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东方时空:中国科考队征服南极之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8日22:58 央视《东方时空》 | ||||||||
演播室连线 中国科考队征服南极之巅 去年10月25日科考队启程 央视《东方时空》播出有关中国科考队征服南极之巅的节目,以下是节目内容实录: 字幕:2005年1月18日,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成功到达南极冰盖最高点 记者:各位观众,我所在的位置是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距离北京13000公里
队员们:南极最高点,我们在这里! 同期:考察队冰川专家:这个地方也被成为“不可接近之极”,确实还是南极科学考察的一个空白区域,不过这个“不可接近之极”我们今天不是也到了么? 解说:为了获得最高点的第一手资料,科考队建立了临时气象站,开展气候环境监测,同时钻取150米到200米的冰芯,进行地质调查。 解说:南极冰盖最高点位于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DOME-A区域,它与南极极点、冰点及磁点一起,被称为南极科学考察的四个必争点,而其余三个点已分别被美国、法国及前苏联占据,剩下的最高点因气候条件极端恶劣,国际上还没有从地面进入过此区域展开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这里,是南极科学考察和研究的空白区和制高点。 挺进南极最高点 主持人:在这次科考队伍中还有两名特殊的队员,我们的记者李亚玮,陈晓夏,他们一路跟随科考队到达了南极冰盖最高点,现在我们尝试连线记者李亚玮,据我们所知,这也是人类首次在南极如此高纬度的地方通过卫星现场实时传回图像 泉灵:亚玮你好 记者:泉灵你好(手持卫星电话,坐在雪地上) 泉灵:你现在在什么位置,周围环境如何? 记者:我现在在南极冰盖最高点的区域,我们这里的海拔是4090米左右,冰厚是1950米左右,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寒冷,因为这个地方风比较小,感觉含氧量很不够,这个我问了队里的气象科学家,他说了,就是说我们这个地方含氧量相当于北京的50%, 泉灵: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们包括其他队员的状况如何? 记者:我们在平原的海拔心跳一般都是60到70左右,到了这里,一般的队员心跳在130到140,心跳非常快,这也是高原反应的一个普遍的反应吧。我们的感受除了身体上这种高原缺氧造成的身体疲劳,磕睡以外,我觉得更大的是心理的感受,就是心理要承受一个压力,因为这个地方是一个封闭的自然环境,我记得在400公里的时候,我们拍到一只雪鸽,大家很兴奋,都把这个,舍不得吃的土豆薯片拿出来给它,喂它,就想这是一只生物,但是我们到这个地方什么生物都没有,而且我们就12个人,现在我们信息都交流的差不多了,等于说他把他有意思的事情,我把我有意思的事情都交流完了,虽然在一起,但是你会感觉到很孤独。 泉灵:很多观众都想知道,为什么咱们的科考队要万里迢迢来到这里呢? 记者:我们找到南极冰盖最高点这个地方有可能超过苏联东方站测出来的零下89.2的温度,有可能成为世界的冰点。再一个,南极是没有污染的,而且我们现在到的是南极更没有污染的地方,这里是最洁净的,所以在这里钻取冰芯,就可以获得地球一万年以上的这种最好的气侯数据。我们来这里也是,为了我们国家第三个科学考察站的前期调研工作,我们计划把(除长城站、中山站以外的)第三个科考站要设在最高点的区域,因为大家知道南极的冰是流动的,所以我们到这里来选一个流速很小的地方,来设立我们的科考站。 泉灵:在到达南极冰盖最高点后,科考队要做哪些研究工作呢? 记者:我们有好几个工作要同时展开,第一个,用冰雷达探测这里的地形,还有我们在这里打一个深钻,估计在100米到200米之间吧,获得最好的气侯数据。再有要在这里建一个长期的自动气象站,建立在这个地区获得它这里长期的气象数据。 