、九世梅时(万历朝)、十世梅友松(泰昌、天启朝)、十一世梅守成(泰昌、天启朝)、十二世梅应武(崇祯朝),以 上十二世皆袭任指挥使。

  入清以后,梅氏一族由习武改为习文,造就了不少名人。十二世“应”字辈的梅应卜,生子梅开运(十三世);曾孙 梅履端(十五世),娶水西庄书画名家朱岷之女为妻;履端之子梅成栋(十六世),是天津著名诗人,在水西庄组织梅花诗社 ,倡立辅仁书院,与诗人崔旭并称“燕南二俊”;成栋之子梅宝璐(小树,十七世),诗文俱佳,昔日曾题天津鼓楼的著名抱 柱联。

  民国后,梅氏一族更是名人辈出。据1996年1月编《天津梅氏祖谱》记载,在津的梅氏有四支:一支在河北区宁 园附近居住,由“曾”字辈梅曾源开始;第二支在河北原意租界居住;第三支在红桥区小伙巷居住;第四支在红桥区梅家胡同 居住,后迁至南开区西门里板桥胡同,从“汝”字辈开始。接下来顺序为:“茂”、“曾”、“贻”字辈。梅曾臣有五子:贻 琦、贻瑞、贻琳、贻潘、贻宝,侄子贻珩等,都是名人。“贻”字辈之下是“祖”字辈,子女更多。我岳母是梅祖贞,200 2年11月30日故去,享年93岁。据她回忆,梅贻珩称“梅三爷”,梅贻琦称“梅五爷”,贻琦上学时与周总理关系密切 ,经常在梅家读书到深夜,后任清华大学校长;夫人韩咏华受周总理之邀,1977年由美国回到北京定居,受到邓颖超热情 接待。

  例二,宁河县造甲城冯氏。明永乐二年,冯胜之子辈奉旨北迁燕谷,有的落居今宁河县造甲城,占水草地土为盐灶户 。冯胜之孙辈维重、维敏、维健、维讷,维重生子保民,保民生子琦,琦生子“隆”字辈隆春、隆万、隆卉等7兄弟,是冯胜 的五世孙,隆耀生子江、全、表、鑑,都是造甲城冯氏家族成员,其后人传承至今。冯胜,原籍安徽凤阳。明太祖朱元璋起兵 之时,随其渡江,以后多立战功,封为宋国公。《明史·冯胜列传》、《明右史略》都有对冯胜的记载。前两年,我到辽宁参 观时,还在一座古庙中见到了冯胜的巨幅壁画像。朱元璋年老多疑,怀疑冯胜家藏匿良马兵械,于洪武二十八年(1396) 将冯赐死。冯胜的诸子也不可嗣其封爵。今宁河县造甲城镇北面“大坟山子”,仍保存有明清时期300余座古墓,并立有清 康熙五十八年(1719)墓碑一方。据考证,此墓群就是冯胜第五代孙冯隆耀及其子孙之墓。

  城市发展的标志,不仅是面积的扩大、功能的完善、高楼的增多,更主要的是人流的剧增、人气的旺盛。城市人口的 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是城市发展的本原力。天津作为移民城市,较少保守思想、地域观念和传统偏见,能够兼容并蓄各个地方 的特点,达到优势互补;天津人热情豪爽,慷慨大方的燕赵之风,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天津移民所带来的多元文化的融合,造 就了天津人文荟萃,精于鉴赏,使包括戏剧在内的各行各业,都要在天津的舞台上有出色的表演;天津是我国较早对外开放的 城市,思想解放,敢于创新,许多事物,都是首先在天津发祥。近代天津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很多重要事件都在天津发生。 天津是近代中国的缩影,遗存很多,品位较高,特点鲜明,很多遗存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说“近代中国看天 津”。这是天津的城市品牌,也是历史上天津迅速崛起的重要基因。

  郭凤岐,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副会长,天津市地方志学会会长。创作影视剧10部,其中电影《书剑恩仇录》获 国际奖;理论专著有《方志论评》、《志苑杂纂》等;总主编《天津通志》70多部分志、近亿字;编审天津区县志17部、 3000多万字。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