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印尼苏门答腊附近海域发生强震专题 > 正文

国际在线:印度洋地震海啸生死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13:57 国际在线

  作者:徐冰川

  8万条乃至更多的生命永远消逝在汹涌的浪滔中。对于幸运生还的人和没有受到这次灾害影响的人来说,除了伤痛外,更重要的是这次惨重的灾难给人的生死启示。

  启示一:当灾害预警成摆设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应急防灾系统。不过,当这些为百年大灾准备的“生命维系系统”成为一种漠然的摆设的时候,人类就得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由印度洋大地震引发的海啸26日袭击了印度东海岸各邦和印度所属群岛,3至6米高的巨浪洗劫了印度东部沿海地区,成千上万的印度人在这次灾难中丧生。印度政府官员现在承认,如果能够在印尼发生地震后及时通知印度沿海地区,就可以大大减少伤亡人数。

  印度内政部负责人在新德里举行的全国科学意识会议上说,从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强烈地震到海啸抵达印度海岸,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政府能够通知人们海潮可能抵达的地区,很多生命就可以获救。然而,由于地震引发海啸第一次在印度发生,因而缺乏经验和防范意识最终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当海啸奔向泰米尔纳德邦的时候,5000名渔民正在海上作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目前已经丧生,而岸上的遇难者中多为老人和儿童。他们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浑然不觉。现在,印度还无法确定最后的原因,但已经建起来的灾害预警系统显然在这次大灾来临的时刻是一种摆设。内政部的一些官员直言不讳地指出,当人类试图欺骗大自然的时候,他们为自己的不诚实就得付出鲜血乃至生命的惨重代价。

  启示二:全球一体化不应该把防灾拉下

  日本、美国夏威夷、英国、法国等滨海地区都建立了完善的地震海啸预警机制与系统。然而,这些系统各自为政,只有点没有面,所以没有形成全球一体化的网络。东南亚和南亚国家26日遭受罕见的地震海啸袭击后,一些科学家指出,如果在此之前人们在印度洋也建立了海啸预警机制,给人们提供防护教育,这场灾害也许不会夺去这么多人的生命。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类虽然仍然无法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因而也无法预测和预报海啸的发生,但是在海啸发生之后,人们确实已有能力向大洋沿岸地区发出预警,从而起到减轻灾害的作用。目前国际社会建立的海啸预警机制主要针对的是太平洋沿岸国家,因为有史以来发生的大部分海啸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地区。这一预警机制的起源是美国1948年在檀香山附近的地震观测台组建的“地震海波警报系统”,当时其业务仅限于夏威夷群岛。但是由于此后发生了1960年智利大海啸和1964年阿拉斯加大海啸,而该系统在减轻夏威夷地区危害方面效益显著,这就使得成立一个全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变得非常必要。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海委会)于1966年通过决议,促请美国提供条件成立国际海啸情报中心,认定美国在檀香山的警报机构担负“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的职责,并由海委会设立一个协调组来协调该系统的业务。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从此正式组成。

  为了减轻本地海啸的灾害,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下相继组建了若干区域或国家的海啸警报中心,包括夏威夷、阿拉斯加、日本和智利海啸警报中心等,共有26个国家参加。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通常以地震台网和配备自动验潮仪的沿岸验潮站网来监测海啸。海底地震发生后,依据地震台网的记录,可迅速确定震中位置和强度,并立即通知验潮站加强水位监测监视。当地震台网确定了引发海啸的地震震中位置,并在某一验潮站上发现表明海啸发生的异常变化后,即可使用一种称为“海啸传播时间图”的方法,迅速计算出震源处的海啸强度,以及这个海啸波到达各海岸的时间和产生海啸的大小,再把这些情报通过电信手段立即发给有关国家和地区,使其做出相应的防范。据报道,1983年5月日本海发生破坏性海啸,海啸发生后第7分钟,最靠近震中的验潮站观测到海啸波的到达,第14分钟时由电子计算机自动制作的警报已向日本全国发布,并同时传达到太平洋沿岸各国政府指定的海啸防御机构。从而使这次海啸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仅造成104人死亡和百余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然而,目前在印度洋沿岸却没有一个海啸预警中心。科学家们指出,26日发生的强烈地震虽然被地震台网测到,但是由于有关地区没有海啸波监测装置,根本无法及时发现海啸和确定海啸的运行方向,因而也无法及时预警。此外,由于印度洋很少出现海啸,许多地方的居民也没有任何海啸知识。可以想象,如果印度洋也建立了类似太平洋的海啸预警机制,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肯定会大大减少。