泉灵:在南极冰盖上经过1300公里的长途跋涉终于到了这里,完成了预期计划后,你们是不是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记者:我们年轻队员都非常激动,但是老队员像机械师他们还是有一些担心,还有1300公里的回程等待着我们,因为我们在来的途中,本来是四辆雪地车,有一辆170雪地车因为爬不动了,中途就把它放在中途了,只有三辆雪地车,如果放弃其中任何一辆,我们可能都回不了中山站, 泉灵:告诉我们,在南极那么多天,现在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记者:你问我对想做的事情,我和我的中央电视台的同事陈小夏,我们两个住在一个生活舱里,我们也经常在聊这个问题,我感觉就是说我们比较想睡觉,这个地方本身就缺氧,就容易困,再加上身体的疲劳就更想睡觉。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一个多月以来没有见过绿色的东西,我们就想吃蔬菜,我们晚上在讨论咱们要能吃一口大白菜就好了。 泉灵:谢谢你,亚玮,请代我们向全体队员问好,你们保重。 记者:会的,我们一定会保重的,(摄像记者陈晓夏从摄像机后面走到镜头前和亚玮坐在一起 )现在帮我拍摄的是我们中央电视台的同事陈小夏,所有关心我们的朋友,大家好(俩人齐声) 为了这一刻,中国第二十一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横跨大洋,穿越冰盖,这是怎样的历程?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科考队挺进南极冰盖最高点的过程。 短片二: 解说“2004年,10月25日,我过第二十一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上海浦东起航,奔赴南极。 解说:为了尽快抵达南极,雪龙号科学考察船经过香港,横跨赤道,途径澳大利亚一路南行。 11月15日,“雪龙号”驶入西风带 西风带也叫“暴风圈“,因风高浪达,又被各国海员称之为“魔鬼海域”。 这样的风浪即使对于老队员来说也是一场考验 同期: 科考队员:迷迷糊糊,吃了点药 记者:吃的什么药? 队员:海军专用药 为了记录下雪龙号穿越西风带的情景,记者决定到前甲板进行拍摄 记者讲述:当时我们借了两套救生衣,一套破了,大一点的一套晓夏穿的合适,于是他就穿着救生衣到前甲板拍摄去了。 解说:这段镜头就是11月17日记者在雪龙号前甲板拍摄的 11月27日,“雪龙号“在经历了33天的风浪后,抵达南极。 解说:这里是南极浮冰区,距离卸载科考物资的中山站只有50公里。然而,面对1.5米的浮冰,每一个船员都悬着一颗心,破冰能力1.2米的雪龙号能否继续前进。 为了寻找突破口,随船直升机一次一次升空观察,为雪龙号指引前进的方向。 同期:向前!再向前! 11月30日,在距离中山站41公里左右的海域,冰层厚度达到了2米,雪龙号无法继续前进,科考队决定实行第二套方案:在冰海上就地卸下科考物资。 同期:四台雪地车和雪橇已经准备完毕 冰原考察关键的时候到了!前方的路已经铺好了,祝你们马到成功! 解说:12月12日,12月12日,13人的科考队在队长李院生的带领下,分乘四台雪地车开始向1300公里远的的“不可接近之极”进发。 出发后不久,科考队就遇到了南极大陆最为常见的冰裂缝 记者:我脚下就是一个冰缝,我现在下去看一看,是不是一个冰雪晶莹的世界 南极的冰裂缝经常被冰雪所覆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深陷其中 同期:各车注意,前方是冰缝密集地区,各车注意,,,, 同期:采访驾驶员:碰到冰裂缝就要立刻调整方向,万一躲不开的话就要提高速度,能冲就冲过去。 除了冰裂隙,科考队还经常遭受着时速上百公里的暴风雪的袭击 无论怎样恶劣的地理及气候环境,科考队坚持进行着沿途的采样和测量工作 同期:这个是发射天线,每隔两分钟就把当地的气候数据传回祖国一次 这个是洁净服,是为了在采集雪样的时候不污染到雪 1月4日,科考队的一辆雪车出现了故障,由于无法维修,考察队被迫将它留在原地 同期:这辆车子陪着我们从雪龙号到这里走了1200躲公里,现在要留下,确实舍不得,, 1月6日,科考队在茫茫冰盖中发现了一座由空油桐搭建的标志物,六年前,第十五次中国南极科考队曾经抵达这里,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科考队无法继续走完剩下的300公里,在返回前,为后人留下了这个指引前进方向的标志。 记者:我的背后就是DOMEA标志物,也就是说,从这里过去的每一步都是新的 相关专题:央视《东方时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