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恪守中道 构建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14:34 新民周刊

  特约撰稿/夏学銮

  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近日,各地的“两会”召开之际,我们清晰地听到,由于原有的利益 格局发生调整、分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及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

  能否协调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尽可能地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 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成为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又一大考验。

  其实,所谓“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而是把矛盾和冲突限制在一定的体制之内,使之成为推动自 身前进动力机制的社会。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矛盾和如何处理冲 突。

  对待矛盾和冲突,当下有两种态度是不对的。一种是完美主义或乐观主义,认为社会是完美无缺的,不存在任何矛盾 和冲突,不存在任何社会问题;一种是完了主义或悲观主义,认为社会一有矛盾和冲突就会造成社会危机,夸大矛盾和问题的 严重性,让人对社会失去信心。前一种态度使人们不能清醒地认清社会事实,使社会失去从错误中学习和借问题改善的机会, 以致问题愈积愈多,矛盾越来越大。后一种态度有意无意地激化矛盾和冲突,不仅从结果上而且从过程上使社会处于动荡不安 的状态。

  从动态上说,社会无非是过程;从静态上说,社会不外是结构。和谐社会又分为动态的社会过程和谐,和静态的社会 结构和谐。从两者关系来说,过程和谐是结构和谐的基础。短期的偶然发生的过程不和谐,不一定导致结构的不和谐,长期的 制度化的过程不和谐必然造成结构的不和谐。结构的不和谐会进一步加剧过程的不和谐。如果一个社会强烈的过程不和谐与严 重的结构不和谐同时并存,这个社会就存在潜在的倾覆危机。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中道原则为基础。中道是人类的瑰丽文化遗产和宝贵的思想财富。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 “凡取得恰当,都是指它是过度与不及之间的中道。”他又说:“过度与不及都有损于优点,唯守中道可以成功。”如果说在 亚里士多德那里,中道只是一种高尚的社会情操,那么在中国古代圣贤那里,中道则是一种治国方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道是历代圣贤治国平天下的法宝。《洪范传》云:“日有中道,月有九行。”《史记》云:“ 驰道,天子之道也,道若今之中道然。”这两句话说明了中道的道统地位。关于中道与和谐的关系,《中庸》论述得既中肯又 到位。《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历史和现实经验都 证明,和谐和中道密不可分:和谐依赖中道,中道促进和谐,“致中和”是位天地、化天下、育万物的大道理。

  用中道原则构建和谐社会,应该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辨异同,致中和。辨异同就是要承认差异性,接纳多样性;致中和就是要缩小贫富差距,抑制两极分化。社会 政策要以中道为其价值理念,只有中道的政策才能导致和谐的心态。

  第二、正民俗,讲情义。民俗、情义是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当理想、信念缺失的时候,民俗、情义就凸显出它的社会 控制价值。当理念价值失调的时候,就要充分发挥“国之四维”这些感性价值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管子说:“一维绝则 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构建和谐社会,正倾、扶危、起覆是当务之急。我们必须从正民俗、讲情义、 整吏治入手,坚持中华民族以“礼、义、廉、耻”为基础的民俗道德,这是重构社会资本,巩固社会基础,根治腐化堕落,确 定道之起止的有效药方。

  第三、明法度,重刑教。在民俗民德之上的社会控制手段是法律。现代市民社会的秩序已不是传统社区中的自然秩序 ,而是现代城市的社会秩序。这种社会秩序中的人际关系不再具有熟悉、亲密、信任、互相依赖和粘着的性质,而是以陌生、 反感、不信任、独立和连接为特征,因此人性中的自然秩序因素,诸如同情心、正义感、互助性在社会秩序中往往失灵,必须 代之以法律控制。这种正式控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也不可或缺。

  第四、恤民力,惜人命。民力乃国之资本,人命乃万物至尊。在世界万事万物中,没有比人再宝贵的东西了。体恤民 力,爱惜人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

  第五、选贤能,振士气。选举贤才,像古人祁黄羊那样,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唯贤良是举,为普通社会大众参 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设立一条制度化的渠道。这样做,不仅创造了向上的社会流动的机会,必然会使社会士气大振,同时也为 反腐败找到一条治本之策,必将大大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第六、去私心,无偏党。《尚书精义》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党,王道平平,是大公之道,天下之常道 也。”一有偏党,就有私心;有私心,就会为私利而舍公义,此乃大乱之道也。“私心偏党”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不容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忌。(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