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一:科学发展观创造北京之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3日19:17 北京晚报 | ||||||||
五环路不收费了,近百条断头路被打通了,经济适用房又新开工303万平方米,市区“蓝天”多达229天,社区全部建立了警务工作站,还新建了500多家便民超市、便利店……2004年的日子一如既往的平淡,可就在每一个平淡的日子背后,北京人的生活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今天上午,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获得了人大代表热烈的掌声。市长用平实的语言、精确的数字,来说明
经济发展最快 报告摘登: 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北京市生产总值达到42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是近十年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地方财政收入744.5亿元,增长29.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 记者从北京市统计局了解到,2004年北京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37.8元,比上年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人均消费支出12200.4元,比上年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有望达到1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平方米;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172元,比上年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 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向记者介绍说,据初步测算,北京去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28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增幅提高2.5个百分点,为1995年以来增速最高的一年。 来自旅游部门的消息说,去年本市旅游市场恢复正常,全年接待海外游客31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0.4%,比2002年增长1.6%,入境旅游人数创历史新高;旅游外汇收入31.7亿美元,增长66.8%。 来自海关的数据表明,去年本市对外贸易强劲增长,全年进出口总值94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2%。其中出口205.7亿美元,增长21.8%;进口740.8亿美元,增长43.5%。出口产品结构继续优化。 来自交通部门的统计则显示,去年本市交通设施建设继续加快,全年完成交通运输投资14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地铁四、五、十号线(含奥运支线)全面开工,道路通行能力不断提高;城市公交体系逐步完善,年末全市公共电汽车(含小公共,下同)线路达到599条,公共电汽车运营里程17206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14公里。全年城市公共交通共运送乘客51.2亿人次(不含出租车),比上年增长17.9%。 王岐山市长表示,只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协调城乡发展,推进体制创新,提高开放水平,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发展首都经济,强化城市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北京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农民得实惠最多 报告摘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大幅增加对郊区的投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资达到26.2亿元,增长1.4倍;用于社会事业的财政资金20.5亿元,增长1.1倍……2004年是近年来制定实施“三农”政策最多、力度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 42990名农民变成了生态林管护员,这是去年北京轰动一时的“大新闻”。记者从这次人代会上获悉,2004年北京投资1.92亿元,率先在全国启动了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确定给管护人员月人均补偿400元,补偿年限从2004年开始,暂定到2010年。全市目前在10个区县的102个乡、1577个村,组建了1820个专业队(组),落实管护面积912万亩,选定了管护人员42990名。这一机制使山区农民从“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转变,不仅促进了山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且有效保护了山区造林的绿化成果。 记者注意到,把“三农”问题放在《政府工作报告》的开头部分,这在近年来是非常少见的。去年为减轻农民负担,北京市免征了农业税,市政府共投入7600万元补助因税收减少而出现财政收入困难的远郊区县。市、区财政共投入资金3063万元,用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共培训农民工14.7万人次,为郊区农民提供非农就业岗位5.1万个。同时,市、区财政又投入资金725.5万元,为629户农村特困户翻建维修危旧住房1964间;为321户农村优抚对象翻建危旧住房1123间。据介绍,2004年北京市农民生活消费稳定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收入形势总体向好,农民过去靠征地补偿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状况得到扭转,生产性收入增长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绝对因素。特别是生产性增收的贡献率超过100%,外出从业和外出打零工成为去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增收的亮点。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前三季度粮食直补、减免农业税、救济金、报销医疗费、扶贫或扶持款等各项政策的实施,使农民人均得到的政策性收入为68元,同比增加33元。 工业增速近年水平最高 报告摘登: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工业投资大幅度增加,多点支撑的增长局面初步形成,工业增速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文化产业初具规模,会展经济稳步增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0.8亿美元,增长43%;地方企业出口完成106.1亿美元,增长4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2%,商业企业利润增长1.1倍。 记者从此次人代会上了解到,2004年北京市工业总体上发展快速稳定,对全市经济增长拉动强劲。和往年电子信息产业一枝独秀的状况不同,去年北京市六大支柱产业都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1至9月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72.3%,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石化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和都市产业的占比分别为:15.9%、9.7%、12.4%、14.3%、4.9%、15.1%,多产业支撑的局面正逐步形成。 除了工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之外,北京市重点项目建设也在进一步加快。年中,总投资逾100亿元的中芯国际项目一期投产;年底,北京奔驰汽车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中期将竣工投产;随着北京现代生产第20万辆车在去年12月底下线,北京现代三期项目亦已启动……重点项目的推进,极大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北京市统计局工业交通处有关人士分析说,去年轻重工业增速差距继续缩小,重点行业保持快速增长,从主要产品看,汽车产量44.1万辆,同比增长60.4%,其中轿车14.2万辆,增长1.5倍;手机产量3070.2万部,增长14.5%,微型电子计算机400.4万部,增长17.9%。此外产销衔接较好,出口继续高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也在平稳增长。本报记者王远 相关专题:2005年北京两会 | ||||||||