  因此,在经济发展强调全球化,反恐怖战争进行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的防灾系统不应该被排除在一体化体系之外。

  启示三:防灾保险意识急需提高

  这次灾难如此之大,但保险业因此蒙受的损失可能并不及“9·11”。然而,这是一个悲哀,因为绝大多数的受害者根本没有任何防灾保险意识,这意味着对于任何受害的个体来说,他们所承受的损失之重难以承担。

  保险业人士认为,此次地震加海啸灾害保险赔付金额的确定工作至少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保险业人士说,此次地震和海啸发生的真不是时候,因为各家保险公司今年已经为多次自然灾害支付了数以百亿计的赔付金。根据统计,2004年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高达2.1万人,灾害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总额也高达1050亿美元。那些刚刚还在庆幸自己终于捱过了美国飓风灾害赔付难关的保险公司会意识到,他们将不得不开始为各国在此次地震和海啸中的损失“买单”。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发言人说:“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亚洲地区灾情的具体发展情况。由于灾区通信系统遭到破坏,目前我们得到的受灾信息还非常有限。因此目前我们尚无法计算出需要赔付的保险金额。”

  不过,一些保险业者指出,虽然此次地震和海啸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空前,但受灾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和劳动力价格偏低,因此对个人和当地机构赔付的保险金数额将相对较低。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受灾地区,只有很少的人为自己买了生命保险。这就意味着,现在就说此次赔付的数额会超过今年美国飓风袭击的损失还为时过早。对此,许多社会学家和政府官员均表示,这对于受灾的个体来说决非是好事,因为绝大多数的灾民由于他们没有任何的防灾保险意识而陷入了无法恢复的困境之中,乃至永无翻身的可能。

  启示四:改造自然要符合规律

  坎多尔胡德是马尔代夫北部拉阿环礁中的一个较大岛屿,人口3500人,过去5年间耗资数百万英镑改造土地,这次海啸过后,一下子变成了“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该岛上的居民目前已经安全撤离,但他们很可能再也不会回来重建家园了,而选择在别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许多岛上的居民伤心地说:“我们的毕生心血都打了水漂。”实际上,早在埃多胡德的人工造岛开始之前,就遭到了国际环保专家和国内的有识之士强烈反对,因为他们清楚,人工造岛的结果是“拆东补西”,不但没能改造好现有的环境,还可能破坏了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在遭到大灾时反而成了破坏力量。

  这次大灾发生之后,不少的专家还警告说,如此之大的灾难跟人类破坏环境和地球的总体变暖有直接的关系。

  启示五:灾害原因不明暴露人类致命软肋

  科学家们迄今为止仍对此次巨大灾难发生的原因不明。

  有专家相信,印尼苏门答腊岛外海海底6英里以下地质板块的猛烈滑落,是引发26日海啸的“罪魁祸首”。英国地质勘测部门的地震学家布特说,互相挤压在一起的地质板块发生了猛烈的滑落,这使海底出现了一个高10码、长达数百英里的一个巨大的凸出部分。布特说:“这就像是在海底划动了一支巨桨,大量的海水进行了移动,我们所说的数量是数十亿吨海水。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搅动。”布特解释说,地震发生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连接处。板块的滑落并没有平稳地发生。这就像是拉伸一个弹性带子,当岩石的力量不足以经受压力时,岩石将沿断裂带运动。

  澳大利亚地质学专家茨韦坦·西纳迪诺夫斯基则表示,本月23日在印度洋南部塔斯马尼亚岛和麦夸里岛之间发生的里氏8.1级地震就是26日印尼海域里氏9.0级大地震的前兆。新西兰地理和核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也说,自12月24日以来,新西兰本土以及附近海域连续发生了4次地震,这些地震可能与26日发生的印度洋强地震有联系。西纳迪诺夫斯基说,两起地震发生在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地壳两端。“可以设想,在一端的地震导致另一端的不平衡,因此引发了巨大地震”,“我想说,如果塔斯马尼亚地震不发生,昨天的地震也许发生在另外一个时间”。

  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哪个科学家敢确定这次大灾发生的确切原因,因此,不明原因将导致人类面临着致命的“软肋”。

  除此之外,国际问题观察家与分析家认为,如此大的自然灾难短期内改变了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的国内状况。不论是泰米尔猛虎组织还是亚齐分裂组织,他们在如此大的灾难面前也都意识到,人类的争夺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是如此地渺小,而且大灾面前急需要上下的团结。因此,巨大的地震海啸改变的恐怕不只是大自然,必将对受灾各国乃至整个地区的政治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关专题:印尼苏门答腊附近海域发生强震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